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坚持教育即生长的理念

很多大哲学家都关注教育问题,写有论教育的专著,比如洛克、卢梭、康德、尼采、杜威、怀特海。这些大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各有不同,可是,在教育即生长这个理念上高度一致,只是用不同的语言表述而已。

教育即生长这个理念立足于对人性的理解,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作为人类的一个个体,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已经具有潜在的人类共同的精神能力了,那么教育就是要让这些精神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长。第二,每个人不但具有人所共有的精神能力,而且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具有自己特殊的禀赋,所以教育即生长又是要让每个人特殊的禀赋得到很好的生长,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这个理念指明了教育的目标,就是精神禀赋的良好生长,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它反对的是给教育规定一个功利目标,强调生长本身就是价值,成为优秀的人本身就是价值。事实上,即使从功利的角度看,只要生长得好,结果也不会差,优秀的人肯定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这个理念也指明了教育的重点,就是能力的培养。具体地说,智育的重点是认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拥有自由的头脑,而不是知识的灌输。美育的重点是感受能力、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拥有丰富的心灵,而不是技艺的训练。德育的重点是实践能力、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拥有高贵的灵魂,而不是规范的强制。

教育立足于人性,以精神禀赋的良好生长为目标,以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这个道理是不会变的。今天这个时代发生的最重要事情是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个改变相当全面,包括改变了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等,实际上也就改变了教育的大环境。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即生长这个理念是不是过时了?我认为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更显得重要。理由之一,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迅速,创新成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而有无创新能力取决于综合素质。理由之二,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一个人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鉴别能力,才能用信息共享之利而避其害,而这也取决于综合素质。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更应该坚持教育即生长的理念。

2015年11月 OYgv7hb1BVza/epsxwHjtfLum2kb785bBuauCy8sMwcA7EaNjTFbZ692gNJ99/n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