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本书

本书的各章节论述了数字社会学的上述所有维度。第二章通过回顾本书中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为后续章节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对全球信息经济和新型权力形式的分析,对人类与数字技术之间关系的社会物质视角(sociomaterial perspective),产消合一,新自由主义和分享主体,档案的重要性,与数字社会相关的监视(观看)理论以及关于数字化的具身化的理论。在第三章中,我将探讨数字时代的概念化研究新方法。这一章总结了目前数字社会研究人员采用的多元方法,提供了许多创新和创造性项目的例子,有助于重新思考社会学的创新方式。这部分的讨论还提出了理论化方法的问题,借鉴了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将方法论装置本身定位为研究过程中的社会文化产物和能动者。

第四章通过概述社会学家和其他学者在职业实践中使用数字技术的方式,探讨了数字化学术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上,本章采用社会学视角,不仅挖掘以社交媒体为学术工具的可能性和局限性,还考察了其对职业认同和数字公众参与(digital public engagement)的政治学的深层影响。第五章介绍了大数据的批判社会学。在回顾了大数据的出现及其在商业、政府和个体企业中的迅速扩散之后,我以数字数据作为社会物质客体的观点,分析了这一现象的社会、文化、伦理和政治维度。

最后三个主要章节讨论了人们与数字技术的互构方式。第六章探讨了不同社会群体和地理空间使用数字技术的多样性。我从“通观全局”开始,借鉴了一些大型报告,确定了数字技术在某些国家和跨国使用的趋势。本章接着讨论了基于情境的定性调查,这些调查为数字社会不平等的复杂性以及构成数字参与实践的文化期望和规范提供了见解。本章亦详细讨论了数字技术使用的性别性质,并探讨了数字技术的使用加剧社会边缘化和对少数群体歧视的可能性。

第七章跟进了第六章中的一些问题。我研究了数字监视政治、行动主义(activism)、隐私争论、数字数据的开放呼吁和公民的数字公共参与。有人认为,虽然数字行动主义和对公民开放数字数据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功地实现其目标,但也有人声称,它们会对制度化权力产生新型的、重大形式的政治阻力或挑战。事实上,数字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让激进分子受到监视并被政府拉入黑名单的手段。本章还概述了公民数字参与的其他消极影响,包括互联网可能煽动歧视和私刑行动,以及促进虚假信息传播等方式。

在第八章中,我讨论了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具身化(embodiment)和自我。我认为,现在的数字软件和硬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成为我们身份认同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存储了大量关于我们的经历、社会关系、社会事件以及身体机能的数据。它们的材料设计和使用,也经历了一个具身化和情感化的层面——这是在社会学分析中常常被忽视的数字社会的元素。

第九章为简短结论,总结了本书的主题和论点,并对数字社会学所能提供的内容提出了乐观和前瞻性的观点。 9KgEh4Uw/25gKPo0jPLAKAeUpnJ12yzPiqMd+mQd5Ax0wcrMLdDY8JtbJGYCtlb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