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其实也就是我自己的阅读史。这本书包括了我写的书评和综述,最早的书评可以追溯到1985年,最近的一篇是2022年,时间跨度达37年。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本书是在阅读上所呈现的我的学术道路和思考的轨迹。

“历史的微声”是受到美国印裔历史学家瑞那吉特·古哈(Ranajit Guha)“small voice of history”的启发,也是本书第三部分的题名。过去的历史写作,几乎都集中在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知识精英等等,我们只见到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纵横驰骋,而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广大民众却消失了。那么去找到历史的微声,就变得十分重要。

研究民众最大的困难是怎样去发现他们的声音,因为在历史上,大多数民众的声音不是消失了,就是被遗忘了。历史学家要为民众写史,就必须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也就是说,虽然正史中没有他们的记载,但是他们仍然在历史上留下了微弱的声音,经常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就有待于历史学家从各种文献中,甚至文学中,以各种方法,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还原历史,去寻找民众在历史上的踪迹。

这里“历史的微声”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在这本书里,我阐发了对历史的思考,总结了对阅读史学著作以及其他各个领域——如文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等——书籍的心得。这本书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可以说是我想表达的一种“历史的微声”。

或许“历史的微声”还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记录历史、写历史或者对历史进行表达、进行思考的声音都是微弱的,但是如果它能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批判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族群、民族和国家以及这个时代的宏大声音。所以,不能当沉默的大多数,必须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知道自己的声音是微弱的。

在这本书中,除了“微声”,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故事”。“故事”从中文的字面意思来说,就是“过去的事情”,或者“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在相当的意义上,就是“历史”。从英语“history”这个词的构成,我们也可以看到story是主体,这是否在告诉我们“历史”和“故事”的逻辑联系和深层含义呢?

对于“历史”这个词,我认为也有两种含义,就是说有两种历史。第一种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永远不复返,永远不能完整地再现。而第二种历史,其实就是“讲故事”,就是讲人类的过去,讲人类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过去,知道从哪里来,才会明白要到哪里去。

我认为,所谓讲好自己的故事,并不是说仅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优秀的方面,辉煌的过去,或者标榜自己的成功。每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成功和经验,但是也同时有挫折和教训。因此,讲好故事,应该是两方面的,讲成功的故事,可以激励后人;讲失败的故事,说明自己有反思,还可以给后人留下教训去吸取。

因此,我们说讲故事,也可以就是写历史,就是要讲出真实、令人信服、富于思考、勇敢自省的故事,写出不扭曲、不浮躁、不虚夸、不粉饰的历史来。

阅读,就是学习别人怎样讲故事,或者观察别人的故事是否讲得高明。我的观察方法是:读了一本书,是否让我学到新东西,是否眼睛一亮,是否有启发,是否增加我的知识,以及作者是否有独立思考,是否有批判精神。

* * *

经常有学生或者读者问我,什么是最好的治学方法?我总是说,虽然学者的治学方法各有不同,但是我个人强调三点:阅读,阅读,还是阅读。没有对前人研究的深入了解,是不会有好的学术研究的。

本书这些文章,也算是我追寻讲故事的方法,以批判的精神,主要针对西方的中国故事讲述,提出的一些思考吧。我认为,任何好的故事和历史研究,必须是有思想、有方法、有观点、有资料、有分析、有讨论。而对现有的学术研究的阅读和思考,便是历史认识能够深入的基础,是提高思辨和批判能力的必要条件。

我曾经明确表示过,不赞同有的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方法,要学生入学之后,先读一年史料再找导师谈以后的研究方向。我个人认为,这是本末倒置了。在民国时期,的确有大师把这个方法作为培养年轻学者的入门途径,但这是根据当时学术研究的情况而制定的。首先,当时用现代历史研究方法的成果很少,可以借鉴的东西不多;其次,因为民国时期学者对资料的掌握十分有限,甚至可以说,在数字化之前,历史学家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以至于我1980年代初在四川大学上本科时,便有老师认为,研究一个历史课题,如果资料收集齐了,就完成了课题的70%了。

但是,随着资料的找寻越来越方便,特别是数字化以后,对于许多课题来说,资料的收集比过去要容易得多,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改变。毫不夸张地说,过去可能要花一年才能收集到的资料,现在可能不需要花一天。过去,如果你掌握了别人所没有的资料,你就可能成为这个课题的权威。但是现在以资料取胜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少。

随着资料收集的便捷,学术研究的差异,就主要体现在对资料的解读深度,观点的新颖,论证的严密,表述的清楚,写作的技巧等等方面,以及了解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思考怎样与有关学术研究进行对话,还有史学观和史学方法论,也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问题上,我自来主张先认真阅读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先在理论、方法、写作、分析、思考等方面进行培养。这样学生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就有比较明确的方向,对所需要研究的课题以及路径和方法都心中有数,减少了走弯路。如果让他们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就一头扎在资料中,很容易就迷失方向,浪费大量的时间。

