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波罗弟兄二人之离速达克

他们到了克里米亚以后,商量不如仍往前进,于是从速达克首途。骑行多日,遂抵一个鞑靼君主驻所。此鞑靼君主名称别儿哥汗(Barka khan),其主要汗牙有二,一名撒莱, 1 一名不里阿耳(Bolghar)。 2 别儿哥颇喜他们弟兄二人之来,待遇优渥。他们以所赍珍宝悉献于别儿哥,别儿哥乐受之,颇爱其物,乃偿以两倍以上之价。

他们留居汗牙一年后,别儿哥同东鞑靼君主旭烈兀(Houlagou) 3 之大战发生。彼此战斗很烈,末了西鞑靼君主败衄。

双方死亡之人不少。因有此次战事,凡经行道路之人,皆有被俘之虞。波罗弟兄二人所遵之来途,危险尤大。若往前进,倒可安然无事。他们既不能后退,于是前行。

他们从不里阿耳首途,行抵一城,名称兀迦克(Ou kak ), 4 是为别儿哥所领国土之尽境。他们渡孚勒伽大河, 5 经行沙漠十有七日,沿途不见城市村庄,仅见鞑靼人的畜皮帐幕同牧于田野之牲畜。 6

1 撒莱在孚勒伽河之下流,处阿思塔剌罕(Astrakhan)之西北。此河东支名阿黑图巴(Aktouba),与现在的Enotayevsk同其纬度,现在仅存废址,名Selitrennoyé Gorodok,距阿思塔剌罕之上流一百一十公里,此城乃别儿哥(Bereké)所建。别儿哥者,成吉思汗(Gengis khan)之孙,而拔都(batou)之弟也。城在盐质平原之上,无城墙,同钦察(Kiptchak,斡罗思南部)汗之其他宫殿具有墙壁楼橹者不同。城大,内有浴场。撒莱(Sarai),蒙古语犹言宫廷(戈尔迭《马可波罗书补注》第一册5页注二)。

此处所言之别儿哥汗,在1257至1265年间君临钦察,是为其族皈依回教者之第一人。14世纪时,伊本拔秃塔曾言撒莱城城市庄丽,人口繁庶。城甚大,骑行过城,需时半日。城中有蒙古人(Mongols)、阿兰人(Alains)、乞儿吉思人(Kirghiz)、薛儿客速人(Cireassiens)、斡罗思人(Russies)、希腊人(Grecs),尚有回回商人居在他们有墙壁的坊区之内。……撒莱后为一个拉丁总主教同一个希腊总主教之驻所。方济各会(Franciscain)之修道院在城中者不止一处。1322年时,教皇若望二十二世设置一主教区于迦发(Kaffa,在克里米亚),指定所辖之地,东尽撒莱,西抵瓦儿纳(Varna)。此城在1395至1396年间,帖木儿(Tamerlan) 二次侵入钦察时被毁。百年后又为斡罗思人所削平(玉耳书第一册5页)。

2 不里阿耳“在今迦赞(Kazan)之南一百三十三公里,孚勒伽河左岸,距河六公里。其遗迹尚存,曾经俄国学者数人研究,今迦赞省 spask 区之 Uspenskoye 村一名 Bolgarskoye (Bolgare)村所在之遗迹是已。”(布来慈奈德〔Bretschneider〕撰《中世纪寻究》第二册82页)

此大不里阿耳之古都,昔为欧亚商业之中心。阿剌壁著作家视其几在北方有人居之地之尽境,曾述其地气候之寒,夏夜之短,及附近之有古生物牙。其输出品,除上述之牙外,尚有皮、蜡、蜜、榛实、革等物,亚洲全部尚名斡罗思之革为不里阿耳。伊本拔秃塔在其旅行中曾至其地,谓其地距“黑暗地域”有四十日程。马可波罗在其书卷末已曾言及此黑暗地域。盖彼之前,921年时,报达(Bagdad)宫廷遣使至不里阿耳,有一阿剌壁著作家随行,曾言见有北极曙光也(玉耳书第一册6至7页)。

