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5 宜择优而生

所谓“择优而生”,就是指怀孕过程中健康的胚胎能生存,而一些发育不健康的胚胎在怀孕初期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淘汰掉。统计资料表明,有60%~70%的受精卵不能完成发育过程而被“丢失”;而另外那些受精卵中一部分有缺陷者,则被以流产的形式自然淘汰。母体的这种自然选择能力并非人类独有,在动物和植物中也存在。

其奥秘何在呢?据报道,美国在1988年对孕妇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孕妇中有31%的流产率;而且有连续自然流产史的妇女,其丈夫往往有相似的遗传性缺陷。这样的胎儿从亲代那里继承了缺陷基因,因而患遗传病的可能性是正常胎儿的2倍。据此,医学家们认为,母体内的生物化学敏感性也许可以辨别胎儿的遗传缺陷,因而可自然流掉不合格的胎儿。

据研究,生物选择后代是积极主动的,但并不是有意识的。有关专家曾提出两种假说来解释这种现象。一种假说是“选择性流产”,即生物以某种方式识别自己体内有缺陷的受精卵,从而“择优汰劣”。另一种假说是“未雨绸缪”理论,即认为生物生存于一个年复一年波动起伏的复杂环境中,它们要在最适宜的时机,“生产”可以存活的受精卵,而时机和环境不佳时就减少产卵。 oZpfnR2uhTtmMok7PWfmKn7rQlI32vg9TT0jc8+8iZpihtd9LiX4mkXD4pmbXnm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