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被排除的价值

对古希腊的哲学家来说,自然不是物质,而是有灵魂的存在。他们并不把自然看作是没有生命的物质,我认为这种感觉才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如今它似乎正在消失。

井水常年都保持着相同的温度,一整年都在18℃左右。但是,冬天的时候人们却感觉井水比较温暖;相反,夏天就觉得井水比较冰凉。

可是,按照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讲,这种感觉并不真实。井水全年保持18℃是一个事实,感觉凉或者暖则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判断。

自然科学往往从世界的终极本质去思考“事物”,这种思维方式在希腊也曾经存在过。有一位名叫德谟克利特的哲学家指出咸甜或冷暖其实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那只是人们自己编造出来的一种惯例或规定而已。

吃东西的时候是否感觉咸仅是本人的主观感觉。在这种世界观之下,不仅是感觉,就连生命、心灵、目的或者价值等也只是一种主观臆造。但是,自希腊时代以来,也有人认为在世界的终极存在中包含着生命、心灵、目的和价值。

假如将生命、心灵、目的和价值等从这个世界上排除出去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呢?这一点我们必须认真地进行思考。

首先,就现实问题来讲,世界上会出现一些意欲保持价值中立的人。政治家在进行发言的时候,报纸上会出现“似乎产生了批判”之类的新闻。为什么报社不进行批判并对问题进行追究呢?虽然我认为批评政府的错误是媒体的使命之一,但如果保持价值中立的话,就不必对发言负责,于是就会采取上面的写法。但是,必须得说的是:新闻工作者代替受众预先进行价值判断才更奇怪。

相反,也有想要把价值强加于人者。苏格拉底就是一位爱国者,但是,他将国家和政权严格区别开来。作为真正的爱国者,倘若当时的政府所做的事情有不妥之处,他就应该大胆地进行批评。

在日本,现在有的官员为了明哲保身,往往袒护政治家的不当行为,唯命是从地发表一些虚伪言论。而那些敢于说“这样做不对”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也有人想要将道德强加于人。比如,事物正确与否本应该由自己去判断,而有的人却想要自上而下强制别人接受。道德甚至被定为一个科目,还被打分给出成绩,这其实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哲学往往会彻底地质疑既成价值观,它是一门能够独立思考事情正确与否所必需的学问。

有人批评日本内阁府主页上将“共生社会”翻译成“cohesive society”。一般来说,按照包含多样性这一意思理应使用“inclusive(包含的)”这个词。但如果是“cohesive society”的话,那就成了“统一的社会”“团结的社会”的意思。

也就是说,从翻译词汇的选择来看,当今日本政府追求的似乎是大家团结一致构成的高度统一的社会。假如多样化,那就难以保持一致。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正确。但是,我认为持有各种各样想法的人和谐共生,大家都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才是本来就该有的社会。

团结一致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当发生灾害的时候,大家必须齐心协力、互帮互助。但是,一旦过于强调团结一致,大家就容易持有相同的想法,继而就会发生不赞同奥林匹克之类大型比赛的人遭到非难这样的事情。

而且,灾害也会被拿来加以利用。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纽带”一词被频繁使用。人和人息息相关,这种感觉本身很重要。即使在发生灾害的时候,就像“请守护好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话被频繁广播一样,在守护自身被看作是自我责任的社会中,因为无法指望社会公助,所以也就只好通过自助或共助来相互守护。别人愿意帮助自己,自己也想着去帮助别人,大家互帮互助确实非常重要,但谁也不想被强制这么做。

像这样,价值一方面被排除,另一方面却被自上而下地强加于人,这正是当今时代存在的问题。即使是自上而下强加于人的事情,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价值的话,就会不断地去验证其正确性,而哲学的作用正在于此。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明白。 FXKx2u0XNAWTdRwpjedAFtYTKcQSUdf4mVITYsx0C79zJCaUGMO4PN+8gvKnspO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