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时光荏苒,飞逝如电,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感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10年前的2011年出版了我的野外考察随笔《追寻远古兽类的踪迹》;更蒙出版社编辑们的厚爱,又在2014年出版了我们2012年前往西藏阿里的考察记《西行札达——发现冰期动物的高原始祖》。所以,当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再次热情地邀请我出版新的考察记时,让我重新回忆起从2011年到2020年的整整10年里,那些在山野里探求追索的难忘经历。本书中的各章就来自野外考察时的笔记,经整理后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不仅是10年,其实我一直以来就好奇于缤纷多彩的大自然。但不管走多远,都会记得当时为什么出发,所以也会回忆起自己在上大学之前受到的影响。比如,回家探亲时还会到第一具马门溪龙化石的发现地,就在家乡宜宾距县城4公里的地方。后来越走越远,就像这本书里记述的,仅仅在最近的10年里也考察过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而中心工作还是在祖国各地,尤其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我自己从2001年就开始参加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而在最近的10年里中国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得到越来越大的支持。我们古生物方面最大力度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从2009年开始,因为中国科学院从该年度开始启动了青藏高原研究的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并在2012年进一步加大支持,设立了战略性先导科技B类专项。从中国科学院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泛第三极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持续推进,到规模宏大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启动和深入开展,我们对这一地区的野外考察频率显著提高。特别重要的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于2017年8月19日在拉萨正式出征,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参加科学考察的全体科研人员、青年学生和保障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我们备受鼓舞和鞭策,从启动会现场就直接奔赴野外。第二次青藏科学考察启动以来,稳定的经费支持、完善的后勤保障,促使我们开展了更多卓有成效的野外调查,取得了蔚为壮观的科学成果。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是世界上最年轻和最高的高原,其巨大的动力和热力效应迫使亚洲大气环流发生重大变化。因此,青藏高原的隆起及环境效应是当今国际地学界的热门研究课题,追溯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过程,不同时代的地层和其中赋存的化石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是一个重要的焦点。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以脊椎动物为主的化石的广泛考察和发掘,在发现大量化石证据的基础上,我们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青藏高原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和所含的哺乳类和鱼类等化石,追溯了脊椎动物在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的演化模式,揭示了鱼类、哺乳类中一些重要类群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我在这10年里有了更多的行政工作,到野外考察的时间没有过去那样自由了,但依然不肯放弃,更不能懈怠,总是争取能够见缝插针,投身我热爱的山野。有时确实因为其他工作而错过了随同考察队一同驰骋于野外,心也时刻跟随着他们。就像2019年从新疆穿越到西藏的令人激动的旅程,我只能将自己的渴望和祝福送给考察队员们:

水调歌头·己亥中秋

队伍再集,无奈缺席,心向往之,特作此篇,遥寄祝福。

皓月傍山小,何况出冰峰。边城喀什南望,缥缈暮云空。初渡流沙千里,再越崇崖万米,险道运筹中。待旦聚人马,憧憬沐晨风。

莽昆仑,雄阿里,路连通。夜营旷野,星辰摘手近苍穹。遍历湖盆搜豹,细究岩层寻鸟,古海猎鱼龙。等到归来日,步履盼从容。

最大的挑战是在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上半年,许多工作都停顿下来,考察计划也不得不暂时搁置。在4月下旬新冠疫情最紧张的时刻,每天醒来,总是在家里。那时出差都不能,更不用说出野外了。计划中要去塔吉克斯坦,还暗自庆幸那里是尚未报告有疫情的几个神奇国家之一,但其实早就禁止入境了。忍不住感叹,5月都要来啦,真的要忘了山谷中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终于,在夏天可以前往西藏进行野外考察了,那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摸鱼儿·庚子西藏野外季

众心仪、倚天高处,奈何人不离户。半年禁足焦如火,掩卷茫然回顾。长日度,最想念、羌塘藏北崎岖路,荒原落暮。况壮志凌云,冰峰勇闯,猛浪曾飞渡。

瘟神送,迅疾行程排布,光阴岂肯辜负。铁骑聚集迈开步,队伍昂扬奔赴。乡友助,新识道、晓途破雪冲迷雾,惊翻鼠兔。看滚滚车轮,前方直指,化石掘无数。

我们在2001年初次到西藏考察时,就重访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辈在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时发现的藏北比如县布隆化石地点。而从中国科学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以来,我们新开辟了藏北班戈县和双湖县交界的伦坡拉盆地作为野外调查的核心地区,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一系列成果。我们发现,在现在海拔5000米的高寒缺氧的荒凉不毛之地,在几千万年前却生长着热带的棕榈,畅游着喜暖的攀鲈,最真切地描绘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巨大变化。也是10年,我就用藏北10年的感慨作为前言的结尾吧:

一剪梅·藏北科考十周年

藏北经年弹指间,冰见山巅,雪见营边。明知险境踊争先,车可飞渊,人可回天。

每日归来下夕烟,签纸详填,图纸精编。欣闻化石过三千,棕也连连,鲈也翩翩。 2MOQ9rpf50fwJdBSpuB/jJrfkfrJTTu2epXcYw+8k7annJ84A3mSmSoDq92IdTH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