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1
导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成人而言,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自我认识和用理性进行自我指导的问题;对儿童而言,教育问题也是如此。但是,儿童和成人还存在着这样的差异:由于儿童仍未发育成熟,而成人本身有一定的自我指导能力,所以成人对儿童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可以拥有两万年的时间和有利的环境,只要愿意,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自主地发展,他们最终也会达到成人的文明水平。当然,这种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成人必须关注和引导儿童的发展。

这里面最大的困难是成人缺乏引导儿童的正确知识。对成人来说,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好恶——简而言之,要了解自己的心理已属不易,更何况要理解儿童,还要用正确的知识引导儿童,更是难上加难。

个体心理学特别注重儿童的心理,既因为儿童的心理本身很重要,也因为我们能借助儿童的心理去认识成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与其他心理学方法不同的是,个体心理学不存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脱节。个体心理学专注于人格的统一性,并研究人格在努力追求自身发展和表达时所展现的动力。从这种角度来看,个体心理学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本身就是实践的智慧,因为这些智慧来源于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总结。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拥有这种知识,都能立即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人格的发展。

个体心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使它的理论学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个体心理学理论,个体的行为是由统一的人格驱动和指导的,因此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在本篇导读里,我们会对个体心理学做一个整体的概述,而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对这里提出的各种相互关联的问题做更详尽的论述。

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充满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从出生那一刻起,人类就在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美和优越。这种追求是在无意识中形成的目标,且无时不在。它反映出人类独特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主宰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具体行为。它甚至主宰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维并不是客观的,而是按照已经形成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而进行的主观思考。

人格统一性隐含在每个人的身上。每个个体既展现出人格的统一性,又展现出他如何用独特的方式塑造出这种人格统一性。因此,每个人既是一幅画,又是这幅画的画家。他是自己人格的画家。但作为一个画家,他既无精湛画技,也不能对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拥有完整的认知——他只是一个软弱、极易犯错和不完美的人。

在考察人格的建构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格的统一性、每个人的生活风格和目标并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上。人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和观点,绝不等同于事实本身。因此,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人,才会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进行自我规划,这些看法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真考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错误和失败,特别是在童年早期对事物形成的错误理解,因为这些错误理解会影响到他后来的人生轨迹。

这里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有一个52岁的妇女,她总是没完没了地贬低年龄比她大的女性。她回忆起小时候,因为有一个被所有人关注的姐姐,所以她总感到被羞辱和不受重视。用我们个体心理学中所说的“纵向”的观点来探讨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她的人生从童年时期到生命的后期阶段,都存在着相同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动力。她总害怕自己被别人轻视,总因为别人受到偏袒或偏爱而感到愤怒。因此,即便对这个女人的生活或人格统一性一无所知,我们依然可以根据她描绘的事实而对她有所了解。在这里,心理学家就像一位小说家,他以一条明确的行为主线、一种生活风格或行为模式来构建人物,以确保人格完整的统一性。好的心理学家甚至能够预测这个女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并清楚地描绘出,如果以童年事件作为“生命线”,她会发展出什么样的人格。

个体的追求或实现目标的活动构建了个体人格,同时也假设了个体身上存在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那就是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激发了儿童的想象,促使他们试图改善处境来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感。境况的改善会减弱一个人的自卑感,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心理补偿。

关于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这两者会大大提高犯错误的可能性。自卑感可能会促使个体去实现目标,但也可能导致个体只是单纯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扩大个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自卑感也可能给人带来巨大的不幸,以至于克服它的唯一方法是发展心理补偿的特性,这些特性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对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且无法避免的。

例如,有三种类型的儿童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补偿性的心理特征:生来体质衰弱或有天生器官缺陷的儿童、从小被严厉对待或没有感受过父母关爱的儿童,以及被过度骄纵的儿童。如果我们以这三类儿童的发展为参考,就可以更好地研究和理解一般儿童是如何发展的。并非每个孩子都天生残疾,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儿童都不同程度表现出由某些身体障碍或器官衰弱引发的心理特征——它们最早在研究有器官缺陷的儿童的极端案例中出现。至于另外两类儿童(被严厉对待和被过度骄纵的儿童),实际上,我们发现所有儿童都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这两者之一,甚至两者兼而有之。

上述三类儿童都会产生不足感和自卑感,并由此激发出一种超越自我极限的野心。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人类生活中同一基本事实的两个方面,因此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在精神病学上,我们很难说过度的自卑感和过于追求优越,这两者到底哪个更有害。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以有规律的方式成对出现。我们发现儿童过度自卑会激发过分的野心,那野心就像灵魂中的毒药,使儿童永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感并不会促使他们去做对自己身心有益的事,而且因为它源于过分的野心,只会导致他们做的事徒劳无果。这种野心也会扭曲儿童的性格和个人举止,并不断刺激儿童,使其变得极度敏感并时时保持警惕,以免自己受伤或被他人轻视。

