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门大街的象征,前门楼子,前身为元代的丽正门,永乐年间移建于今址,正统初年间改称正阳门。它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地位,除了故宫、天安门,就要数它了。
小时候,在前门大街,觉得最热闹的地方在大栅栏东口,往里面走就是大栅栏商业老街。那里永远人流如织,路口两侧分别是大通食品店和公兴文化用品店。
1949年2月3日,解放军从永定门进入北平城。那时候,前门大街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热闹。据说,第一拨赶到前门大街旁欢迎解放军的人群,是从大栅栏那些店铺里涌出来的学徒和伙计们。因为他们离前门楼子近,便也就近水楼台,早早地跑出大栅栏东口。当然,除了看看热闹,更是因为他们对新时代充满向往。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对大栅栏的商家实行了有名的“四马分肥”的政策,即店中赢利所得,一份上交国税,一份店家留存为日后发展,一份店家自得,一份为伙计、学徒的工资。一般伙计月工资五六十元,骨干八九十元,基本和当时一般的干部相等。那时我父亲为行政二十级的小干部,月工资七十元。
大栅栏东口路西的公兴文化用品店,是我常去的地方。这是前门大街最有文化的两处之一,另一处是前门报刊社。
报刊社,在我家住的老街西打磨厂西口,紧挨着大北照相馆。很小的一个店,窄窄的一条,如同削扁的金糕条。别看店小,全国的文学杂志样样俱全,全部开架,任人随便翻看。从小学到中学,一到星期天,我就到那里看杂志,一看看半天,没人管,站在那里也没觉得累。它成了我的阅览室,河北的《蜜蜂》,辽宁的《芒种》,青海的《青海湖》,都是在那里看到的。一直到1966年,我在那里买到最后一期《儿童文学》。它关门了,我的青春期结束了。
公兴是一家老店,开业于1900年,以前专卖纸张。包书皮纸,做手工的电光纸,中秋节画玉兔的月光纸,春节写春联的大红纸,我家所有糊顶棚的毛刀纸、大粉纸,糊窗户的高粱纸,都是在那里买的。改为文化用品商店是后来的事,它扩大了经营范围,与时俱进,还卖过照相器材。改店名为“文革文化用品商店”更是后来的事。不过,只是昙花一现,店名很快又改过来了。改不改名,和我们关系不大,街坊们一直叫它“公兴”,亲切得像个昵称。
印象最深的是1968年夏天,我即将去北大荒,到那里买了两个很漂亮的日记本,苹果绿的绒布封面,凹印着“北京”两个大字。一本准备带到北大荒,自己记日记;一本想送给一位女同学,我们从小在同一条老街上长大。可是,到底也没有送成,不是我不想送,而是想临行前她到火车站送我的时候送给她。那天,等到火车开,她也没有来,我很失望。过了好几年,我才知道,当时她家突然出现了变故。
前门大街西侧五十年代初期即景
公兴老店至今健在,只是门脸大变。门外墙上有它的老照片,对照着它的前生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