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古代哲学

第一章
作为西洋哲学摇篮的希腊

西洋古代民族的思想,很少超出神话的阶段,比方古代的巴比伦和埃及虽有过灿烂的文明(如太阴、太阳历,楔形、象形文字和几何定理等的发明,金字塔的伟大建筑),甚至希腊文明也曾接受过它们的哺育,但今日确实有史可稽,认为有过哲学思想发生的,的确只有希腊。希腊哲学家,不仅建立了西洋哲学系统的基础,并且把二千年来,欧洲文化中种种问题,都提出过。

现在所谓西洋哲学古代史,是以希腊哲学为主,起自纪元前六二五年至纪元后四七六年,约有一千一百零一年,包括希腊本国知识运动,及发扬于雅典、罗马、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小亚细亚(Asia Minor)等处,带有希腊思想根本色彩的哲学。

希腊哲学,是和古代希腊人所住的地理环境,古代希腊民族的特质,古代希腊所具备的一切精神生活,以及古代希腊人的政治,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一、希腊的地理环境

古代的希腊,比现在大得多。它几乎包括地中海所有冲刷的一切海岸和岛屿。希腊的地形,颇像一只手的骨骼,那弯曲的指头便在地中海里向右伸着,这就是克里特(Crete)岛,或者叫做干地亚(Candia)的。东面渡过爱琴海(Aegean Sea),是小亚细亚(Asia Minor)。在纪元前七、六世纪时,这里是商业和学术思想极发达的所在。南以克里特岛为跳板,经地中海可到埃及。西面渡过爱奥尼亚海(Ionian Sea),先是逢到宛然斜倚在海中有似靴形的意大利,和靴尖似的西西里(Sicily)岛,再西便是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的西班牙。这些在古代都是希腊的殖民地。假如说古代的地中海是欧、亚、非三洲交通的枢纽,则希腊的地理位置,适为地中海的绾毂中心,所以希腊很自然的成为欧、亚、非三洲的经济交流之地,也是文化荟萃之区。还有希腊的自然环境的优美,气候的优良,也多少影响到古代希腊人的精神生活。

二、古代希腊民族的特质

旧日研究希腊史的历史家,多从纪元前十世纪左右的《荷马史诗》( Homeric Epic )开始。十九世纪后半,经考古学家努力发掘考古的结果,始知在《史诗》之前,尚有两期文明:

(1)爱琴文明(Aegean Civilization),以爱琴海与埃及间的克里特岛为中心。纪元前三千年,即与埃及通商,前二千五百年时已成独立统一的国家,以位于希腊与埃及间,又接近小亚细亚,所以能吸收埃及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 R.)底格里斯河(Tigris R.)两流域的文化,并传播其种子于爱琴海沿岸及希腊,为上古文化传入欧洲的一大津梁。

(2)迈锡尼文明(Mycenean Civilization),以科林斯(Corinth)西南的迈锡尼城(Mycenae)为中心。学者推断本期文化发达于纪元前十七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

以上两种文明,均发达于《荷马史诗》之前,人种与希腊相同,有影响于希腊文明是很自然的事。至希腊民族开始移入巴尔干半岛(Balkan Pen.),约在纪元前十四五世纪。初在北方,由多瑙河(Danube R.)流域逐渐向南迁移。迁移的时间不止一次,迁移的种族也不止一族。不过诸种族中较重要的有两种:一为多利亚人(Dorians),一为爱奥尼亚人(Ionians)。前者相传原住帕那萨斯(Parnassus)山麓多立斯(Doris)地方,前十世纪中叶,移住于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us)及其附近诸岛,建立斯巴达(Sparta)城邦。以地处群山中,交通不便,四围又多敌人,为求自存起见,所以能吃苦耐劳,喜尚武习兵。至来喀古士(Lycurgus)定法,主公产公育,凡自成人后至六十岁,必共寝共食于兵营。以民性保守,自立法兴起,直到衰亡,仍保持旧规而不肯更改。后者迁住于小亚细亚西海岸,希腊中部的优卑亚(Euboea)及昔加拉第(Cyclades)诸岛间,建立雅典(Athens)城邦,以地位濒海,交通方便,民性喜进取,所以居民多半营商,作水手,甚至冒险作海盗。殖民是爱奥尼亚人的擅长,在纪元前七世纪,欧、亚、非三洲的商业,几乎全操于爱奥尼亚人之手,殖民地最富饶的,首推小亚细亚西岸的米利都(Miletus),这里可称为希腊科学和哲学的发祥地。雅典自梭伦(Solon)变法,政治、文艺、科学、哲学各方面,发达甚盛,一弹丸小国,几为西洋万般文明的滥觞。

有人谓雅典尚文,斯巴达尚武,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证之希腊、波斯战争,雅典是希腊的中坚,结果力胜波斯,便足证明雅典也崇尚武备。柏拉图的《理想国》( Republic )中列举完人应具备的道德有四种,勇敢(Courage)即其中的一种,更足佐证雅典并非只崇文艺。

大体说来,希腊的哲学思潮,是从小亚细亚的米利都(Miletus)掀起的,由此而卷入意大利南部的爱理亚城(Elea),最后才转入雅典,亦即希腊的本土。最初的哲学主题,是讨论万物如何起源的,亦即讨论万物的生成问题(The problem of becoming)。就在这主题上,米利都(或称爱奥尼亚)与爱理亚的精神,有着显著的差别。前者所持的是唯物主义的泛神论(Materialistic Pantheism)。后者所持的是精神主义的泛神论(Spiritualistic Pantheism)。——这也可以说是希腊民族底特质,对哲学思潮上的一种反映。