在这种心理下长大的人——个体心理学的病患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的能力会处于停滞状态,变得“神经紧张”或古怪。当这类人走向极端时,最终会走向犯罪,变得不负责任,因为他们只考虑自己而不顾他人。从道德和心理的角度来说,他们会陷入绝对的自我中心主义。我们还会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回避现实和客观事实,甚至为自己构建一个新世界。他们会做白日梦,把幻想当作现实,以此创造一种心理上的平静。其实他们只是希望通过心灵的形象来建构现实,从而达到现实与心灵的和解。

儿童或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感的程度,是判断一个人发展程度的标准。这个标准需要心理学家和父母的关注。社会感是个体正常发展的关键和决定因素,也是儿童正常发展程度的晴雨表。因此,每一个削弱社会感或共同体感的因素都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个体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正是围绕社会感这一原则发展起来的。父母或监护人不应该让儿童仅仅和一个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如果是这样,儿童必将无法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测量儿童社会感的发展程度,有个好方法就是观察儿童的入学表现。进入学校之后,儿童就会面临他最早和最严峻的一个考验。学校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新环境,它将揭示儿童为面对新情况特别是结识新朋友做了多少准备。

人们普遍不知道如何帮助儿童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成人在回顾学校岁月时,将它看作一场噩梦。如果学校教育得当,常常可以弥补儿童早期教育的不足。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家庭和广阔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媒介,它不应该只是传授书本知识,更应该传授生活的学问和生活的艺术。但是,在等待理想的学校来弥补家庭教育不足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讨论父母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正因为学校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它尤其可以使家庭教育的弊端显露出来。如果父母不教儿童如何与他人交往,那么他们在入学时会感到孤立无援,以至于他们会被认为是孤僻的,而这样的看法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孤僻倾向。他们的正常发展会受到阻碍,成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常把问题归咎于学校,尽管学校在这里只是揭示了家庭教育中潜在的缺陷而已。

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个体心理学对此尚无定论。不过可以确信的是,当一个孩子开始在学校遭遇失败时,这是一个危险的迹象。与其说是学习失败的迹象,不如说是心理失败的迹象。这意味着儿童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出现了受挫的情绪,开始回避有益的人生道路和正常的人生任务,并努力搜寻更自由也更容易成功的道路。失去信心的儿童没有选择社会认可的路,而是选择了一条自己的路,这条路可以让他获得优越感并以此来弥补自卑。他选择了最能吸引受挫人士的道路——这条道路能够最快地获得心理上的成功,与走社会认可的道路相比,抛弃社会和道德责任、违法犯罪等行为更容易展现出一个人的自我,并带来一种征服者的感觉。但是,选择这条通往优越的道路显示出这些人内在的懦弱,无论他们的外在行为表现得如何英勇无畏。他们总是做那些十拿九稳的事情,来借此显示他们的优越感。

正如我们能看到罪犯们尽管表面上胆大妄为,内心却脆弱不堪,我们也能看到,表面看起来十分鲁莽的儿童是如何通过各种细小的迹象暴露出他们的虚弱感。我们会看到,很多儿童不能挺直腰杆,总要依靠着什么东西才能直立(在这方面,成年人也一样)。这时候用传统的方法去治疗和理解这些迹象,是治标不治本的。人们以前常对这样的儿童说:“站直了。”其实,重点并不是儿童做出依靠的动作,而是他希望在心理上得到支持。通过惩罚或奖励,我们很容易说服儿童放弃这种软弱的表现,但他对心理支持的巨大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问题的根源还在。一个好的教育者能够读懂这些迹象,并通过同情和理解去解决问题的根源。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单一的迹象对儿童的心理素质或性格特征做出判断。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儿童过于喜欢把身体依靠在某些东西上,这说明他可能带有焦虑和依赖等特性。通过和熟知的研究案例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推断出他的人格,并且很容易判断出这是一个被骄纵的孩子。

现在来看看另一类儿童,也就是那些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通过研究作恶多端者的生平,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一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只不过他们把这种性格特征发展得更加极致。在此类人的人生中,有一件事很值得注意,那就是他们小时候都曾受到十分粗暴的对待。长此以往,他们发展出冷酷、充满嫉妒和仇恨的性格。他们见不得别人幸福。带有这种嫉妒心态的人不仅存在于作恶多端者中,也存在于常人之中。这些人在抚养自己的孩子时会认为,孩子不应该比他们自己的童年过得更幸福。这种观点不仅被父母运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也被监护人应用到他们照顾的别人的孩子身上。

上述观点和想法并非出于恶意,它们只是反映了从小被严加管教的人的心态。这类人能说会道,例如他们会说:“孩子不打不成器!”他们会举出无数证据和例子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但并不能完全说服我们,因为严厉专制的教育必定会使孩子和他的教育者彼此疏远,这样的教育徒劳无益。

