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慈善基金会(又称公益基金会、公益慈善基金会、慈善信托、捐赠基金,总称基金会)指其资产主要来自私人捐赠以及部分来自社会集资,设董事会独立管理,通过拨款资助和直接参与等方式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目的之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慈善捐赠的历史或基金会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中东、希腊、罗马和我国等文明古国。美国虽非慈善基金会的发源地,却是慈善基金会发展的集大成者。在所谓“镀金时代”的20世纪初横空出世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卡内基基金会,开创了现代大型私人慈善基金会的先河,美国也迅速成为世界上慈善基金会最发达和最成熟的国家。数以万计的大小不等、名目繁多的慈善基金会拥有巨额财富和社会影响力,为美国社会及其资本主义制度提供各种改良、改造甚至拯救方案;而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面向的大型慈善基金会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也扮演了“游说者”“咨询者”“试水者”“合作者”“辅助者”“监督者”和“批评者”等多种角色,成为美国海外扩张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作为“全球霸权国”形成过程中的推手和护持。慈善基金会研究业已成为美国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相对于国外关于美国基金会不胜枚举的研究论著,国内的相关研究不仅滞后而且单薄,且以政策性研究为主导。专著类研究成果主要有资中筠先生所著并多次增补修订和重印再版的《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版)、本人同门师兄韩铁先生所著《福特基金会与美国的中国学(1950—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及冯立冰研究员所著《基金会、冷战与现代化:福特基金会对印度农业发展援助之研究(1951—197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等。其中资中筠先生和韩铁先生的著作我比较熟悉,资中筠先生的著作论及美国基金会源起、发展、运作、演变和评估,是兼具理论和个案的全景式研究,并且关涉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韩铁先生的著作基于其在威斯康星大学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福特基金会的个案研究,其中大量运用了作者本人最先发现的福特基金会相关档案和其他一手文献,具有很高的资料和学术含金量。此两部著作都是关于美国基金会研究的力作,为该领域的后学树立了学术标杆。

银培萩博士所著《暗金政治——慈善基金会与美国霸权》是关于美国慈善基金会研究的新著。该书主要基于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和社会学理论,别开生面地选取慈善基金会兴起与美国国际霸权的发展轨迹和互动关系作为研究问题。作者认为,支撑美国霸权有软硬两种实力,其中软实力背后至少有两种体制性力量:一是相当发达且具有活力的知识生产体制;二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协助政府做出战略选择的决策体系,而意识形态左右两翼的基金会通过“暗金政治”即较少受法律限制的非公开资金而施展影响政治的各种运作,成为支持上述两种体制性力量的台前或幕后“金主”。透过剖析“权力柔软面”在护持美国霸权形成和推进美国意识形态外交中的重要作用,本书填补了“美国世纪”叙事和“美国霸权”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学术空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慈善基金会和慈善事业研究在国内主流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地位。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是在剖析基金会权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慈善基金会与美国霸权的新解释框架。作者认为,基金会实施政治影响,主要是通过以观念为载体的“观念有机化”和以人物为载体的“精英社会化”两大机制,前者指通过培育、传播和运用观念来取得政治影响力的机制;后者指使精英社群理解、接受、内化某些观念,从而建立精英网络并通过网络扩散来影响决策的机制。然而,绝大多数慈善基金会均是所谓“散财”机构,通常并不直接运营和从事具体项目,因此从基金会到政治决策,需要通过某种中介或网络,于是作者便提出将“金智复合体”(慈善基金会—智库复合体)作为中介的方案,使智库在护持美国霸权中的作用也成为本书的研究重点。其实这些权力中介和网络要比“金智复合体”复杂广泛得多,涉及整个权力建制或(东/西部)权势集团,包括所有那些举足轻重的非政府组织、游说团体和大型传媒,显然因便于撰述,作者采取了聚焦极具隐形政策影响力的“金智复合体”的这一研究策略。

