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财富通识3
如果你想买房,务必全款拿下,别借钱,也别贷款

除了储蓄之外,买房是与普通人的投资理财有关的另一个重要常识。

当然,买车也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只不过,车是消耗品,房子是升值品。所以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买车不属于投资行为,而买房则是标准的投资行为。毕竟无论是多豪华的车,二手车的概念和二手房是没法比的。

只不过,日本这个国家很神奇。在日本,房子其实和车没有太大区别,其投资属性已所剩无几,几乎与负资产无异。

之所以这样说,理由很简单:从结论上讲,资产应该是拿得越久升值越多的东西,而拿得越久贬值越多的东西则是负债。用这个概念衡量,在日本,房子和车都是典型的负债,而不是资产。因为这两样东西都符合“拿得越久贬值越多”的特点。

我们不妨以房产为例。

首先,日本的房地产行业已经低迷了几十年,房价波动非常小,甚至还有缓慢降价的趋势;其次,从你买房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你把房子卖出去,房产税你是逃不掉的,这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还有,在你持有该房产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房子必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物理损耗(墙皮脱落、地砖破损、管道故障等等),而这会花掉你一大笔修缮费……

房子如此,车也如此。

买了车,你就需要去给车年检,要花年检费;就需要停车,要花停车费(包括购买停车位的费用);就需要买保险,要花保险费;就需要修理,要花维修费;就需要保养,要花保养费;就需要加油,要花汽油费……以上花费积少成多都是一笔惊人的开支。

至于过路费、城建费、违规罚款费、超重费等等,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所谓“买车易,养车难”的道理。

上述所有费用都在侵蚀着你的腰包和银行存款。如果你不是全款买下,而是采用分期付款或贷款的方式买的车和房,还得再加上一笔昂贵的利息。

特别是房贷。这是一笔货真价实的巨额负债,它往往会缠你一辈子。当然,对银行来说,这则是一笔不小的资产。所以,坊间才会有所谓“房奴”的说法。

·日本住宅贷款的起源

与储蓄一样,日本的房贷起源也可以追溯到明治时期。

让人略感意外的是,房贷在日本的起源居然与金融机构无关,而是源自不动产行业的自发行为。

彼时,明治维新大获成功,日本的经济状况迅速改善,日本初露近现代国家的雏形。随着收入增加,腰包渐鼓的日本民众开始谋求从前想都不敢想的自有房产。可毕竟房子不是一般消费品,要价不菲,能够全款买下的人极少,只能诉诸借款。那时的日本并没有任何成形的正规房贷制度体系,大量民众只能从普通的民间放贷者那里取得贷款。而这一崭新的潮流进一步刺激了高利贷现象的泛滥,民间金融市场几乎成了黑心业者乃至黑道的天下,逐渐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令日本社会怨声载道。

对此现象深感忧虑的安田财阀创始人安田善次郎决定做点什么。

他筹建了一家新的不动产公司——东京房产。这家公司开创先河,在日本首次尝试了分期付款的购房制度。

这一年,是1896年,距今已有120多年。这便是日本房贷制度的雏形。

从那以后,小林一三(阪急电铁集团的创始人)又推出了住宅分期付款制度 。此制度亦大获成功,成为日本关西地区中产阶级“买地热”的重要契机。

小林一三于明治末年创建了现如今大名鼎鼎的阪急电铁的前身,开始了铁路业务的正式运营。

彼时的日本正值铁路建设的高峰期,一大批核心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大批铁路干线在日本各地密织成网。阪神、南海、京阪等连接日本各主要城市的铁路线先后开通运营,整个行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股势不可当的时代大潮中,小林一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将自己公司的铁路从繁华闹市——大阪市中心的梅田区一直延伸到人迹罕至的偏远乡村。换言之,铁路将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连接了起来。

“在那种鸟不拉屎的穷地方开通火车,这个人真是疯了!”小林不同寻常的经营方式遭到每个人的嘲笑。可殊不知,这位日本经营史上的大神级人物早就为此埋下了伏笔——早在正式通车之前,他已经将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下。不仅如此,经过严密精准的规划,那些土地上已开始进行大规模房产开发——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小林超前的商业眼光有关。彼时,由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以东京、大阪为首的日本大都市呈现出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居住环境急剧恶化的势头。鉴于此,小林一三敏锐地预见到一个即将到来的新常识,即“乡村居住,城市上班”(城乡通勤)的崭新生活模式。