三、希腊人的精神生活

迭更生(Dickinson)在其所著《希腊人的人生观》( The Greek view of life )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调和哟!就在这一字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有办法解说希腊文明底主要观念!”(A harmony!and in the word we have the key to the dominant idea of Greek Civilization!)——“调和”(Harmony),诚然是希腊精神的真谛。希腊人是美与善、身与心、个人与国家、神与人调和为一的。上边讲过希腊精神是入世的客观的,换言之,亦即人与自然的调和。

(1)美与善的调和 希腊人的美学(Aesthetics)可以说就是希腊人的伦理学(Ethics)。希腊人的艺术是全民族的,无所谓艺人的特嗜。艺人重技巧,但和希腊其他一般人一样,更重者乃是内容。艺术不为艺术而存在,却以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希腊人的生活之任兴趣而超利害是艺术家式的,希腊的艺术家却又是深入于生活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谓:“美术家能洞鉴美与善之真性,发挥之于技艺,使吾侪之青年,身之所居,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一而非善,而美之真际,即同时流露于其身若目,有如清风来自蓬莱,引人之灵魂与同情之美,生同情于不知不觉间也。”(见缪凤林笔记刘伯明演讲:《西洋古代中世哲学史大纲》页二四所引)——这最足以说明希腊人对美与善调和的态度。

(2)身与心的调和 希腊的大政治家伯里克理斯(Pericles)曾说过:“我们是美之爱好者,但我们的趣味是淡雅的;我们陶冶性灵,但我们也不让失却丈夫气。”(For we are lovers of the beautiful,yet simple in our tastes;and we cultivate the mind without lose of manliness.)(见李长之编著:《西洋哲学史》页二〇引译。)——这即是说“美的灵魂寓于美的体魄”(A beautiful soul housed in a beautiful body.)。希腊人是艺术和音乐的爱好者,但同时也是体育的爱好者。宗教为希腊人戏剧与体育的动力,本源于娱神。伯里克理斯执政时,特批有专款,让人免费观剧。奥林匹克(Olympic)竞技,在宙斯(Zeus)神殿前于祭神后举行,每四年一次。现在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 Games),即渊源于希腊。柏拉图于《理想国》中所论希腊的教育,即分体育与音乐二种。前者用以养身,后者用以修心。可见注重身心的调和,为希腊普遍的现象。

(3)个人与国家的调和 亚里士多德谓:“国家系相同的人们,求达可能的最善生活底一种组合”(A state is an association of similar persons for the attainment of the best life possible.)。——这即表明希腊人的个人底目的与国家底目的是合一的。希腊人已认国家为求达个人底最善生活的工具,所以国家在逻辑上应先个人而存在。希腊人对于国家的向心力比现代人强,绝不逃避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可是希腊人虽爱国家,也爱个人的自由,个人权利之所关,在所必争。在希腊文和“服从”(Obey)相当的字是“Peithesthai”,原意是“被说服”(Persuaded)的意思。个人与国家在一定分限上调和无间,这是希腊人的精神生活底重要特点。

(4)神与人的调和 希腊的宗教是循一定的途径演化而成的。先是拜物教,继演进为多神教,终则变为一个有系统的神。希西阿(Hesiod or Hesiodos)的《神统记》( Theogony ),菲里可地斯(Pherecydes)的《宇宙开辟说》( Cosmogony ),皆是说明众神有一定系统的。最初众神有种种残暴奸诈的秽德,后为诗人所美化,哲人所修订,而逐渐成为完美的神。但此诸神,具有人间性,很能代表希腊人的精神。希腊人认为神是美丽而有人性的生物。男神即修伟的美男子,女神即纯洁的美女子。神是人间化。而人间也神化。神与人的调和,这是希腊人的理想,假众神而表现罢。

四、希腊的政治

希腊人的政治生活,可由他们的城邦(City states,或译作“市府国家”)而表现出来。这种城邦无论在本土,或在殖民地,最初都由家长专政,经过贵族政治,而至平民政治的一种政治的变迁。据荷马(Homer)史事诗中所描写的社会,是一种阶级制度的社会,它的政治,是一种家长的专政。后来,因旧的共同体制崩溃,奴隶生产形态代之而起,分工成为可能,遂演成为贵族政治,偶或演为寡头政治。等到新兴的非贵族的平民阶级,借工商业逐渐发达的关系,而获有财富及智识,遂起而反抗贵族的特权阶级;到了纪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市民的议会制度便代替了贵族政治,这一民主政体的出现,不单是希腊繁荣的特征,而也是希腊哲学就在这时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

古代希腊的城邦,每个有如现在英国的州、郡(County),人民则自数千至数万,例如雅典的人口仅有二万余。城邦与城邦各自为政,人民与城邦多谐合为一。城邦的公民,非仅负担纳税的义务,且有选举的权利(采直接选举制)。自克里色尼(Cleisethenes)改革后,雅典即步入“全民政治”(Pure-democracy)的时代,公民常兼为兵,兼为法官,兼为议员等。个个公民必求能演说于广场,能选举于议院,与城邦的关系,几同手足之与头目,丝毫不能分离。 JsN4zY3AtmeQhkhn/KvbNvSi2XLJcVevHZnkutXrW477wRFgeOByvOrxX321/Ru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