在分析了基金会权力机制之后,本书又进一步归纳和诠释了慈善基金会扶持美国霸权的四种机制。作者认为,扶持美国霸权的目标可以拆分为“霸权核心”和“霸权外围”两个层次,基金会护持美国霸权亦由此形成由内向外的四种机制:在“霸权核心”的“形塑美国外交战略”与“运作美国社会网络”两种机制;以及在“霸权外围”的“形塑国际发展政策”与“运作跨国社会网络”两种机制。通过此四种机制的互相配合与共同运作,美国基金会所倡导和生产的理论、观念和知识被加工成为政策方案,并且通过霸权外围的以知识精英为主导的社群网络或某种“(社会)科学殖民主义”方式输出或移植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际应用,从而以比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更柔软、更精致以及潜移默化的方式护持了美国霸权。全书共分五章和结语。在本书前三章理论建构的基础上,作者在第四、五章分别就基金会或“金智复合体”在霸权核心以及霸权外围两个层面的具体实践,对基金会在对外推销和输出美式价值观,赢得各国精英及培育当地精英群体方面的项目和影响作了个案考察,并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虽然基金会在美国霸权扶持中并非唯一甚至最主要的角色,而且也集中体现了美国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传统之争以及美国社会左右两翼的极化,但却代表着美国财富精英的共同意志,即“拒绝任何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美国霸权构成本质威胁的行为”。因此,作为“使美国制度富有弹性的缓冲力量”,左右两翼的慈善基金会竭力维持美国精英阶层的默契和共识,并且“有组织、成体系、长时间”和始终如一地对外输出美国主义价值观,以此来延续“美国世纪”和美国霸权。“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圣经》传1:9]当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人类社会正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值此之际,本书对我们深入研究和总体了解美国基金会的运作及其与美国霸权之间的关系,就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金会与美国霸权的形成和护持》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增补修改而完成的,该博士论文曾被评为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总体而言,该书不仅是目前国内关于美国基金会研究的优秀研究成果,而且是一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佳作。作者受过系统的国际关系学训练,故能在各种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间穿梭往返、游刃有余;本书叙述流畅,文字老练,观点不落俗套,论述可圈可点,比此前博士论文更加丰满成熟,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不过本书亦存在不少可商榷和改进之处,此处略举数端。一是本书理论框架的解释力问题。如上所述,本书对慈善基金会与美国霸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框架,但该框架的解释力随着研究视线从霸权中心向霸权外围的推移而有弱化趋势,这固然与更广范围的更复杂因素以及作者对国别区域和议题的研究能力有关,恐怕也符合学术理论观点的解释力随其涵盖范围的延伸而递减的一般规律。因此,加强对有关国家、地区和议题的个案、实证和档案研究以及对基金会的实地访谈和调查应成为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是对美国基金会的评价问题。作者称本书的宗旨之一是要纠正关于美国基金会研究以及大众的若干认识偏差,如用某种善恶二元论来评价基金会的属性,这是非常正确的研究态度。美国基金会五花八门,评价也因其各种差异而有很大出入,即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作者选取的主要是巨型且具有国际取向的基金会,而且聚焦于其霸权扶持的属性并加以揭露和批评,持论完全成立,而当前俄乌战争和冷战回潮的地缘政治格局,无疑更加深了人们对美西方基金会上述政治属性的印象,但这却不足以呈现基金会的历史全貌。因此,人们就需要在“所有团体并非道德”的尼布尔式政治伦理观的基础上,不仅对形形色色的各种基金会进行鉴别和区分,而且对同一基金会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项目进行鉴别和区分,尤其是当这些项目涉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如卫生防疫、生态环境、气候变化、食品安全、反贫困等时,否则关于国际合作的任何议题和可能性都会因参与方来自意识形态不同或对立的国家而难以成立和实现。因此,我们应结合目的、手段、结果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等多种因素,来对美西方基金会的作用做出更全面和公允的评判。

三是在该领域加强以我为主的研究。我们既要注重美国基金会作为使动方的主观意愿的研究,也要加强对发展中国家作为受动方的主观能动性的研究。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使动方和受动方的位置往往会发生攻防转换,受动方选择、利用、加工、改造和重塑使动方提供的资源、理论、观念、知识和符号来达到自身之目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未复制或全盘照搬美西方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产品,而使动方的愿望与现实之间也往往会出现巨大的差距,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这类例子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屡见不鲜的,比如基督宗教在华传教运动的社会贡献就远远大于其宗教成果。正如资本主义的发展一直在培育自身的掘墓人一样,美西方基金会和智库的发展也在不断催生其在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对手。目前,我国包括基金会和智库在内的非政府组织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也将更多地面临自身作为“境外非政府组织”的问题,因此我们更需要对基金会、智库等境外非政府组织作出较为平衡和更加细分的评价。值得关注的是,美西方的“金智复合体”不仅生产护持霸权的观念和知识,而且我们通常批判霸权的观念和知识往往也来自同一生产体系,以至于有人调侃说美国霸权是被自己骂出来的霸权。因此,我们需要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和长期战略对这一体系做出独立评判、取舍和应对。

四是注释等学术规范问题。本人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曾亲炙的著名历史学家吴于廑先生有一句名言,即“文章见识力,注释见学力”。与历史学等学科相比,国际关系学科不太注重注释,而在互联网时代学术论著中“繁丰细密”的注释已属多余,因此有的青年学者干脆奉行“极简主义”,对重要引语和数据等不注明出处,或虽注明出处却不标注具体页码,重要的学术论著被视为专业领域的“共有知识”亦不加注,并且外语注释不按国际标准且前后不一致,等等。本书稿虽经修订但仍有这方面的瑕疵。注释不精是目前学界较普遍的问题,所以此处再次提出来与作者共勉,以期进一步树立尊重学术规范和对读者友好的态度。

本书作者银培萩博士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为数较少的“全过程学生”,前后共花10年时间从本科生一直念到博士后研究生。她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曾访学加拿大约克大学政治学系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与导师合作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奖项。目前银培萩博士已作为青年副研究员正式加盟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和本人主持的宗教与国际关系及中国国家安全研究团队,并且正在从事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美国宗教类基金会智库复合体的政治影响机制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作为银培萩博士在本校就学期间的全过程指导教师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本人在此对本书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贺,同时也期待银培萩博士在新的工作平台上取得更出色的成绩。

徐以骅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
爱德基金会、上海仁德基金会理事
上海市政府参事
2022年3月3日于上海西郊寓所 8czlz6InTHW12cUMsE2GiIbhenoVwOI97Nka/TryjmDMbxExtvsIgf2ARenXdG0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