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采蘋

于以采 pín [1] ?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 xíng lǎo [2]

[3] [4] [5]

yǒu [6]

注释

[1]蘋:水生蕨类植物,可食用。[2]行潦: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3]筥:圆形的筐。[4]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5]锜:三足的锅。[6]尸:主持祭祀。

译诗

何处采蘋草?南涧溪岸好。

何方采绿藻?浅水集成蓼。

何物盛野菜?竹筐最精巧。

何物煮菜肴?我有锅与灶。

祭品摆何处?宗庙窗前去。

何人做主祭?齐国一少女。

延伸

祭祀,在古代社会具有巨大的功能性作用,一则通过祭祀确认一群人的远近关系,另一方面是从祭祀中获得精神力量,寄托某种憧憬。古代祭祀内容之繁复,祭祀的对象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就祭祀的规模来说,大者天子登基,要告郊庙;小者私人出行,要祭祀道路之神。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位即将结婚的贵族少女,到宗庙祭祀祖先。诗采用了问答的方式,一问一答,把少女准备祭祀的整个过程写得一丝不苟,充满了仪式感。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极其含蓄,暗藏着将婚女子对未来的期望。就大多数人来说,平静的外表下都汹涌着生活的另一面,也许是痛苦,也许是喜悦,甚少为人所知。我们无法考证诗中的女子是谁,她有怎样的生活,我们只看到庄严肃穆的大殿里,一根根圆柱投下巨大的阴影,青铜祭器闪着微微的光,一个身穿华服的少女纤小的背影带动了一丝亮色。没错,她给我们留下的只有一个闪光的背影。

每一条流逝的命运之河,都是为了追寻那唯一的光。

清·杨晋《石榴》 pQWmhUz3vhZSxgevqpDkUp2L9pSkE8EELYMOl+MMW28eqZdpDldQsaQYApyWhe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