1225年蒙古人取此城,1395年帖木儿尽毁之。今尚见有城墙、城壕、壁垒、回教礼拜寺塔、宫殿基础之遗迹,并为阿剌壁式。考其建筑之时,在10世纪至14世纪之间,尤以12及13世纪营建者为最夥。距今百五十年前,Pallas所见者不止百数,今日仅存十分之一。农民常在其地拾有陶器、货币、首饰等物。不里阿耳繁盛之时,位在孚勒伽河畔。今河流则在其西六公里。盖因河流之变迁,徙于不里阿耳之西。今迦赞河流之变迁亦同,根据传说,其支流迦马(Kama)河亦曾西徙。则不里阿耳城昔在两河交流之处,亦有其可能(Elis. Reclus《俄属亚细亚》761页)。

最初居留大不里阿耳之人种,似为芬种(Finnois)、斯拉夫种(Slaves)、突厥种(Turcs)之混合种。希腊著作家Nicephore Gregoras云,其名盖出于诸种所处之大河孚勒伽,缘Volga者,即是希腊语Boulga之正确读法也。

撒莱、不里阿耳两城是西鞑靼(即钦察)诸汗之驻所,同中国、波斯等地诸汗有一南方驻冬之所及一北方驻夏之所情形相类。

3 马可波罗在其书末重言此次别儿哥同旭烈兀之战。此二人皆是成吉思汗之孙。多桑(d'Ohsson)位置此战于1262年之11月(《蒙古史》第三册380页)。波罗弟兄二人之留居别儿哥所既有一年,则其到达之年,应在1261年中。如此看来,其自孔士坦丁堡出发之时,应位于1260年时。东鞑靼乃指波斯,西鞑靼乃指钦察或斡罗思南部。马可波罗书对于西方,曾用ponent一字,而其所用针位之名,颇与他书不同。

4 Oukak一作Oukek,别儿哥所属极西之一城也。阿不菲答谓此城在孚勒伽右岸,处撒莱、不里阿耳两城之中间,距此二城各有十五程,在今Saratov之南。今有村名曰Ouvek,即其故址。蒙古占据以前无Oukek之称,疑创建于是时。14世纪时,其地有方济各派修道院一所。帖木儿侵略时,此城毁于兵燹。16世纪末年,尚见有石堡、城市、古墓之遗迹,今则久已消灭矣(玉耳书第一册9页)。

5 马可波罗书拉丁文本及意大利文本,名此河曰Tigeri,亦作Tigry,亦作Tigris。注释家因此发生误会,久于兹矣。马儿斯登(Marsden)等疑是注入咸海(Aral)之锡尔河(Sir daria),质言之古之药杀水(Iaxartes)。后经颇节证明此名Tigre之河,即是流经撒莱城之河,只能为孚勒伽河也。其所以使马儿斯登发生误会者,乃因剌木学本及若干拉丁文本,以为Tigris河是世上四天堂之一。此语皆不见于法文本,应是窜入之文。至若以Tigre之名适用于孚勒伽河者,殆因有若干传说以为孚勒伽河潜行地下,至美索波塔米亚(Mésopotamie)流出地面为达曷水(Tigre)。玉耳引一教会史家Nicéphore Callistus之说,谓达曷水自天堂来,流行里海之下而出为达曷水。此说与后此(第一百三十七章末注)关于黄河之说相类,其说亦谓黄河发源于葱岭(Pamirs),为塔里木(Tarim)河,至蒲昌海(Lob'nor)潜行地下,至甘肃边境出为黄河。

6 自孚勒伽抵不花剌(Boukhara),需六十日。此经行沙漠之十七日,仅代表一部分之行程。伊本拔秃塔则云,自撒莱抵不花剌经行五十八日,而在末段经行沙漠之时,则有十八日云。 fMU4UuWZTJgCZ7Q2ix1ImC5V2vTWO1xBQDp+HCfyOP5MB4WpPGLmdGeFDW8/D45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