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二章
七雄局面之成立

(前473—前362)

一、三晋田齐

春秋末战国初,列国都起内乱,推动内乱的大半是封建残余的世家。

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整个晋国公室内部为君权而不断争夺、吞并,晋献公为巩固君位,诛灭了桓叔、庄伯之庶族群公子,公族势力受到打击。时隔不久,公室内部再次喋血:献公宠骊姬,欲立其子奚齐为太子,逼杀太子申生,逐重耳、夷吾等群公子,这场内乱丧亡殆尽,“自是晋无公族”。晋文公继位后,鉴于数世之乱的历史教训,不再分封公室宗族子弟,政治上亦不重用公族,而是起用一批异姓贵族,这些贵族大都是随他流亡的有功人员,如狐毛、狐偃、先轸、赵衰等。这就等于废除了公室贵族世袭政权的传统旧制,对后来晋国的灭亡埋下伏笔。

晋文公死后,赵盾专权,晋灵公对赵盾不满,曾两次谋刺赵盾,后被赵盾昆弟赵穿杀死。晋悼公以后,公室彻底衰败,已无力反抗卿族的专权。晋卿均出自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晋君形同虚设。公元前376年,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灭智伯,三分其地,晋分为魏、韩、赵国,史称“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齐国本是周初吕氏的封地。春秋末,吕氏政权被田氏取代,从此,齐国的主人由姜姓吕氏演化成妫姓田氏。过程是:公元前671年,陈国公族内乱,陈公子完为避祸奔逃至齐国,至齐国后为齐国田氏之祖,(“陈”“田”本为一字)。公元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无宇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

公元前489年,田乞自立为相,田氏掌握齐国国政。

公元前481年,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

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齐康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二、秦楚内乱与复兴

秦、楚也都经过内乱,不过未被异姓所篡。

先说秦国。自穆公之后,秦国多次发生争夺王位的内乱,国力日衰,渐渐从中原诸侯的目光中消失。当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秦国甚至不敌魏国,被夺去了河西之地。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商鞅变法开始,秦国才走上强国之路。

再说楚国。楚惠王(前488—前432)在位时,楚国内部发生了一场大的叛乱,太子建的儿子白公胜兴兵作乱,自立为王,后来兵败被杀,惠王复位,内乱才平息。此时正是吴越争霸的时期,楚国遭到吴国的侵略,一度险些灭国。越国灭吴后,楚国才得有喘息的机会。楚悼王在位时,吴起自魏国至楚,被任为相。他严明法令,裁撤冗吏,废除了较疏远的公族,把节省下的钱粮用以供养战士。于是南面平定了百越;北面兼并了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向西征伐了秦国。楚国遂又强盛。

三、越之乱亡与燕之渐兴

越国的盛衰经过,极不清楚。越王勾践时,国家骤强,勾践死后就又无声无臭。越王无疆在位时,想要振作,于是攻打楚国。楚威王发兵迎击越军,大败越军,杀死无疆,占领吴越之地,越国因此分崩离析。

同时极北的燕国,此前与中原地区几乎完全无关,现在内部开始加以整顿,渐渐有心向南参加国际的政治。

四、诸小国之渐趋灭亡

在春秋战国之际的大混乱里,小国失去霸政或争盟时代的保障,大多灭亡。公元前375年,郑为韩所灭。战国时,卫国的领土不断被强邻蚕食,国君封号也由公降为侯,再降为君,领土几乎全为魏国所占,仅剩濮阳。公元前487年,曹为宋灭。陈、蔡都为楚所并。小不足计而自称夏后的杞国也被并于楚,时在公元前445年。春秋时代比较重要的小国,只余下宋、鲁为七雄间的缓冲国。鲁悼公时,三桓强大,公室衰弱,鲁君如同小侯。

五、周之丧土与分裂

周室虽微,也同样经过内乱。土地大半丧于邻国,所余的领土又分裂为东周和西周。西周仍都于王城洛邑,东周都于巩。东西周各有君,天子即周赧王完全成为傀儡。东、西周时常争水灌稻,此外并常起无谓的纠纷。至于在国际上,周已完全失去春秋时代的重要地位。列国称王之后,周更无足挂齿,至多也不过是一个与宋、鲁相等的缓冲国。只有那若有若无的九鼎还教人记得周曾做过天下的共主。

