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五章
哈马底城及其残破

骑行整二日,到一大平原,首见一城,名曰哈马底(Camadi)。 1 昔甚壮丽,自经鞑靼数次残破以后,今日已非昔比。此平原位在一极热地带之中,首至之州名曰别斡巴儿勒(Beobarles), 2 此地出产海枣、天堂果及其他寒带所无之种种果实。平原之中有一种鸟,名曰黑鹧鸪(francolins),与别地所产者异。盖其羽毛黑白错杂,而喙爪皆朱色也。 3 兽类亦异,请先言牛。牛身大,色白如雪,蹄小而扁平,地热使然。角短而巨,其端不锐,两肩之中有圆峰,高有两帕麦(palmes)。世界悦目之兽,无过于此。载物之时,跪地受之,与骆驼同,载物讫则起立,虽重亦然,盖其力甚强也。又有羊,高如驴,尾大而宽,有重三十磅者,身美肥,肉味佳。 4

此平原中有城村数处,环以土筑高墙,可御盗贼。其地盗贼甚夥,名曰哈剌兀纳(Caraonas),缘彼等之母是印度人,父是鞑靼人,故以此为名。 5 君等应知此辈哈剌兀纳欲出抄掠之时,则念咒语,天忽阴暗,对面几不见人,阴暗亘七日。 6 此辈熟悉地形,阴暗之中可以并骑而驰。聚众有时至万人左右。由是所到之处,尽据城村以外之地,尽俘男女牲畜,杀其老弱,卖其壮丁妇女于他国,无能免者。所以大为其地患,使之几成荒原。

此辈恶人之王,名曰那古荅儿(Nogodar)。 7 察合台汗者,大汗之弟,亦那古荅儿之从父也。那古荅儿曾率所部万骑,往投察合台汗廷。当其留居汗廷之时,曾经谋叛。会其从父远在大阿美尼亚境内,他率凶勇之士骑无数,进躏巴达哈伤(Badakchan),复躏名曰帕筛底儿(Pachai Dir)之别州,又躏名曰阿里斡剌客失木儿(Ariora Keche mour) 8 之别州。顾道路险狭,丧失士骑不少。他占领上述诸州以后,侵入印度,至一名曰荅里瓦儿(Dalivar) 9 之州之尽境。据此城,复据其国。时此国之王名称阿思丁莎勒檀(Asedin Soldan ), 10 一富强之君主也。那古荅儿率军据其国后,遂无足畏者,乃与附近之一切鞑靼相争战。

我既述此种恶人及其历史毕,尚有为君等告者。马可波罗阁下在阴暗之中,曾为若辈所擒。赖天之佑,得脱走,入一名哥那撒勒迷(Conosalmi)之村中。然同伴尽没,仅有七人获免。 11

即述此事毕,请进而别言他事。

1 哈马底之方位,前人已多有讨论。1848年时,V.Lazari曾云:“自起儿漫都会达于波斯湾一带之地,吾人知之未审,所以不能考订马可波罗书哈马底城之位置。当时既已残破,现今必不复存在矣。”自是以后,有英国旅行家Smith少校同Houtum Schindler将军二人,欲阐明此问题,曾将昔之哈马底位置于只鲁夫惕(Djirouft)平原之中Kérimabad城附近。盖其地尚有一古城废址也。其古名已遗,土人在其土语中名之曰Decius城。大雨之后,乡民常在其地掘取刻石、戒指、金银货币等物。其地距忽鲁谟思或班荅儿阿拔思(Bandar Abbas)东北直线约一百五十公里。(玉耳说)

2 别斡巴儿勒(Beobarles),在他本中作留斡巴儿勒(Reobarles),今尚名鲁巴儿(Roudbar)。有川流一道或数道通过其境内。只鲁夫惕及鲁巴儿等平原,气候极热,所产海枣、落花生、天堂果,甚多。别斡巴儿勒可当今之鲁巴儿。(戈尔迭说)

3 天堂果(pommes de paradis)乃枸橼(citron)之一种。黑鹧鸪,学名tetrao francolinus,埃及、印度并产此物,其味甚佳。(Ths. Wright 说)

4 此种驼牛,今在印度苏剌侘(Surat)城及孟买沿岸其他诸地见之,似为土产,通常用以驾车。Buffon曾以Zebu异名名之,殆得之于市集之商人者。此牛在此亚洲地方远古时代已早有之。盖曾见古货币及古雕刻上雕铸其形也。

