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只带了几个亲随骑兵,溜出洛阳城来,抄小路朝东边家乡谯县方向急驰。出了虎牢关,路过成皋时,到故友吕伯奢家借宿,发生了杀吕伯奢一家数口的事情。对这件事,史籍记载各有不同。
王沈《魏书》说,曹操到吕伯奢家时,伯奢不在,他儿子和几个同伴抢劫曹操的马匹和财物,曹操发觉后,亲手将这几个人杀死。
比王沈《魏书》稍为晚出的郭颁《世语》,所记则大不相同。说曹操到吕伯奢家时,伯奢外出了,在家的五个儿子热情接待曹操,礼节很周到,但曹操因为是违抗董卓命令偷逃出来的,疑心主人要害他,于是趁着天黑用剑杀死了八个人逃走了。
比《世语》还要晚出的孙盛《杂记》,在《世语》记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产生误会的细节。说曹操到吕伯奢家后,听到食器相碰发出的声响,以为是兵器相击发出的声响,进一步以为是吕伯奢的儿子要杀害自己,于是决定抢先下手,趁着天黑将其杀死。事后还凄怆地说了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然后出门逃走。
上引三说,哪一说更接近事实,已难断定。如果第一说是事实,曹操属于自卫,是锄奸除害,其行为是无可非议的。如果第二、三说是事实,曹操的行为属误杀,有可理解的地方。因为曹操是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逃离洛阳的,随时有被捕杀的危险,心情极度惶迫,神经高度紧张,加之食器相碰的声音确实很像兵器相碰的声音,在那种瞬间就可能丧命的情况下,又来不及作冷静的思考和调查,于是就发生了不幸。可能曹操杀人后马上就发觉是杀错了,而错杀的又是故人之子,不免有些后悔,有些悲伤,于是产生了“凄怆”的感情,这种感情很难说是装出来的,是虚伪。“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云云,则是曹操发觉杀错人后一种强词夺理的自白和强自慰解,暴露了曹操自私残忍的性格,成为后来一些独夫民贼信奉的格言,是不足为法的。曹操多疑的性格,也在这里得到了初步的展示。
曹操继续东逃,经过中牟时,遇到了一次真正的危险。大概由于形色匆忙,一个亭长怀疑曹操是逃犯(这时曹操本来也是个“逃犯”),把他逮捕,送到县里关押。这时县里已经得到董卓通缉曹操的文书,只是还不知道被捉的这个人就是曹操。只有一个功曹认出了曹操,但他认为世道正乱,不应当拘捕天下英雄,实际上恐怕也是对董卓的倒行逆施心怀不满,因此不仅没有揭发曹操,相反去找县令说情,把曹操放走了。
经过一番周折,曹操来到距谯县不远的陈留、襄邑一带,就在这里停留下来,散布家财,募集义兵,准备讨伐董卓。
曹操还未回到谯县,就在陈留停留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陈留郡太守张邈是曹操少年时代的朋友,又是反对董卓的,在这里招募军队能够得到张邈的多方支持。陈留郡属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也是反对董卓的,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曹操在襄邑还得到了孝廉卫兹的全力支持。卫兹字子许,其人颇有谋略,讲究节操,曾为车骑将军何苗征召,司徒杨彪再加旌命。卫兹对曹操的才能十分了解,曹操刚到陈留,他就对人说:“平定天下的,肯定是这个人。”曹操也很看重卫兹,多次登门拜访,共商大事。卫兹说:“动乱延续很长时间了,不用武力是平定不了的。”又说:“要起兵,现在就得开始!”于是拿出家财来帮助曹操,对曹操尽快起兵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曹操在谯县的宗族、宾客、部曲也纷纷赶来,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堂弟,从小就喜欢练武打猎。曹洪字子廉,也是曹操的堂弟。夏侯惇字元让,是西汉名将夏侯婴的后代。十四岁时,从师学习,有人侮辱老师,他把这人给杀了,从此以有烈气闻名当地。夏侯渊字妙才,是夏侯惇的族弟。他们都成了曹操的心腹将领,后来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曹操积极准备起兵,甚至亲自参加做一些具体工作。一次,曹操正同工匠师傅一起做卑手刀(一种军用短刀),被来看望他的做过豫州刺史的孙宾硕看到了,讥笑他说:“你应当考虑大事,怎么竟跟工匠一起做刀呢?”曹操回答说:“既能做小事又能做大事,有什么不好呢?”反映了曹操的实干精神和既抓大事、也抓小事、正确处理大事小事之间关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曹操共招募到士兵五千(一说三千)人,这是他建立自己武装力量的开始。当时本来还有可能招募得更多一些,但曹操自我限制,不想多招,原因是怕兵多了,目标大,意气盛,与强敌相争,可能成为祸根。这是曹操在当时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考虑,反映了他的明智、冷静和不急于求成的个性。
中平六年(189)十二月,曹操在己吾正式起兵。当时各地州牧郡守有的还在积极筹备,有的甚至还在犹豫观望,只有陈留太守张邈大概一直在与曹操互通信息,共同筹划,与他同时起兵,互为呼应。曹操虽然兵少,主观上也不想多招兵,但他没有被动地等待机会,没有消极地保存自己的力量,而是毅然首举义兵,为天下倡,表现了非凡的胆识、气魄和勇气,这对迅速掀起反董斗争的高潮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