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对记忆之前创伤和情节的疗愈作用

在日常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中,无论是访谈式还是其他方式的咨询与治疗,基本的工作思路一般是根据来访者当下的状态,询问其什么时间经历过什么事件、出现过什么不良情绪反应,进而演变成当下这种状态。来访者告知相关信息后,就可以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帮助其分析觉察经历的事件与当下心理问题的关系,形成当下问题的原理,并帮助其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找到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实现这个过程的前提是来访者能够回忆起并且愿意提供其所经历的信息。如果他无法回忆起因为经历什么事件刺激导致当前的状态,那么治疗师就很难对症下药,对其提供合适的心理帮助。

事实上,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刺激性事件,有很大一部分当事人是没有办法回忆起来的。如果发生在3~5岁之前,个体还不具备记忆事情能力的时候,就不能够回忆并用语言描述其所经历过的事件。我们平时说的能够记得清事情,是指能够用语言编码来描述曾经历过的事件及相应的情绪体验。实际上,一个人从生命形成不久便开始有了记忆。胎儿期就会有无意识的记忆、身体记忆。3~5岁以后才会有主动的记忆和有意义的记忆。记忆的前提是能够掌握基本的使用语言的能力。如果不会说话,不知道语言的意义或不懂语言逻辑,人就没有办法把发生的事件用语言编码主动标记下来,成为能够回忆起来的记忆。但是,这个时期经历的事件、受到的刺激并没有消失,而是作为图像、场景和情绪记忆记录在了大脑神经细胞中,并且会一直存在。因为这些刺激和记忆没有经过大脑的识记和语言编码的加工,所以信息不会流失,永远不会被遗忘。人生的各个阶段,这些记忆会让人们在遇到刺激事件时迅速做出条件反射式的不同反应,表现为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特征。可以说,3~5岁之前经历过的事件基本上决定了个体的个性特征。因此,中国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是符合这一心理生理发展原理的。

经历过的事件不仅成为个体个性特征的主要组成部分,还会成为早期心理、精神问题发病的主要因素或潜在因素。一些童年早期出现的心理或精神问题,如自闭症等就是记忆之前、早期经历过的事件的刺激形成的,因而很难找到症状与事件的连接。还有一部分早期经历虽不会导致个体在童年早期出现问题,却为个体毕生的成长埋下了隐患的种子,当个体成长到一定年龄,遇到某些刺激的时候便会发芽、生长。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一般在13~15岁时发作。所以,具有某些人格障碍的人在青春期之前往往是正常的孩子,但到青春期后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现实中,每个人的个性特征都不同,应对刺激的方式和敏感度各不相同,也会影响到其人际关系及社会适应、职业发展等方面。所以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抑或说,在3~5岁有主动记忆之前经历过的事件决定了人的命运。

前文谈到人的有意义记忆是用语言编码来标记经历过的事件、场景、图像以及相应的情绪体验,这种标记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也叫语义记忆。语义记忆的前提是要学会使用语言。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1~2岁就会说话,却要到3~5岁才有语义记忆呢?1岁以后,有的儿童虽会使用语言,但能够掌握、识记、理解的词汇量还很少,加之对语言逻辑的理解和使用尚不够成熟,还不能完整准确地标记一个事件以及相应的情绪体验;只有到了3~5岁,他们才能掌握较多的词汇量并较为熟练、准确地使用语言逻辑——语法,达到语义记忆的目的。

以上,我们重点讨论了童年早期语义记忆之前人生经历的重要性,因为经历的事件及相应的刺激不能被回忆起来,但却无法被遗忘,一旦遭遇过度的刺激或持续时间较长的刺激,形成心理问题或留下心理问题隐患,是比较难解决的。这一部分是普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较难有效工作的特别区域。但是沙盘治疗却能较好地进入该区域,开展有效的工作。

前面说到,个体在语义记忆之前经历过的事件刺激,以后虽不能用语言描述再现出来,但它并未消失,而是以图像、场景的形式记忆在了大脑神经细胞中,这些图像和场景还会分解成颜色、形状、声音、形态等因素,结合当时的情绪体验被记忆在大脑中。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审美取向,会对某种颜色、造型、环境、声音特别敏感,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就是图像记忆、场景记忆和情绪体验记忆的反射性反应。进行沙盘体验时,当体验者与某个玩具的颜色、形状、声音、场景相遇时,过去经历过的相关事件会被这些因素、线索激活,叠加情绪被释放出来,相关联的心理问题也就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

沙盘治疗是非口语的心理治疗方法。从上文可以看到,在一系列工作中,确实没有语言的参与,情绪就得到了处理。

不仅童年早期语义记忆之前这一阶段经历的事件刺激的记忆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激活,情绪得到释放,还有语义记忆之后经历的刺激事件被遗忘的那一部分,也会以同样的原理在沙盘治疗中得到释放、激活和疗愈。对成年人来说,其经历过的任何事件都会有语义记忆的参与,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经历过的事件因时间、心理原因、器质性损伤等,会有一部分记忆永远不能被回忆起来,成为永久遗忘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同样可通过上述原理的操作,得到有效的疗愈。

传统的心理技术,一般在工作时要了解来访者的现实状态和“事件”的关系,从而找到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开展有效的工作。沙盘治疗中,只需要通过沙盘过程、语言表述和沙盘构图,找到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点,即沙盘中的焦点并进行处理,便可以实现疗愈,有效地减少二次伤害。 K5aRBNaq3LveNIBLhv05sxlS3R7YmJkoz2oR5avPujp8027ciXbc917zQc+WHq3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