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可再生能源发展与能源革命

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发电、供热及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尽管可再生能源有所发展,但不尽如人意。根据国际能源署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联合国“人人享有持续能源”倡议的报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速度远低于2030年的全球目标。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能源约束。

中国单位GDP能耗远高于俄罗斯和印度以外的主要经济体,是意大利和英国的4倍,德国和法国的3.5倍,日本的3.2倍,巴西的2.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多。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和能源使用效率低下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主要是难以对能源领域进行深入改革。

纵观世界历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新的能源革命,能源和能源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依靠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能源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气候、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新常态下中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中国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因此,中国必须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能源革命将掀起绿色经济发展的浪潮。

能源革命,也就是“能源生产革命”,主要是指能源形态的变更,是人类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的重大突破。能源消费是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与居民生活消费等部门消耗的各种能源资源。

能源技术创新是能源革命的基础支撑和动力源泉。中国要走出一条新型的能源发展道路,构建起高效、绿色、安全的能源系统,不仅需要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智能能源技术,还需要传统的节能技术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能源技术创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能源技术创新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特别是在提高技术标准、制定鼓励性政策等方面。为了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一方面,立足中国的国情,把握能源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和领域,依托重大工程,以重大科技专项攻关为抓手,力争突破页岩油气、深海油气、可燃冰、新一代核电能源领域的一批关键性技术。同时,加强国内能源创新体系和能源装备工业体系建设,推动能源装备国产化、产业化,并以能源装备制造创新平台建设为纽带,加快能源科技成果转化,抢占绿色能源技术的制高点。另一方面,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拓宽视野,积极吸收国际上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推动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大电网技术等国际先进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积极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能源资源,不断优化中国能源结构。优化能源结构的路径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

能源体制变革是能源革命的保证。能源领域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需要与技术创新同步推进,落后的体制机制会阻碍技术创新。中国能源领域的体制改革面临着复杂的情况,对能源领域该不该市场化、哪些领域该市场化、如何市场化和打破垄断等问题争论不休,相应监督管理机制的转型难以推进。因此,能源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是,第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真正做到政府职能的合理转变和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实现从“功能泛化的传统能源管理体系”向“功能分化的现代能源管理体系”的转变;第二,还原能源的产品属性,为市场在能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能源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建立健全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促进绿色能源的使用。

能源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其改造的逻辑是互联网思维占主导。能源系统的再分散和再集中都是能源技术和体制的新革命,其特点在于先“分”后“合”,其生产“终端”将变得更为多元化、小型化和智能化,交易主体数量更为庞大,竞争更为充分和透明,最终形成的大能源市场则更为一体化,资源配置自由化。最终完成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物联网之间的大融合。“互联网+能源”采用的是互联网理念、方法和技术实现能源基础设施架构本身的重大变革。能源革命的大众思维有可能产生新的社会推动力量和普惠机制,同样可能带来生态环境治理的新契机。 rNQnyVUCuT54zmTRxLFehtV2DVDdF8OSLpsJJ8AaQZOtmRwmhcw6DjLBgt+bp/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