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五

改变人类智能生活方式的传奇之路

2007年,当乔布斯拿出改变世界的iPhone时,诺基亚带着它的塞班S60 V3还在统治着这个行业。作为当时已经入行3年多的行业编辑,在拿到iPhone的那一刻,我和我的同行们意识到,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而当App Store上线之后,曾经坚不可摧的诺基亚帝国分崩离析。

把时间拨回12年前,也就是2010年,乔布斯带来了他的iPhone 4,给功能机、塞班和Windows Mobile的“棺材板”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当时我在香港蹲了一夜,买到了首发的iPhone 4,从此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Smart Phone世代。而在那一时刻我们也绝不会想到,离库比蒂诺仅20分钟车程,一个叫山景城的地方,还在折腾搜索引擎和广告业务的谷歌,已经暗流涌动。一款叫作Android的智能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低调发布了它的2.2版本,那时离它1.0版本的发布已经过去了两年。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从2.2版本开始,包括HTC、小米、OPPO、vivo、华为都参与到Android的世界中来,Android快速成长,目前其开源生态(AOSP)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端操作系统了,不但覆盖了直板手机、Chrome大屏设备(电脑、平板和折叠屏),还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设备和车机设备。

回头看这十几年iOS/MAC和Android的“相爱相杀”,不难发现,苹果采用的是一种极致的垂直整合,这种整合与硬件高度相关,包括对处理器、硬件架构、外围功能芯片和操作系统的整合,这也使得iOS/MAC更像一个整体方案。当然这种整合方式在提高设备效能的同时,也降低了其开放性和延展性。而谷歌对Android生态始终持有比较开明的态度,自身除专注于Android大版本的更新,更主要的是还专注于提高GMS的体验度。在这个过程中,包括OPPO、vivo、三星、小米、华为、HTC在内的全球主要Android生态厂商,都提供了巨量的代码和改进意见。Android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实验性的操作系统,而是广泛发展并成为聚集全球最强软硬件开发厂商的智能生态。

过去我们看过很多解读苹果和Linux革命家史的书,却很少看到解读Android发展的科技史著作,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所以,放在我面前的这本《安卓传奇》,是对科技史这一空白的有力补充。这使得我们不用在Android开发者网站和维基百科上阅读碎片化的知识。成体系地了解Android的发展史,有利于我们判断这一生态的发展前景。

《安卓传奇》的作者Chet Haase曾在2010年5月加入Android团队,负责界面动画和UI的开发。在他加入团队的时候,刚好是关键版本2.2发布之时,2.2版本是一个有着历史性意义的版本,而在当年年底发布的2.3版本,则彻底奠定了Android的行业地位。这一年对谷歌Android团队或中国的手机开发厂商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年,MIUI V1发布,到了次年3月,承载着小米和雷军全部希望,也是MIUI史上最重要版本之一的V3(基于Android 2.3版本)发布,意味着小米的故事也正式开始。

在这本书里,读者会随着Chet勾画的时间轴,从2008年Android 1.0版本开始去了解这一伟大生态的发展历程,包括那个机器人Logo是怎么来的,Android一开始的定位和规划是什么样的,创始人Andy Rubin的故事,等等。读者会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地图,从而对Android发展史、关键人物、关键技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由中外Android厂商在不同时间点发布的一些核心产品,去评价在不同历史阶段Android系统的优劣和得失。

《安卓传奇》并不是一本为谷歌和Android团队歌功颂德的作品,它以一个参与者、观察者的身份,客观记载了这一庞大生态系统发展的历史纪实,大面积填补了我们对Android、智能手机、iOT生态发展的缺失的记忆,同时引发我们对智能设备未来发展的思考。

阅读一本科技史传记,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总结经验、思考未来,《安卓传奇》正是这样一部让我沉迷其中的作品。

李楠
工信部赛迪集团《中国计算机报》社前高级编辑、手机与通信内容主编 cgZWGDjsbfIX+qQU4guwYgPSIrTBYh5U29DIl2KL+ey0pk2Ncd6kPWYbBU9vWk1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