短角、肩有驼峰之白牛,今在起儿漫、班荅儿阿拔思两城之间极为罕见。然在墨克兰(Mekran)、卑路支斯单两地尚见有之。土人用以负载,其跪地载物,如同骆驼。(Hout. Schindler说)

大尾羊,亚洲、非洲古代已有此物。Hérodote、Ctésias、Elian诸氏之书并见著录。Hérodote书(第三卷一一三章)谓他地所无之羊而为本地所独有者,其类有二,一种尾长,至少有三肘(或一公尺有半);一种尾大,若任其曳于地则伤烂,其牧人作一小车系于其后,以载其尾。沙儿丹云:“此种可悯动物之尾,上狭而下宽,垂之甚重,不能曳而行,故在若干地方,牧人作一两轮车以承之。”

璞鼎查在1810年曾游起儿漫州,其述此地之羊及羊毛有云:“其供给制造最美披肩的原料之羊,身小而腿短。世人(如沙儿丹等)误以人拾其脱毛,其实不然。人剪其毛与他羊同。我曾参观起儿漫诸大工厂,见此羊毛之纤细柔和,非任何棉花所可及。我曾购买若干披肩,甚美丽光华,后以示之印度商人,其估价竟逾购价五倍。土人剪取羊毛以后,洗数次,然后浸入水中数星期。其水似用种种树皮树叶制成。由是羊毛软和可织。织者皆妇女。”(颇节引璞鼎查书)

5 哈剌兀纳在纪元初间,已为一种大月氏(Indo Schthe)部落之称。此部落散居大夏(Bactriane)以迄辛头河(Indus) 口一带。其酋长或国王别号哈剌兀纳(Karauniens),已见不少金币、铜币著录。中国载籍已言纪元前26年迄纪元后222年间,月氏占据辛头河及其附近之地。马可波罗殆以蒙古语哈剌(kara)犹言黑,因误会哈剌兀纳之意欤。案:杂种人名阿儿浑(Arghoun),马可波罗书第七十三章亦曾用此名也。

6 盗贼念咒使天地黑暗一说,流传颇久,至前一世纪,始得其解。此种阴霾,盖由一种干云所致,云中并无灰尘。有时开始降雨数点。其作用,晴雨计并不感觉有之。“云起时,无风,无尘,觉有湿气遍布,不幸云未散时,未以液体测量计量之。”(St.John少校说)

辛头(Sind)、呼罗珊两地常见此种现象,天地完全黑暗。1762年时,辛头、契吒(Katch)两地军队战争时,相类之云忽起。天地黑暗亘六时。两军殊死战,云散以后,互见损伤之多,两军皆仓皇退走。1844年时,世人尚未忘此奇战也。(玉耳说)

7 此那古荅儿曾率其所部,偕初次侵入印度的蒙古人侵入五河(Pandjab)。嗣后蒙古人侵入底里(Delhi)境内数次,迨至帖木儿(1394年)终为印度之主。帖木儿之子孙君临呼罗珊百余年。而八别儿(Baber)则君临印度(1495年),其后末一底里王,在1858年时被英人流谪于宴都蛮(Andaman)岛,帖木儿朝始亡。

8 巴达哈伤尚为阿富汗之一州名,在今阿母河(古乌浒水)左岸,距河源不远。

帕筛底儿,乃大雪山(Hindou kouch)与哈不勒(Kaboul)河中间之地。(颇节说)

阿里斡剌客失木儿,即今哈里补儿(Haripur)城,在辛头河左岸,客失迷儿(Kachmir)边境附近。

9 荅里瓦儿,显是今之剌火儿(Lahore),昔日亚历山大及其后之帖木儿、纳的儿沙(Nadir chah)等皆由此侵入印度也。(颇节、玉耳说)

10 阿思丁莎勒檀,必指霭牙思丁(Ghaiassuddin Balban)无疑。1266至1286年间底里之莎勒檀也。其人威服印度已久,曾于1236年自立于五河。(哈尼科夫说)

11 一切注释马可波罗书者,皆证明马可波罗并未张大其词。盖在今日,藏于诸山附近巢穴之盗贼,亦伏于险要,乘阴霾而劫行旅也。(马儿斯登说)

璞鼎查亦云,行旅或商人非有护卫者,不敢往来道路。1721年时,曾有盗贼四千骑抄掠班荅儿阿拔思城。1850年时,此种盗贼为患各地,曾进至亦思法杭城下。(玉耳说)

现代之旅行家曾将哥那撒勒迷村之所在考出。 HN6IqwJSJ+aOJt8CKrUibn0YQxRriPf/EJ7t82LDUBBV+4CDqWhRlVWiC6I4sk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