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农场团队

“这是Android很酷的一点:在最初的100个人中,几乎每个人都做过相关的东西。我做的那些事情之前已经踩过坑并吸取了经验教训。每个人都是如此。”

——Joe Onorato

其他技术产品一样,我们可以说Android是一款产品,但更重要的是背后打造它的人,以及他们用来打造这款产品的集体经验。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故事要早于这家初创公司,一切都蕴含在团队成员的集体历史中。

Android的出现是因为有很多其他东西先出现。或者,更准确地说,Android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开发它的人之前在不同的公司工作过。这些早期的Android先驱们在这些公司积累了知识和技能,并与同行们一起合作。所以,当他们加入Android团队后,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从零开始,开发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

对早期Android团队影响最大的公司是Be/PalmSource 、WebTV/微软和Danger。它们都没有直接为Android输入什么,而且大多数都未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它们都提供了一个肥沃的试验田,工程师们在这里学到了关键技能,后来用它们来开发Android操作系统。

Be

Be操作系统(BeOS)现在已经成为计算机历史上的一个脚注 。事实上,你可能从未听说过Be或BeOS,更不用说用过这家公司的软件或硬件了。但Be对计算平台的影响是巨大的,除去其他的不说,它的员工,或狂热的用户和开发者当中,有很多人后来创造了Android

在桌面计算大战中,Be是一个后来者,它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了一款新的操作系统,试图与微软和苹果公司的桌面系统竞争,但没能善终。

在这个过程中,Be尝试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们推出过电脑硬件(BeBox)。他们将BeOS移植到PC和Mac硬件上,并试图销售这款操作系统。他们差点就被苹果公司收购(事实上,他们收到了收购邀约,但当Be的首席执行官犹豫不决时,乔布斯突然介入,说服苹果公司收购了他的NeXT电脑公司)。1999年,他们经历了一次平淡无奇的IPO 。2000年,当没有人购买Be的硬件或操作系统时,公司尝试进行“焦点转移”,为一款互联网设备构建操作系统,但仍然没有人购买这款设备。

Macworld 杂志提前一个月刊登了一条报道苹果公司收购Be的消息,但后来苹果公司却收购了NeXT电脑公司,所以这篇报道也就泡汤了(图片由Steve Horowitz提供)。

最后,在2001年,Be被Palm收购(随后Palm将这个部门剥离出来,成立了一家叫作PalmSource的新公司),为未来的Palm设备开发操作系统。事实上,Palm收购了Be的知识产权,雇用了Be的很多员工,但没有收购这家公司的债务或资产(比如办公家具)。

加入Palm的Be工程师印制的T恤反映了他们对这一笔收购交易的态度(图片由Mathias Agopian提供)。

Be对Android历史的重要影响有几个方面。首先,Be吸引了对操作系统开发感兴趣的工程师,从用户界面到图形、设备驱动程序(让系统可以与硬件发生交互,如打印机和显示器),再到内核(处理基础负载的底层系统软件)。参与这类项目,恰恰可以培养工程师开发Android所需的技能。

其次,BeOS成为操作系统领域的经典之作。世界各地的工程师在大学期间或在业余项目中偶然发现了Be,并对它进行修补。Be在多媒体 、并行处理 和多线程 方面的能力,让它成为对操作系统开发感兴趣的工程师的一个有趣的游乐场。很多没有在Be工作过的Android工程师都玩过BeOS,并对操作系统开发产生了热情,这为他们后来开发Android奠定了基础。

Be被收购后,有一半工程师去了Palm(很快又就被剥离出来,成立了PalmSource )。在那里,他们继续开发操作系统。他们开发了Palm OS Cobalt,但最终没有与任何一款设备一起发布。在这个过程中,工程团队不断磨炼他们的操作系统开发技能,同时也积累了移动设备的相关经验,这些就是他们通过开发Palm OS收获的东西。

