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组合桥面结构的技术前景

2.4.1 技术应用前景

复合强劲型桥面铺装整平层技术,不仅解决了桥面铺装施工工序较多,钢筋安装难以控制设计位置和浇筑混凝土输送困难等的难题,工程造价至少可以减少20元/m 2 、施工速度可以提高1.5倍。而且该结构层的最小厚度可以控制在30 mm以内,为主梁顶面凹凸不平且最薄处厚度仅为30 mm、旧桥改造需减轻二期恒载重量等建设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可满足桥面整平层最小厚度为30 mm的建设要求。因此,该项目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随着工业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主梁顶面平整度足够满足直接铺装沥青混凝土面层时,该项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还可以继续为已经投入使用的桥梁改造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

平面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技术应用在钢主梁时,主梁与二期恒载的总体重量与钢桥面梁相当,工程造价与钢筋混凝土桥面梁相当,加工制造和施工难度更低,不仅提高了桥面梁整体性能和桥面板的总体刚度,而且克服了钢桥面板焊接疲劳寿命和桥面铺装维修周期长的难题。该桥面结构需要钢结构加工制造和涂装的工业化队伍施工,对于山区中小跨度数量较多的桥梁,发展采用工厂集中制造、验收,配送至现场安装并浇筑混凝土的工业化施工流程,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

波折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技术,既可以应用于混凝土主梁上,也可以应用于钢主梁上,现浇混凝土后不仅桥面板整体性更好,而且重量较混凝土桥面板减轻约30%,工程造价与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相当,特别是对山区半径小于200 m的平曲线上的预制混凝土主梁桥和钢主梁桥,解决了主梁横向超高使横向坡度不断变化,导致主梁横隔板对接和湿接缝顺接困难、主梁弯曲度难于把控等难题;同时,该结构的底钢板位于桥面底部,免于污水侵蚀而可采用耐候钢结构,减少了钢结构现场加工制造和工业化涂装的过程,更加适合在山区数量多、规模小的桥梁工程中推广应用。

2.4.2 技术发展前景

三种桥面技术均采用现浇高韧性的普通C40混凝土。复合强劲型桥面铺装整平层施工,利用已经安装的混凝土主梁作为浇筑高韧性的普通C40混凝土的支架保证施工的平整度。平面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和波折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利用已经安装合格的钢主梁、钢-混凝土结构主梁或混凝土主梁作为浇筑高韧性的普通C40混凝土的支架保证施工的平整度。因此,这三种桥面板施工的平整度均较高。

现有一般桥梁的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厚度一般为80~120 mm,对现有规范规定的沥青混凝土厚度铺装在这三种桥面板上是否最合理,作者团队(简称“团队”)开展了近15年研究。采用断裂力学、试验力学、工程经济学和施工效率等多维度和多指标研究和评价表明,在复合强劲型桥面铺装整平层、平面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波折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上,沥青混凝土铺装最佳厚度为50 mm,并形成了初步研究报告和工程应用,现仍在观察和监测桥梁使用状况。

这三种桥面板的沥青混凝土最佳铺装厚度为50 mm,应用的代表工程分别为2012年4月建成通车的雅西高速公路流沙河大桥、2006年9月建成通车的广东佛山东平大桥和2020年7月建成通车的四川泸州车辋大桥。经过连续多次检测,50 mm的沥青混凝土铺装质量完好,没有维修,桥面板状况良好。 zGYXAlKI5aWCYYIO9y6vTYiM4/tvUXsh9P5j0r32oCbR1A6tU/WAraHtJBNnfM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