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葛覃

[1] tán [2] [3]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 jiē [4]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5] huó [6] ,为 chī [7] [8] 服之无 [9]

[10] huàn

注释

[1]葛:多年生草本植物,纤维可以织布,即俗谓之夏布。[2]覃:延长,绵延,此指葛藤。[3]施:蔓延。[4]喈喈:鸟鸣的声音。[5]刈:割,指割取葛藤。[6]濩:煮,指用水煮葛。[7]絺:细布。[8]绤:粗布。[9] :厌倦。[10]私:内衣。

译诗

葛藤绵延生,繁于山谷中,绿叶萋萋陈。

黄鸟飞且停,栖息灌木丛,喈喈相和鸣。

葛叶茂且丰,长于山谷中,翠叶漠漠生。

收割而后煮,织成两种布,裁衣颇称心。

回告姑与婶,欲归探双亲。

内裳已浣洗,华服也洁净。

夫家事已毕,然后可归宁。

延伸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已出嫁的女子,准备回家探望父母。要理解这首诗,必须了解先秦社会的现状。今人想看父母,随时随地都可回归,古时女子出嫁后,轻易不能回娘家,故而回娘家成为一件隆重的大事,称作“归宁”或“省亲”。《红楼梦》中元春要回去探望父母,贾府不但大兴土木,而且举行了极为排场的仪式,书中称为“元妃省亲”。普通贵族和百姓固然没有这种排场,但仍然是生活中一个重大事项。

诗中的女子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勤快、贤惠、通情达理。归宁之前,入山采葛,通过一系列加工后织成粗细两种布,再裁剪成衣服。然后禀告公婆,家中的一切事项都已经安排妥当,衣物都已洗涤干净,归置整齐。尔后,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回家探望父母。这首诗的前面铺陈很多,详细描述了葛藤的样子,并把采葛、煮葛、纺葛、裁衣这个过程写了出来,到“归宁”却戛然而止。为何要写采葛到制衣的过程呢?是为了说明“妇贤”。诗中还出现了“黄鸟喈喈而鸣”这个意象,这也是隐喻夫妻和谐,透露了诗中女子夫妻亲密。我们可以把这首诗理解为《关雎》的续篇,前诗为“新婚”,则这首诗为婚后“归宁”。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诗经》篇目的顺序实际存在一条看不见的脉络,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 JMxhUtcDv+GS6Cjw3/JqFHLTS8ObETj3he790Zo9DEZQBBMTFhoB+FOiMYQde6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