2005年年底,ACCESS收购了PalmSource。由于新公司的发展缺乏方向感,很多Be前工程师加入了谷歌的Android团队。到2006年年中,Be前员工数量占到了Android团队的三分之一。

WebTV/微软

WebTV成立于1995年年中,不到两年,也就是1997年4月 ,被微软收购。早期从微软加入Android的人都来自WebTV团队,以及其他的电视或互联网团队,如IPTV,它们都属于同一个部门。

WebTV提供的系统将互联网带到了电视上。这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件微不足道的事,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通过互联网服务在电视上观看大部分或全部的电视内容的。但当时的情况非常不一样,大多数人都是通过PC访问互联网的。

WebTV的团队正在为用户构建一个平台,让用户可以消费除电视以外的内容,所以他们需要构建一个可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平台、一个用于开发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层,以及平台的应用程序。这个团队构建了一个操作系统、一个UI工具包(用于构建用户交互的系统)、一个用于开发应用程序的编程层,以及为互联网设备设计的应用程序。所有这些努力都变成实实在在的经验,对于那些后来在Android团队开发类似东西的人来说,这些经验都派上了用场。

Danger

Andy Rubin、Matt Hershenson和Joe Britt于1999年12月创办了Danger。最初,这家公司的产品是一款便携式数据交换设备,绰号“Nutter Butter” ,因为它的形状与这种品牌的饼干很像。

Danger的Nutter Butter设备。它是用来交换数据的,不是用来吃的(图片由Nick Sears提供)。

在2000年至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期间,这家公司转而推出了一款能够自动无线同步数据的设备,但它不是电话。2001年1月,Andy在CES 上遇到了T-Mobile的Nick Sears。

Nick Sears和移动数据

1984年,Nick还是美国陆军的一名二等兵,为了赚取上大学的费用,他在军队从事行政工作。然后,他在超级碗比赛期间看到了苹果公司著名的“1984”广告片。“我知道我们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的开端。我走进ComputerLand,甩下3200美元,带走了一台IBM个人电脑(配备了一个软盘驱动器)、DOS、Turbo Pascal、Lotus Notes、WordStar和一台点阵打印机。在白天,我还只是一个每分钟只能敲40个单词的菜鸟,但到了晚上,我就变成了一个温文尔雅的电脑迷。”

20世纪80年代末,Nick带着他的商学院学位和已经掌握的计算机技能加入了McCaw通信公司。在McCaw,他见证了接下来的移动产业和互联网的十年发展。2000年,他跳槽到了T-Mobile ,担任副总裁,负责公司的无线数据战略。

T-Mobile专门组建了一个无线互联网团队,他们希望在这一领域有所发展。他们是美国唯一掌握GPRS 技术的运营商,而且他们的数据网络早就准备就绪,比其他运营商早了大约一年。Nick的任务是让它落地,他要找到或者在必要时可以推出使用这种数据网络的设备。

Nick和他的团队意识到,没有好的键盘体验就没有丰富的互联网体验。那个时候,用传统的12键拨号键盘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让人愉悦。因此,这个团队专门去寻找可能配备QWERTY键盘 的设备。

T-Mobile已经与RIM 展开合作,说服他们为之前只处理数据的黑莓设备增加手机功能。但这些设备的外形无法吸引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更喜欢那些不那么有商务味道的东西。

2001年,Nick参加了消费电子展,想看看有没有可能找到理想中的设备。他遇到了Danger的首席执行官Andy Rubin,Andy向他展示了Danger最新的设备模型。和黑莓一样,它也只处理数据。Nick告诉Andy,T-Mobile希望它成为一款手机,于是Danger转而增加了手机功能,并与T-Mobile合作开发了第一款设备。

在谈到是T-Mobile推动了这些新型数据手机的发展时,Nick说:“是我们把手机变成了智能手机。”

