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的饮食之谈

我生长在江南鱼米之乡,讲到饮食,江南——杭嘉湖苏松常及上海等——各地并无大的异别,餐次都是一日而三,主食喜以粳米煮饭粥,至若烹饪上头,主要分馆子的和家庭的两大类别。馆子饮食,八大菜系,爆炒烩熘,名目繁多,写起来非我所能。实在的说,我并不是那种经常出入饭店酒家有口福的饕餮之徒(今人称之为“美食家”),对于馆子菜真正有独到的心验。至于家庭饮食,自成年之后、结婚以来,围裙常系于身,充作庖厨倒是也有数十年头了,加上自幼年至青少年时生活在祖母身边,耳濡目染,老祖母那一套举炊作羹的手法,大约能说得出来并可以操作的也有二十来种吧。我在吃食喜好上是属于“守旧”的一派,即以炊具而言,如果居住条件许可,我是宁弃液化气瓶而选择旧式灶头的。用柴禾烧火做饭菜,另有一功,非言语可以道及。

因这样的缘故,这篇“我的饮食之谈”及以下展开的各文,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基本上是五六十年前的旧事,时代变迁的鳞爪片段倘能闪烁其中,则是我的一点希望。

说饮食必先说人。我的家乡这地方,自太平天国之后人口变化甚剧,河南、两湖、安徽、浙东、浙南和苏北的客民大批涌入,开荒种地,繁衍生息。真正的嘉兴土著,能说得出世系在四五代以上的,据我估计,到1950年初在县城内的五万多人口中,最多占到十分之三四罢了。人口的变化影响到饮食习惯,虽然土著和客民都是一日三餐,但浙东浙南的偏嗜于咸,不能不影响到土著于甜的偏嗜,久而久之,家庭餐啖逐渐形成不咸不淡的格局。绍兴菜口重,是其特色。我们现在到绍兴去,咸亨酒店是必定要去的。这是一家供应绍兴家常菜和小吃的酒店,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而著闻。那里的茴香豆、鸡肫豆(盐水煮黄豆)和鲞冻肉(白鲞切块,与猪肉同煮,冻后吃),吃起来咸得要命(我还是80年代初去的绍兴,现在旅游业发展很快,绍兴人重咸的口味想必有所改变了吧)。再如苏州,我也同样存在口感不适的问题。1996年我和同事去苏州,在陆文夫办的“老苏州茶酒楼”用餐。那天文夫先生也在座,我们一起喝泸州老窖,菜不必说,都是文夫先生亲自点品的。他是著名作家,在文化人圈子里素有“美食家”之称。这一顿酒饭吃下来,不客气地说,我的感觉是只只菜不缺甜,就少了点咸鲜!我从此对吴门肴馔之精以及家常肉丝面有二十四种吃法,抱了怀疑主义的态度。

回头来说家乡。我以为嘉兴家庭饮食的好处是能够兼容并包,咸甜都来一点,“允执厥中”,也就是“中庸之道”吧。嘉兴人在性格上不做出头椽子(缺乏“开拓精神”),遇到是非取“守势”,说话不咸不淡(吴语谓“促掐”,使受听者犹如黄梅天穿湿布衫那样难过),是否因吃食滋味的喜好所致,则不敢妄断。但咸甜都来一点的馔食,适足以调和出鲜美的至味。从这一点上说,家乡的家常菜确是值得一写的。我常想,大家都在说热爱家乡,我热爱家乡什么?我热爱家乡老灶头上做出来的家常菜!

现在嘉兴的不少馆子为刺激消费,相继推出所谓的“家常菜”“农家菜”“本帮菜”系列,这是在“生猛海鲜”疲软之后的食事新举措。饭店酒家的“家常菜”,我去吃过几回,南湖菱炒虾仁,软硬结合,匪夷所思;咸蛋黄炒青南瓜,那简直可以称之“一塌糊涂”!看来家常菜还是要讲究一点传统的。 Fzf7LMFQvI/4ijC7tPEFP4w9ZC0GFKyRwx/5MmNpqKz+uOwOC+SA4WJ/k9cIMEk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