既然预见到了它,小林便亲手创建它。为了给这种新常识、新生活方式推波助澜,小林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推出了连普通上班族也可以参与的住宅分期付款制度。

由此,他那些建在铁路沿线的偏僻乡村的住房就像开闸的洪水一般,热销势头一发而不可收。

从那以后,房贷制度在日本逐渐成形,并随着大型金融机构的介入越发规范化、普及化、常识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遥想几十年前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期,人口迅猛增长,土地不断升值,收入持续增加……真是一个美好而特殊的时代。

那时的日本人即便背负高额房贷,只要地价和房价不断地涨上去,就能靠房子大赚一笔,成就财富人生。

现如今的日本呢?国家既没有高速的经济增长,土地也不再只涨不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从购入的瞬间起,价值便开始直线坠落的房子投入重金,甚至不惜长期贷款,令自己身负重债这样的行为,遵循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逻辑?

众所周知,日本的人口在不断减少。

即便如此,日本各地崭新的高层住宅楼群依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无论怎么看,这种情况也是典型的“供给过剩”。迟早有一天,这些楼宇中的大多数都会空置。既然如此,这些楼宇的资产价值又何在呢?

它们是负资产而已。

“租房住,房租就跟白扔了没区别!”“怎么也是花钱住房子,租房不如买房。起码后者的房子是自己的,前者的房子是别人的。”此类固有观念不时从各方袭来,令人心猿意马。

如果每个月的房租与每个月的房贷相当,这个逻辑说得通。可如果这种事真会发生,租房市场岂不是要灰飞烟灭?消灭了租房市场,买房保值和增值的逻辑也就从根本上被颠覆了(房子之所以会升值,房租收益的存在是其重要的理论支撑)。

这是一个死循环。

事实上,近些年在各大都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高层住宅楼群,就是这种“都市中心居住”理念大流行的象征性存在。那些踊跃购房的人都抱着自有住房未来必会升值的幻想,做着各自的财富梦。

问题在于,这些房子真的必然升值吗?

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亲自测算过东京都内某高档物业在买或租两种情况下的价值变迁轨迹。

某些具体数据此处姑且省略,我们假设这个物业里的某处房产的购入价格是8587万日元,25年之后,如果只租不买,房租总额将是6250万日元。两者之差达2337万日元之多!

注意,现在重点来了。

即便多付出2337万日元,如果从第26年开始,这个房子能给房主带来净收益,“买房比租房划算”的理论似乎依然说得通。

没错,从第26年开始,租的房子依然还是租的房子,是别人的房子,而买的房子将会成为你自己的房子。

问题是,25年之后,当这个房子终于成为你自己的房产,它的资产性到底如何?恐怕几乎没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按照日本的现状,一个人偿还完所有房贷,这个房产将会成为“使用年限超过25年的老旧房产”。除了极少数高品质小区之外,这些旧房子非但没有继续升值的空间,还需要追加投资大笔的修缮费用。

对房主——在这个房子里居住了25年的购房者家庭——来说,25年后的世界将会如何也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而他们的房子大概率会从高档物业变成一般物业,甚至次等物业。

按照不动产行业的基本原理,一个房子的价值大部分建立在硬件的品质上(大概占房屋总价值的四分之三)。可以想见,过去了25年,硬件的价值还能保留多少。毫不夸张地说,随着房屋硬件质量在不断劣化,其价值恐怕还不及当初的一半。

这就意味着,如果纯粹从投资保值(增值)的角度看,25年后的房屋无法维持原价(当初的购入价),甚至是有可能跌到原价一半的投资标的,照理是不会有人买的。

那么,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你用几十年偿还巨债买下这套无价值甚至负价值的房子,最后到底便宜了谁?

地产商、建筑承包商、能得到大把房产税的地方自治体、能获取大量利息收入的银行……所谓“买房保值”的常识就是由它们一手炮制的。因为这么做符合它们各自的利益。

问题是,你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呢?