2002年10月,Danger发布了 Hiptop 手机,但T-Mobile坚持要给它改个名字。Nick解释说:“企业高管和工程师们把黑莓设备挂在腰间,看起来就像是惠普的计算器,但我们认为消费者不会把手机挂在这个地方。”最终,这款手机在发布时名字改成了T-Mobile Sidekick。

当时,这款设备占据了功能手机和未来智能手机的中间地带。Hiptop提供了一个真正的网页浏览器(与当时手机上流行的功能非常有限的移动浏览器相比)。此外,Danger的手机还有一个应用商店,但这个应用商店是由T-Mobile策划的。在当时,运营商控制着可以在他们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这种情况被称为“围墙花园”

所有这些功能,加上云和网络方面的能力,包括Hiptop通过长连接支持的即时电子邮件和聊天功能,以及无线更新功能,都将出现在后来的Android手机上。

最终,Danger的手机没能从受人追捧的地位突破到在大众市场上大获成功。互联网电子邮件、短信和真正的浏览器,加上T-Mobile激进的无限量数据套餐,创造了一款在当时来说十分强大的手机。Danger的设备获得了很多关注,尤其是在科技 和流行文化圈(Hiptop的第二款设备出现在2006年的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但这些手机没能抓住消费者的心,也没能撬开消费者的钱包。尽管如此,不管是这些极具创造性的技术,还是这些设备带来的全新体验,以及Danger一路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团队,都对推动移动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齐聚一堂

大多数早期的Android团队成员都曾在这些公司工作过:Be/PalmSource、WebTV/微软和Danger。到2006年年中,这些人至少占团队70%的比重,并且在2007年之前一直都是团队的主要成员。

2006年加入Android团队的大多数人都曾在Be/PalmSource、WebTV/微软和Danger工作过。

在科技行业,尤其是在硅谷,人们在不同的公司之间流动,他们将会在不同的公司共事,这种情况将贯穿他们的职业生涯。当你离开一家公司,过河拆桥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主意。一般来说,体面对人从来都不是件坏事。在硅谷,过河拆桥真的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你在未来很可能会和这些人再次一起跨过这些桥,如果这些桥还在的话就会方便很多

对于Android团队来说,最终在同一家公司共事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早期的团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在过往公司积累的经验。他们带来了已有的合作关系,积累了开发Android所需的经验:操作系统、嵌入式设备和开发平台。

这些人很早就加入了Android,组建了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能够更快地构建出这个新的操作系统。

Xavier Ducrohet于2007年加入Android,从事工具的开发。他发现,“第一批人来自其他地方——很少来自谷歌。有多少人做过他们做过的事情?他们开发过小型的操作系统,并从错误中吸取过教训”。

Dan Egnor也于2007年加入Android,从事无线更新系统的开发。他也注意到了团队的这种情况。“过去共同的经历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受:人们了解彼此,他们知道彼此的哪些地方会让人感到不快,知道在哪些地方需要互相尊重,知道可以信任对方完成哪些工作,他们之间有着明确的所有权边界。人们的名字会在彼此之间脱口而出,即使他们才刚加入团队几个月。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意识,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以及他们是怎么做的。”

并非他们工作过的公司或开发过的产品都曾经大获成功,但在构建产品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对Android团队后来的平台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Steve Horowitz曾在Be和WebTV团队工作过,后来成为Android工程团队的负责人,他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从成功中学到的东西更多。”

Dianne Hackborn曾在Be和PalmSource工作过,后来加入了早期的Android团队,她说:“在开发Android之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多次失败。因为当时的情况、时机或其他因素都无法让我们取得成功。在开发Android之前,我曾参与开发3到4个失败的平台。但我们不断尝试,从每一次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利用获得的知识来开发Android。”

Android在成立之前就有很长的历史,建立在所有成全了Android早期团队的公司的历史之上。 L/FPFygELPDYetXQzSllaszgTq8K9a8yeW9bYOrMJ9bk1musuZVEo2BfQ6dbWNC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