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做相关采集工作的过程中,最令我们兴奋不已的是袁文伯先生1930年在天台中学初中毕业照的发现。当我们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袁文伯先生资料的时候,在天台中学校史资料中,竟然幸运地发现了袁文伯先生当年的初中毕业照。时隔80多年,青年时代的袁文伯、天台中学、天台中学的先生们的形象,霎时间变得鲜活和生动起来。这着实令我们兴奋不已,也使我们切实感受到史学研究带给我们的欣喜以及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与魅力。当我们把我们的发现发送给袁文伯先生后,袁先生的儿子当晚就给我们回了电话,告知老先生看到照片后很激动,并告诉我们照片中哪位是初中时的袁先生,并说我们传记中提到的天台中学的老先生照片上都有。后来随着进一步扩展搜索,我们又发现了两张几乎同时代的照片,一张照片上应该也有袁文伯先生,但由于照片本身很不清晰,且后来袁文伯先生的眼底出了问题,已不能予以辨认了。
在采集袁文伯先生学术成长资料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我们进行相关口述访谈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袁文伯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进行吊钩实验时在理论上的推进。其所发现的“极限承载能力”理论和公式是对原有的“结构塑性计算”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在实验中发现在原塑性分析的最大荷载,因为钢材有了强化性质,塑性分析中的“塑性铰”不成立,不存在。因此,原来的以“塑性铰”为基础的刚架塑性分析方法便不能成立了。同时,吊钩的破坏荷载可用“极限承载能力”的方法计算出来,吊钩的破坏试验就可不做,省却很多麻烦,后益无穷。并且吊钩的极限承载能力理论,根据推理,对钢梁也应该适用。他们的这项研究把吊钩或钢梁的承载能力分成三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极限)阶段,对吊钩、钢梁安全情况的了解更具体化了,对安全系数的理解也更具体了。这在当时是一项理论上的推进,但由于助手的离开未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宣传。
在对吊钩实验的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袁文伯先生当年的合作者和助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陶龙光教授。陶教授向我们谈起了做实验的详细经过,并且评价了吊钩实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有关吊钩实验的相关照片40余张,这成为我们还原袁文伯当年科学研究活动的生动史料。
通过二年多的信息采集、研究报告以及传稿撰写,我们较清楚地了解了袁文伯先生的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工作环境、学术交往等情况,基于这些了解,我们认为袁文伯先生的学术成长经历具有如下的特点:
(1)袁文伯先生作为在本期采集工程中为数不多的未有留学经历的本土科学家,代表了中国本土科学家成长的艰辛历程。袁文伯先生通过所受的良好教育、刻苦钻研、专心治学同样在力学这一传统学科中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对袁文伯先生学术成长经历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科学研究发展环境、科学创新规律,为中国本土科学家成长研究和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袁文伯先生作为一位著名的矿山工程力学专家,其学术研究成果不仅体现在有形的技术产品上(如其所研制的吊钩,广泛应用于冶金、煤炭和机械工业行业),而且也体现在一些理论上的发现和推进,这对于技术工程专家是难能可贵的。并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其科学上的创新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关注和应有重视的情况下,依然固我,执着前行,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卓越的科学精神。
(3)对袁文伯先生学术思想、学术成长经历资料的系统采集和整理,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资料采集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史研究工作。通过对袁文伯先生作为一名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个体学术成长微观历程的分析和研究,折射出了新中国科学事业宏观的发展历程,更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一块基石,铺就中国科技发展之路。
(4)通过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史研究揭示的袁文伯先生作为一位个体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和成长模式,也为科学哲学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科学创新研究、科学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的探讨、科研管理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等方面提供了个案。
由于没有留学经历、又隶属于传统学科、加之个性低调以及机遇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传主袁文伯先生属于一位低能见度的科学家,见诸报端的公开报道和相关资料并不是很多,袁文伯先生手头的相关资料又因历经5次搬家所剩无几。尽管袁先生本人及其家属非常配合,但是历史的再现和还原并不容易,它既需要传稿作者的智慧、学识和努力,也需要一定史料的支撑。现在呈现给各位的这部作品,它既凝结了这些方面的因素,但似乎又不够充分。聊以自慰的是它付出了我们艰辛的努力,也能够较客观地总结和再现袁文伯先生的主要经历,为我们了解袁先生以及同他有着相类似经历的老一辈学者、科学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诚然,人生的机遇各有不同的,人生也不能够假设,但我们还是想假设一下。假设袁先生曾经不是由于战乱的原因而到国外的名牌大学就读,假设袁先生在就读期间受到名师的指点并结识了一批同期在外留学的精英,假设他回国后进入了更为一流的研究机构,甚至即使袁先生没有出国留学,但袁文伯为人不是那样的低调平和、自谦严谨而是强势张扬,那么可能也能够和我们今天书写的院士与大师一样,令人崇敬和景仰。相比于那些院士、大科学家而言,袁先生的一生似乎没有他们那样光彩照人、熠熠生辉,但是他的人生似乎更加真实、从容和淡定,其经历更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