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子

任伟政是常德人,常德人的性子,如同常德的山水,是丰富的。他给自己的定位是朴实低调的湘菜人,餐饮行业的服务者。他终身致力于研究湘菜、创新湘菜,传播正宗的湘菜文化。

而刘国初却说,显然他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厨师。他是中青辈湘菜文化的传播使者,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湘菜大师中的佼佼者,对湘菜出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刘国初时任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是长沙饮食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行事严谨而霸气,不轻易评说人。

任伟政在20世纪80年代就常伴湘菜泰斗级人物石荫祥左右,受其熏陶;经考试选拔进入人民大会堂学习历练;通过自学西点,80年代便会制作时尚的西方生日蛋糕;闲时挥毫泼墨,诗歌张口就来,这样一个人,怎甘心每日守着锅炉平凡过一生!

1986年他曾参加我国接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烹调工作。那时任伟政就想,将来必让湘菜和有关湘菜的故事也能登入这大雅之堂。彼时的湘菜在全国的地位远不及如今,在全国性的烹饪技术比赛中,还无一人拿过金牌,湘菜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两年后的1988年,任伟政随聂厚忠、许菊云一道赴京参加第二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许菊云摘金。在赛后的宴会上,许菊云接到任务,要烹制六桌宴席的发丝牛百叶。任伟政作为其助手给牛百叶改刀。手起刀落间,他将整片牛百叶切得如头发丝般纤细,引来五湖四海的厨师围观,众人纷纷竖起大拇指:湖南师傅的刀工真是一流。

1993年,认为万事俱备的任伟政抱着必胜的决心参加第三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获得两枚银牌后,他始终不甘心。直至1999年,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第四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获得热菜金牌、铜牌各一枚,并率团队获得宴席金杯。这时的他已蛰伏了十多年。

对湘菜的热情与挚爱是一束光,支撑着任伟政一路走来。此后,各项荣誉和授课邀请纷至沓来。一飞冲天那是童话故事,所有一鸣惊人的背后,都是长年累月默默地坚守与付出。

“我任伟政是一个奇葩。”他曾多次当众如是调侃自己。事实上,他耀眼地存在于湖南餐饮界来说,确实是一个传奇。

如今任伟政已经六十出头。他身高接近一米八,有着运动员一般均匀的身材,面部轮廓深邃,发型常年不变,略微蓬松的头发往后顺势铺开,立挺而精神。虽微微发福,却因此显得更加魁梧而稳重。他思考时眉头紧皱,有时还会噘着嘴。但一面对镜头,他便会露出标志性的微笑,两颗虎牙让这位大师显得不那么难以靠近。

任伟政笑得最开心的一次,是在2017年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新会长刘国初宣布推选任伟政担任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和执行会长。餐饮行业三大泰斗王墨泉、许菊云、聂厚忠纷纷鼓掌,表示庆贺。

台下的任伟政,有一瞬间双目微闭,嘴角抑制不住地往上扬,眼角的鱼尾纹浮现。此后,他的舞台由工作了几十年的湖南省委接待办逐渐延伸到更宽广的湖南餐饮天地。

厨师肚大圆润、油光满面的刻板印象,已经凿进了很多人的潜意识。而任伟政的存在,造就了一个明显的反例。作为一名厨师,他出众的外形让他成为行走的焦点,到哪里都是话题王,而对于提出要求与他合影的“粉丝”,他几乎来者不拒。

常人眼里的任伟政光鲜亮丽、神采奕奕。可实际上,鲜有人知道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他的成长故事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成功非一蹴而就,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

“他悟性很高,其实很多都是他自己学会的。比如做菜,我并不会说什么,多是他在一旁看,看完了自己操作,还会在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谈及徒弟的成长,湘菜泰斗聂厚忠如是说。在他眼里,任伟政这个掌门弟子无疑是机灵、活跃的,和自己在众人面前的沉默寡言形成鲜明对比。

事实上,如今任伟政在行业里举足轻重,一个电话便可调动各种资源。尤其是2021年担任长沙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以来,隔三差五收到行业大型活动邀请,他作为嘉宾出席并发表讲话成了家常便饭。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媒体中,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但私下里他洗碗、扫地、抹桌子都亲力亲为,与聚光灯下的那位西装笔挺、万众瞩目的会长形成鲜明反差。他说这是早年在蓉园宾馆宿舍养成的习惯,生活琐事一件不落下。任伟政还曾自我打趣:“我小时候还会打毛衣、绣花,我这双手不仅会炒菜,其他细活我都能干。”挚友陶洪山感慨其动手能力强的同时,也为他如今身边过多的欢呼声感到不安。

这位年逾花甲的会长,仍保持着一份同龄人少有的活力。用妻子颜小平的话说,就是“有时还跟个孩子似的”。他们位于湖南省委的房子安静肃穆,小区里家家户户规整得很。家里的阳台就成了他生活的延伸——他亲自设计水槽,将窗台改造,让藤蔓和花草爬满窗台。靠西边的窗户处没有安防盗窗,他长期放置一个巴掌大的圆钵,钵里的大米引来附近觅食的画眉鸟。“这只是‘白脸’,那只是‘黑脸’,这些鸟儿我都根据它们的特点给取了名字,瞧!它们也认得我。”窗户的墙边是一大袋五常大米,他给小鸟添完食又转身看看养在水缸里的乌龟,将浸在水里的毛巾拢了拢,边轻声说着,“乌龟冬天也会怕冷,得给它庇护。”诸如此类的闲情雅致,布满了他的生活。

叨叨与任伟政相识于多年前,那是在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旗下《湘菜》杂志任职期间。与任伟政在工作的接触中,和很多人一样,感受到他对湘菜产业有着满腔热情,是湖南餐饮行业中青辈为数不多的旗帜性人物。遂在杂志社领导的支持下,提议为他撰写个人传记,好事多磨,此书直至近年任伟政正式退休,才终付梓。

彼时任伟政接受叨叨为他撰书的请求,一是希望一些人能从他成长的经历中读到时代的变迁,读到湘菜的发展与变化,也学到一些湘菜文化与技艺。二是希望一些人从他的故事里,可以得到激励,找到职业生涯努力的方向。

而他则是这卷书的一根牵引线,带领着我们感知他人生的同时,也翻看湘菜发展的历史与变迁,体味近些年湘菜行业的波浪与涟漪。至于任伟政能否因此在湘菜文化史上留下或轻或重的一笔,自待他人评说去吧!

在本书出版的采访、撰写过程中,许多人付出了努力和心血:任伟政大师的绝对信任和全力支持;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刘国初站在行业高度给予方向性的指点;湘菜泰斗王墨泉、许菊云、聂厚忠等人站在湘菜专业角度讲述诸多行业故事;任伟政的妻子颜小平就本书的定位提供了诸多宝贵意见;任氏大弟子、湘菜大师黄明辉对采访全程予以协助,做了很多重要的联络工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缪峥嵘先生尽职尽责地审核编校;祥和设计黎玉平为本书的出版而奔走……此外,任氏众弟子全力配合与支持,亦让叨叨十分感动。要感谢的人太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罗列。本书还参考了众多餐饮同行的文章,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袁叨叨
2022年8月10日 BdnZ5Pm509z81aXk7q28CBm/LLAvJ/Ocoeg36C9aVFIiurRPOxk5C+RVq4ZXzP4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