通过考察各种症状并把它们相互关联进行分析,心理学家可以在若干次实践之后构建出一个人格系统,借助这个系统,个体潜藏的心理过程就可以被揭示出来。虽然我们用这个人格系统所考察的每一方面,都反映出被考察者人格的某些性格特征,但只有在每次考察都得到同样的性格特征时,这个构建才是令人满意的。因此,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需要再三强调的是,这些推测的方案和概念体系不应以呆板和机械的方式生搬硬套在个体身上。在所有考察中,首要的研究重点是个体。我们不能从个体的一些个别表现就得出意义深远的结论,而必须寻找所有可能支持的证据。只有成功地证实我们的假设,在个体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找到同样固执和受挫的特性时,我们才能肯定地说,他整个人的个性特征中包含固执和受挫。

关于这一点必须要记住,我们的研究对象并不了解他自己的行为表现,因此他无法隐藏真实的自我。一个人的人格不是通过他说的话或者对自己的想法而揭示出来的,而是根据他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解读出来的。这并不是说他故意要撒谎,而是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人有意识的想法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只有通过一个客观但富有同情心的旁观者,才能最好地弥合这个距离。这个旁观者,无论他是心理学家、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学会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解读个体的人格,这些客观事实体现了个体带有目的性的追求,同时,这种追求某种程度上也是无意识的。

因此,每个人对于个人的三个基本问题和社会生活的态度,要比对其他任何问题的态度更能显示出他的真实自我。第一个问题是社会关系,我们之前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客观和主观看法中讨论过这一点。除此之外,社会关系也表现为一种特定的任务,即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个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什么?当一个人认为,他可以毫不关心朋友、社会关系,用毫不关心的态度来回避这个问题,那么冷漠就是他对这个问题的全部回应。从这种冷漠中,我们知道他的人格方向和人格结构。此外,社会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还包括友情、同志之情、诚实和忠诚等抽象品质。个体对社会关系问题的答案,表明了个体对所有这些品质的态度。

第二个基本问题是,个体想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也就是个体希望在社会的劳动分工中承担哪些部分。如果社会问题由多个个体的存在决定,由“我—你”关系决定,那我们同样可以认为,这个问题由“人类—地球”的基本关系决定。如果把人类的数量减少至一个人,这个人就会和地球相互影响。他想从地球上得到什么?就像在第一个基本问题里那样,第二个问题——个人的职业问题——不是单边的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与地球之间的问题。它是一种双边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类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因此,成功不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而是与客观现实有关。基于这个原因,个体对职业问题的回答以及他实现职业的方式,能很好地揭示他的人格和对生活的态度。

由于人类被分为两种性别,这就产生了第三个基本问题——我对异性的立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样不是一件私人、主观的事情,而必须按照这种关系内在的客观逻辑来解决。如果把这个问题看作一个典型的因人而异的观念问题,这是错误的。只有仔细思考所有与两性关系相关的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认为,人格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无法正确解决爱情和婚姻的问题。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人格的缺陷出发,来解释此人错误应对两性问题的诸多有害后果。

因此,从一个人回答以上三个基本问题的方式,我们就能发现他的总体生活风格和特定目标。目标是无所不能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并反映在他的每一个行为中。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努力参与人类活动、追求生活中有益和建设性的一面,那么这个目标将明显地体现在他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案上。这些解决方案都将反映出这种建设性和积极性,而且在进行这些活动的同时,他会体验到幸福感、价值感和权力感。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指向消极的一面,指向生活中自私和无益的一面,他会发现自己不仅无法解决这些基本问题,也无法体会到妥善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这几个基本问题息息相关。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这些基本问题会衍生出特定的任务。这些任务只有在社会环境或共同体环境中,即个体具备社会感的基础上才能妥善完成,这也使得基本问题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这些任务开始于童年时期的最初几年,在那几年,我们用来看、说、听的感觉器官在社会生活的刺激下同步发展,在与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朋友和老师的关系中发展。这些任务以同样的方式贯穿人的一生,所以一个脱离了社会的人是一个失败的人。

因此个体心理学坚信,对社会有益的东西是“正确的”。它认识到,任何背离社会标准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并且会与客观规律和客观现实的需要产生冲突。这种与客观性的冲突首先使背离社会标准的人感到自己毫无价值,甚至会带来更强烈的负面能量,这股能量多出现在那些因为感到愤愤不平而报复他人的人身上。最后我们还可以说,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内心深处怀有一种社会理想,如果有人背离了社会标准,就是背离了他内在的社会理想。

个体心理学严格强调把社会意识用于检测儿童的发展程度,这种测试可以很容易理解和评价儿童的生活风格。因为一旦儿童面临生活问题,就像在接受考验一样,他会暴露出自己是否为此“正确地”做好了准备。换句话说,他将展示出自己是否具备社会感、勇气和理解力,以及总体而言,是否追求对社会有益的目标。然后,我们试图找出他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形式和节奏、自卑感的程度和社会意识的强度。这些东西紧密相连,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有机统一体,直到统一体中出现结构的缺陷,新的统一体才会开始重建。 zBOrtHE1cS/Iq7qgZFQQ4l2OmnJ22ej3VsO3O1Tk42+lEIh7l5OkjxnqmSN8O1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