你是继续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所谓的常识所蛊惑、所裹挟,还是奋力保持清醒,勇敢地挣脱这些思维的束缚,另辟蹊径去杀出一条血路来?

·“我想买房!……”别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理由是什么

尽管一本正经地说了许多买房的坏话,我还是要承认,我自己也花钱买地,建了自己的房子。

事实上,我自己也买了房。当然,买房是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

顺便说一句,我本人依然是铁杆租房派,而妻子则和我完全相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铁杆买房派。

很早以前我便有一个想法,一家人租住在高层住宅楼里,用工作赚的钱投资一个旺铺收租金,做一个优哉游哉的包租公。

事实上,我自从娶妻生子之后,我们一家人也确实长期租住在大阪市内某高层住宅楼第33层的一个物业中。

由于创业成功,我终于挣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实现了亿元小目标,便琢磨着将“旺铺计划”付诸实施。可是当我就这个话题跟妻子商量时,妻子却对我说:“孩子也快上小学了,咱们还是盖一个自家住的房子吧!”

说起来,我们两口子都是那位创业导师的学生,自有住房不能生钱的逻辑我们都懂。但既然妻子还是想拥有自己的家,还是想要那份踏实感、安全感,我没有理由不去满足她,就当房子是送给她的礼物好了。

我父亲曾经开过私营建筑师事务所,是个职业建筑师。我们把设计房子的任务交给了他,他也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既然要下血本自己盖房子,肯定要做到彻底满意,所以这地下室是必不可少的。

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再加上屋顶露台,这幢房子连土地带建设费用总共花了我2亿日元。

地下室的面积是35畳 ,设计成了酒吧,可以呼朋唤友来聚会。投影机、镜面球状灯饰、干冰制雾机等各类夜店装置也是一应俱全。

地上一层的设计也很讲究。进入玄关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漂亮的玻璃墙面停车室。家里的两辆爱车停在里面,像展厅内的陈列品一样,格外气派和雅致。

浴室和更衣间也在地上一层,后者安装了高档空调设备,确保室内的温度与湿度适宜。

地上二层有50畳(约合81平方米)的寝室(含单独卫生间)、餐厅和厨房,另外还有专门的家务室和妻子专用的盥洗室。

每天清晨,在宽敞的开放式厨房中,妻子为我们一家人烹制美味的料理。

地上三层共有五间屋子,分别是:一间孩子的寝室,孩子的作业室、游戏室各一间,一间书房和一间收纳室。

最后是屋顶的空间,面积总共50畳左右,设有沙发、长桌和凉台。闲暇时,我们可以在那里搞个烧烤聚会或者漂竹拉面聚会

为了盖这个房子,我大概从银行贷了7000万日元的款。由于只用区区5年便还清了这笔贷款,我们的利息支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的房子确实不是“能下金蛋的鸡”,可老婆孩子高兴,父母亲友也满意,这就是我做这件事情的理由和价值。

换言之,我做这件事情是刚需,并没有丝毫理财的动机。这就意味着,即便几十年后我把这套房子折价卖掉,对我来说也一点都不亏,因为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即便盖这座房子是出于老婆孩子的需要、孝敬父母的动机,我也是在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即成功实现了一个亿的小目标之后才做的这件事。更何况,我是在买房前经过周密计算,确定房贷的利息支出几乎为零后才下定决心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对你而言,买房是一件无论如何也要做的事,那么请务必在付诸行动前冷静地考虑一下:我为什么要买房?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样做到底值不值?

你在此基础上再做决定为好。

现在,我依然是一个铁杆租房派,这一点从未变过。只不过,我认为如果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买房也可以是一个选项:其一,存在刚需;其二,能够像我一样在短期内还清贷款,从而最大限度地压低利息支出;其三,能将土地和房屋的产权一次性拿下,以绝后患。

换言之,买房是为了住,而不是为了投资。房子的资产性远不如你想象得那么高。这一点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 guaBijB6OB4/SJPCquB1jLLfyHBN0HLnH4ZIUxUpbDtiRoof1B81D/JCKtwK4b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