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温柔的辩护 [俄]瓦西里·康定斯基 绘

补色(complementary colour)就是两种色光相合即成白色的颜色。红色和青色、蓝色和黄色都是补色。……补色何以能互相调和呢?我们何以欢喜看互为补色的颜色摆在一块呢?据格兰特·亚伦(Grant Allen)的解释,补色的调和起于生理作用。如果我们注视红色物过久至于疲倦时移视白色天花板,则在板上仍能见出原物的“余像”,不过它的颜色由红变而为青。反之,如果我们注视青色物过久至于疲倦时移视白色天花板,则在板上,亦仍能见出原物的“余像”,不过它的颜色由青变而为红。这个事实就可以解释补色相调剂的道理。注视红色物过久时,视网膜上感受红色的神经就要疲倦,但是周围感受青色的神经仍未使用,仍甚灵活,所以移视天花板时,感受红色的神经因疲倦而休息,而感受青色(红色的补色)的神经则继之活动,所以原物的“余像”为青色。换句话说,青色可以救济感受红色神经的疲倦,红色也可以救济感受青色神经的疲倦。因此,任何两种补色摆在一块时,视神经可以受最大量的刺激而生极小量的疲倦,所以补色的配合容易引起快感。(朱光潜《颜色美》)

奥林匹亚宙斯庙 古希腊

严格地说,凡是美的事物都必具有一种形体。图画、雕刻、人物、风景,固不用说,就是音乐的节奏也可以说是形体的变象,所不同者形体是空间上的配合,节奏是时间上的配合而已。形体的单位为线。线虽单纯,也可以分别美丑,在艺术上的位置极为重要。建筑风格的变化就是以线为中心。希腊式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式建筑多用弧线,哥特式建筑多用相交成尖角的斜线,这是最显著的例子。同是一样线形,粗细、长短、曲直不同,所生的情感也就因之而异。据画家霍加斯(Hogarth)的意见,线中最美的是有波纹的曲线。近代实验虽没有完全证实这个说法,曲线比较能引起快感,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朱光潜《形体美》)

奏乐天使 [意]梅洛佐·达·福尔利 绘

英国文艺批评学者佩特(W. Pater)说过,一切艺术到精微境界都求逼近音乐;因为艺术须能泯灭实质与形式的分别,而达到这种天衣无缝的境界的只有音乐。这个道理是一般美学家所公认的。叔本华把音乐认为最高的艺术,因为其他艺术只能表现意象世界,而音乐则为意志的外射。图画所不能描绘的,语言所不能传达的,音乐往往能曲尽其蕴。它的节奏的起伏、音调的宏纤,往往恰合人心的精微的变化。个人的性格、民族的特征以及时代的精神都可以从音乐中窥出。中国古时掌政教的人往往于音乐歌谣中观民风国俗,就是这个道理。音乐不但最能表现心灵,它也最能感动心灵。其他艺术感动人心常不免先假道于理智,有了解然后有欣赏,音乐固然也含有理智的成分,但是到极精微的境界,它能直接引起心弦的共鸣。能受音乐感动的人不必明白音乐的技巧。音乐所表现的往往是超乎理智所能分析的。在诸艺术之中,音乐大概是最原始的,不但蒙昧民族已能欣赏音乐,即飞禽走兽也有音乐的嗜好。瓠巴鼓瑟,游鱼出听,这并不是不近情理的传说。(朱光潜《声音美》)

《行书右军四事》(局部) (元)赵孟頫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我在看颜鲁公的字时,仿佛对着巍峨的高峰,不知不觉地耸肩聚眉,全身的筋肉都紧张起来,模仿它的严肃;我在看赵孟頫的字时,仿佛对着临风荡漾的柳条,不知不觉地展颐摆腰,全身的筋肉都松懈起来,模仿它的秀媚。从心理学看,这本来不是奇事。凡是观念都有实现于运动的倾向。念到跳舞时脚往往不自主地跳动,念到“山”字时口舌往往不由自主地说出“山”字。通常观念往往不能实现于动作者,由于同时有反对的观念阻止它。同时念到打球又念到泅水,则既不能打球,又不能泅水。如果心中只有一个观念,没有旁的观念和它对敌,则它常自动地现于运动。聚精会神看赛跑时,自己也往往不知不觉地弯起胳膊动起脚来,便是一个好例。在美感经验之中,注意力都是集中在一个意象上面,所以极容易起模仿的运动。(朱光潜《宇宙的人情化》) eFC9UO6c9doW6peJq1ez6dUopceP2P0wX/zxTDN7SVm1xWbsHtzwPwnAN6TZ2A1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