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老生常谈了,不知在大小城市规划会议上说过多少,但是又起了些什么作用呢?总算现在开始认识到这问题的严重性,可是悔之晚矣,另一方面却又掀起了一股造假古董的歪风。
历史文化名城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争取,靠什么呢?大家在动脑筋,希望榜上有名。这是好事,已经看到“文化”两字了。我如今就三十多年所遇到的,来谈谈我的一些甘苦。
我早说过,中国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是遵循“正中求变”这一个原则,主是正,是有规则,变是辅,有自由。我在《春苔集》中已经谈过了。而城垣呢?又是用以范为整体,而不流于散的一种规划手法。如今一些有历史与有历史价值但被毁的如北京、南京、山东益都、江苏淮安、苏州等等的城墙皆早有保存必要。回忆当年拆苏州城墙,我苦苦哀求苏州市长,希望不要拆,可是我却因此受到批判,与梁思成先生保护北京城墙一样,眼看它化为乌有。最近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周年,要我题诗,我写了“谁云恩怨渐成尘,老去难忘旧日情。悔煞吴城随逝水,当年苦谏等虚声。”二千多年的城墙已不见了,又来大搞纪念活动,实在感到别有一番滋味,更看到盲目拆万里长城,又大搞捐砖,来修万里长城,这真是今古奇观,我想不通。
河流呢?尤其江南,口口声声在标榜水乡城市、城镇,水乡的水填得太多了,本来交通是依靠水运,水的畅通亦全仗河流,如今城镇很多河流不通,有的也污染过甚,无以名之,曰“心肌梗塞”,还可以加上“病毒性”三字,看来不会太过其辞吧!而桥呢?又是点缀水乡景物最主要的建筑物,水不存,桥将焉附?有些城市已看到这已往的过失,在可能条件下重挖了旧河道,也算是好现象。
老城的新旧建筑物当然是矛盾的,关键是在是否要保存老城。要保存如不另辟新区,是困难重重的,古代的城市早作出先例,如北京城的外城就是最好典范。前几年扬州市开辟了一条三元路,马路是宽了,可是拆了几千户大小民居,包括很有建筑价值的大住宅,这样加剧了城市现存的拥挤,而城市风貌顿变,两旁尽是假古董的建筑,真正的木构建筑却不存了。其他如苏州绍兴等处亦如是而作,不过比全盘“西化”略胜一筹。旧城改建不是改样,重在保字。我早说过,历史名城的有价值与否,就是要看木构建筑保存了多少,将来木构建筑要当作宝,如今世界的趋势就是这样。
我是研究古建筑的,对古建筑有深厚的感情,拆毁一座古建筑真比割我的肉更痛。如今呢?有谁肯刀下留情呢?人家叫我“消防队”,处处救火,然而这个老兵还有多少精力!前几年去山东益都,清初的隅园正要动手拆,幸运的我赶到,居然保留下一座山东最古的名园。北京恭王府及花园,相传为“大观园”,可是到今天还不曾修好,占领单位也未全搬出,“任其自流”。而上海北京正定等处,新出现了多处大观园,统统是假古董,连上海西藏路浴室也名大观园,何大观园之大观也。我们古建筑工作者的最大责任,是保护古建筑,修理古建筑。而今呢?改行去搞假古董,我真有些不理解。
历史文化名城,既要有文字的历史,又要有实物的见证。实物毁坏殆尽,单凭假古董是没有说服力的。我秋间曾去日本,看了他们的城市中涓涓清流,与保存完整的古建园林与民居、旧街,我深为感触。在奈良,有一条街要改建,居民贴小字报,反对改动他们的住房,政府也就作了措施,不能不说人家文化水平高。我们今天政策开放了,要吸引外来的好东西、先进经验,也应该着眼人家怎样保护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史,爱家、爱乡、爱国,我们不能忘记自己啊!“东西南北中华土,都是炎黄万代孙。”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