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回归自我拥抱幸福

这几年经常能听到一个高频词语——原生家庭。如果一个人缺爱、总是表现得患得患失,就是父母没有给他足够的关心;如果一个人自私,就是父母对他太过溺爱。总之,所有问题仿佛都能归结于原生家庭的不好。

在亲密关系领域,家庭同样是择偶的重要因素。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好找对象,“妈宝男”更是被女性避之不及。

小时候的家庭生活自然会对一个人产生影响。阿德勒也指出“任何人都会从小时候开始就在心中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异性形象”。比如很多男性将母亲视为理想形象,寻找和母亲相似的女性结婚,而如果小时候和母亲的关系紧张,就会试图寻找和母亲类型相反的女性结婚。

可是若将所有问题回溯到童年,从原生家庭中寻找原因,不就是给了我们一条逃避的道路吗?让我们能够理所当然地将问题推到别人身上,而不是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这也给了我们不去解决问题的借口。

不是所有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没有被足够关心的人都会患得患失;不是所有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都会自私自利。给别人贴上与原生家庭有关的标签,既是给了他们借口,也失去了看到他们真正内心的机会。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能力也有权利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愿意,生活方式可以由自己来改变。

恋爱与婚姻会在我们的人生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最亲密的人面前,我们展现出了最真实的自己。两个人的生活方式会发生最激烈的碰撞,如果双方都不愿意改变,恐怕结果多半会是两败俱伤。

岸见一郎在这本书中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生活方式是可以主动改变的。人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回归真正的自我,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

说到底,恋爱关系不过是一种人际关系,只是更加亲密,更加深入,所以遇到问题时会更难处理。就像第五章中写到的那样,恋爱关系和所有关系一样,相互尊敬、相互信赖、同心协力、目标一致才能构建良好的亲密关系。而与其他人际关系不同,恋爱关系中不存在第三者,所以集中力是亲密关系的必要条件。

关于集中力,书中对异地恋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

“最好的情况是分别后才发现没有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只有度过一段满意的时光,尽情地享受与对方在一起,才会忘记约定下次的见面。能够度过这样一段时间的两个人不需要刻意追求‘下次’,‘下次’会自然而然地到来。”

集中力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成了稀缺品,生活中的各种碎片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或许在热恋时,我们能够自然而然地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所爱之人的身上,可是当热情渐渐散去时,我们会被太多琐碎的信息干扰。明明是两人独处,却心各一方。就像前言中说的那样,“恋爱并非是年轻人的特权。经历过漫长的陪伴,共同生活的人们同样不该将恋爱当成一去不复返的回忆”。如果能经常有意识地专注于对方,认真听听对方在说什么,看看对方在做什么,也许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关系都会变得更幸福。

人们常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家人对婚姻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岸见一郎提出:“通过思考一件事情的结果最终会落在谁的头上,或者由谁来负最终的责任,就能明白这件事情是谁的课题。”“结婚同样如此,结婚是两个人的课题,就算别人反对,也只会由这两个人承担婚姻的责任。”不光是父母,两个人之间还会有孩子。和父母一样,孩子对夫妻关系的影响也不可小视,甚至比父母更大。可是永远不要忘记,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只要将这一点铭记在心,“就有可能随时保持刚结婚时的感情”。

在这本书中,每一个例子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遇到的问题虽然各不相同,但其中相同的是只有拨开迷雾,找寻内心深处真正造成问题的根源,才能主动改变自己,获得幸福。

佟凡
2021年8月,于西安 7w8lPhvAmSNFD3yr7j9iZJmXc3rLGF+f7deB1jTJjdrtSiCSQJFvFAY3Sq5H877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