自春秋以来,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九鼎。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

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顷襄王、齐宣王亦希望争夺宝鼎。周赧王周旋于列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

六、新军器与新战术

国际政局日渐紧张,战术与军器也大见进步。这时开始有铁兵,虽然铜兵仍占重要的地位。攻守的方法都较前精明,这一点从《墨子·公输篇》中可以看出,公输盘为楚造攻城的云梯,并与墨子推演攻守的战术,“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除原有的戎车与步卒之外,骑兵现在成为军队中日趋重要的一部分。赵武灵王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提倡胡服骑射,提高军队战斗力。春秋时,田地都有沟界,且阡陌纵横,不利于车马驰骋;到了战国,废井田、开阡陌,战车也变成了骑兵,军队机动性强,而防守更难了。不得已各国都开始修筑长城。长城的修建,足以证明当时的战争是如何的严重。

七、魏之图强与失败

战国时代内部最早整顿就绪的就是处在中央的魏国。魏文侯时,魏相李悝主持变法,他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打击旧贵族,重用对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废除井田制,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改革军制,加强军备,人民的生活与国家的财政都得到提高。武侯以下,魏暂时强于他国,因而想控制中原,甚至独霸天下。魏的野心引起战国时代第一次的天下混战。

魏惠王时,国家实力大增。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的经典战法。

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又发生马陵之战,魏军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齐虏魏太子申,杀庞涓。庞涓死后,魏国彻底衰落,最后的结果,魏抵不过列强的联合攻击,到惠王晚年魏就被降为二等国。

八、列强之拓土

列强不只互相竞争,也向四夷的地域发展。偏北的燕、赵、秦三国占领了沿边的东胡、匈奴、戎人区域。燕国发展到今朝鲜的边疆。在南方,楚国的文化推广到西南夷的地方。至此沿边的夷狄多受中国控制,自古与华夏人杂居的内地戎狄完全被征服与同化。

内地外族的唯一政治自卫方法就是自动的中国化。外族中能这样见机而作的似乎只有中山的狄人。中山中国化的象征就是与列国同时称王。同时在政治文化方面也都极力模仿中国,中山的政治独立因而能维持到公元前295年,所以中山可说是最后亡的中原夷狄。

九、社会革命

与政治的激变并行的必有社会的更革。可惜关于春秋末战国初的社会变法我们所知甚少,虽然史料较西周末春秋初略为多些。各国的田制都起变化,土地私有渐渐普遍。田赋的制度因而也与前不同。工商业的发展大见进步。长期政乱之后,世族的势力消减。

国君专制,辅助他的是一些出身贵贱不同的文人。如策士苏秦、张仪,均出身贫寒,苏秦早年游说列国不获重用,以致“形容枯槁,面目黧黑”,回到家中,“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张仪游说诸侯,曾被人误认为盗贼而遭殴打,张仪回到家中,问其妻:“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张仪说:“足矣。”

国君与卿相都极力牢笼士人,凡有一技之长的人就不愁没有雇主。孟尝君广蓄门客,既有冯谖这样的人为他经营“狡兔三窟”,又有鸡鸣狗盗之徒,在关键时候也能派上用场。手下被养的士人,文人虽居多数,但也有少数以身命事人的死士或侠士,造出一种慷慨悲歌的风气。如力士朱亥是魏国都城大梁的屠夫,他与看守城门的侠士侯嬴交往,以后又通过侯嬴结识了信陵君,他在前线锤杀大将晋鄙,帮助信陵君夺得军队指挥权,完成救赵壮举。聂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韩国大臣严仲子与他结交,聂政决心报答他。后来聂政孤身一人去刺杀韩国国相侠累,替严仲子报仇。失败后,为了不连累自己的姐姐,聂政毁坏面目,惨烈死去。 6d6eMJrK/uRxg9NJjeFUvF+A/8iaFi9D/2W4sfFFa3SwqlaJYzyjYv6R1cIiKdP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