* * *

应该说明的是,本书所收入的书评,主要是评论英文世界的研究成果。并不是我认为中国学者的研究不重要,而是学术环境的因素使然。首先是中国学术杂志没有像西方学术杂志那样的固定发书评的做法,所以其实对中国的学术书进行评论的机会很少;二是在2015年到澳门大学之前,自己主要在英文世界发表成果,所以首先是关注英文的学术著作。在本书收入的书评中,也有若干是评论日文的学术书。这是因为我在自己的研究中,也要使用不少的日文文献。当读到一些非常好的日文著作的时候,感到有必要让英文世界的学者了解这些日文成果。不过,在2015年我到澳门大学以后,我关于中文的书推荐和评论相对多一些了。

其实,有时候接到学术杂志关于书评的请求时(在西方,学术杂志一般不接受书评的投稿,而是直接邀请有关专家撰写书评),还是很矛盾的,因为工作和写作的安排已经很满了,而写一篇书评,其实是非常花时间的。首先得抽时间读书,而且书评在大学评价体系中,是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加之这个写作,也是在自己的研究计划之外的。如果要答应杂志的约稿,就必须放下正在进行的写作。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我仍然会同意杂志的邀请,这是出于如下的考虑。首先,是因为对这本书的研究课题感兴趣,可以利用写书评的机会,进一步了解这个课题,也就是带着兴趣来阅读的;第二,由于教学、行政事务、研究和写作,专门用来读新出版的学术著作的时间很少,但是由于要写书评,这样可以逼迫自己读书;第三,撰写书评也是和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进行学术对话的一个有效途径;第四,我把写作书评,也看作是专业服务的一个部分,让更多的读者通过我写的书评,了解学术界的最新成果;第五,总是寻找一切机会,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别人的研究在不同的程度上对自己的研究有所启发,我总是对新书怀有很大的好奇心。

* * *

本书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读书就是自我塑造”是我的读书史,将从青少年时代一直到现在的读书的经历,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介绍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读书与我的思想、学术观点的形成有怎样的关系。并和读者交流我怎样读书,读了一些什么书,读书的历程和方法,对一些书的思考和简要评述。

第二部分“进化、故事和认识自我”探讨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主要包括给《人类进化史》和《人之上升》两本书所写的书评和翻译的后记。

第三部分“历史的微声”主要讨论历史与故事的关系,包括对《奶酪与蛆虫》的书评,讨论欧洲中世纪的社会、非虚构历史写作,以及文学与历史的关系,等等。另外,我曾经连续两年担任《深港书评》十大非虚构好书的导师,对获奖书目都有一个综合评论,也一并收录在这个部分里。

第四部分“世界历史中的中国”提出要把中国放到世界历史中去考察,评述西方关于中国的研究。其中第一篇是我2020年受《历史研究》杂志之邀,所写的一篇新文化史对中国研究的影响。我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写过四篇英文的学术综述,分别包括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和中美关系,我把这些论文翻译成中文,其中有三篇发表在《历史研究》上,本书收入了中美关系一篇。关于城市和大众文化的两篇,因为已经收进了《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一书,为避免重复,本书没有将它们编入。有一篇删节版发在《光明日报》上,这里收进了全文(即本部分的第三篇)。

第五部分“历史的中时段”观察历史的视野的宏大和日常问题,收入了阅读西方名著对我历史思考的启发,包括对罗威廉(William T.Rowe)的《救世》和《红雨》两本书的书评,以及一篇阅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等名著来探讨清王朝覆没的原因。

第六部分“20年不能磨一剑”主要评论了我认识的两位美国历史学前辈,他们花了20年以上完成的两部获奖著作,即路康乐(Edward Rhoads)的《满与汉》和曾小萍(Madeleine Zelin)的《自贡商人》。

第七部分“历史的断想”汇集了我从1990年代中期到最近所写的英文书评。这些书评主要发表在《美国历史评论》(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亚洲研究季刊》(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中国历史学前沿》(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中国历史评论》(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等学术杂志上。

上述这些文章收入本书时,标题普遍进行了调整,以统一体例和突出观点,但是每篇文章的结尾,都注明了第一次发表的有关信息。而第一部分“读书就是自我塑造”和最后一部分“代结语: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都是专门为本书所撰写的,从来没有公开发表过。 ALA6MXe489nphLbZrUbIXuCgE/IB4lo82HnC68kYroD7piKtavE/YP+Rle2X4Si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