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纹样与状物

纹样是自成秩序的艺术。在艺术家心里,其施刻或施绘的面乃二维性平面;形式要素的组织,主要遵从对称、平衡、重复、呼应、连续、中断等抽象的设计原则,不意图与现实相匹配 〔图I〕 [14] 状物绘画——或西方称的再现艺术(representational art)——则相反:其施绘或施刻的面被想象为空间;除平面二维外,它又试图——或成功,或不成功——“虚拟”一深度之维;形式的要素与组织,亦旨在匹配现实,如狩猎、采桑、乐舞等 〔图II.1-2〕 。对未因社会分工而个人化(individualism)的古代社会而言,由纹样向状物的转折,意义固远甚于现代西方艺术由写实向抽象的转折。 [15] 盖后者所代表的,主要是艺术的内部事件,前者则是一文明集体认知的转向,即力图使人造的秩序与经验的观察相匹配。

图I 殷墟漆器雕板印影
纵约12厘米,横约90厘米,安阳侯家庄第1001号大墓出土;《殷墟》,图版第一

图II.1 宴乐狩猎豆
高30.7厘米,战国早期,河北平山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河北博物院惠予图片,收入《铜全集》9,一五三
图II.2 图II.1 线描
河北博物院惠予图片

但任何艺术传统的建立,都不仅是心理认知事件,或形式的自我演化,而必然通过与具体情境的协商展开。这种协商,又或强化、或弱化、或改变、或扭曲形式的内在动势。从考古遗物看,状物绘画在战国秦汉间的发展,似也体现了类似的模式。如纹样向状物的转折,虽始于战国初, [16] 然迟至西汉中叶,或因社会情境的约束,状物与纹样始终是相纠结的,如杂合二者于一图 〔图III.1-3〕 ,或状物的纹样化 〔图IV.1-2〕 ,或纹样的状物化 〔图V〕 。关于后者,我们可借罗越的观察来描述:

图III.1 漆酒具盒
高28.6厘米,长64.2厘米,宽24厘米,战国晚期,湖北天星观2号楚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湖北省博物馆惠予图片,收入《天星观》,彩图三七

图III.2 图III.1 线描
箭头所示部分为图案中插入的状物形象;《天星观》,图一二三

图IV.1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圆奁
高10.8厘米,直径27.8厘米,战国晚期,湖北包山2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湖北省博物馆惠予图片

图IV.2 图IV.1车马局部展开
湖北省博物馆惠予图片

图V 四龙纹镜
直径14.2厘米,战国晚期,上海博物馆藏;《练形》,图18

仔细观察,便知这图样其实是一条龙……但不同寻常的是,它部分是生物,部分是纹样的;其形象虽含混,却仍有充满生命的外观……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获得了生命的纹样。 [17]

描述虽针对具体的龙纹,但解作对这一时期艺术性质的总归纳,亦无不可:创作的动机,仍摇摆于纹样与状物之间。这一点,或又与当时艺术的功能相适切。盖战国艺术的赞助者,或列国的统治者,原无甚意识形态,惟以“力政”、陵越为追求; [18] 故除维持老的礼面外,艺术的主要功能,便是显示地位与财富,亦即包华石总结的:

人造品(artifacts)从不是中性的。材料有贵贱,花费的劳动有多少,所需的技巧、知识与匠意有高低。这便为社会价值的尺度,提供了物质的模板。通过风格的提炼,社会价值便投射于物质尺度了。 [19]

即材料的珍稀、工艺的复杂与风格的繁复,乃是显示地位与财富——或资源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这些,也恰是战国艺术的主要倾向。如仅就装饰图案而言,由于纹样不受“模仿必加的羁绊”,有“师心自运的自由”(罗越语),最易呈现工艺的复杂与风格的繁复,因此也最易成为“投射”地位与财富的物质尺度。状物绘画源于春秋战国之交,但终战国二百余年,始终未脱其纹样倾向,揆情度理,原因或在于其功能所加的摩擦。 [20]

战国艺术以楚风格为主导。其摇摆于纹样与状物的倾向,并未随西汉的建立而亡,而转为汉初的艺术所继承。 [21] 原因固是高祖与功臣皆楚人,好楚风,但尤为重要的,或是朝廷尚无为、崇黄老。按黄老是统治术,与狭义的“意识形态”,性质原不尽同;而且按黄老的逻辑,艺术也只有消极的意义,即“奢靡多事”。这样汉初的艺术,便主要延续了楚艺术的惯性(从这一角度说,“汉代的艺术”又不必与“汉代艺术”同义)。尽管如此,战国以来不断积蓄的状物“动势”(momentum),仍持续有发舒。如原抽象的纹样,便往往应其流动之势,变形为不同的状物要素。如罗越《中国大画家》所观察的一例 〔图VI.1-2〕

图VI.1 错金车盖柄
高26.5厘米,直径3.6厘米,约西汉武帝时期,河北定州三盘山出土;河北博物院惠予图片
图VI.2 线描展开图
Thorp, 2006, fig.4.25

纹样与状物形象的奇异组合,也见于几件青铜管的嵌金银装饰。传统的“云纹”,在此担当了(人物活动)的风景背景。如东京艺大所藏青铜管的一节装饰,便刻画了一虎猎山中的场面。其中构成台地或山丘的线条,便抽绎于纹样,唯被重新改造,并赋予了新的功能。 [22]

在之前的《中国艺术中的纹样之命运》一文中,罗越也谈到了此例:

在呈现为悬崖与植被的曲线间,设有奔鹿、野兔、熊、孔雀与飞翔的鸟,有骑手作“安息射”状,方持弓瞄向马后袭来的虎。……动物是全新的,山坡则抽绎于战国的龙纹……这一迷人的设计,尽管目的、效果仍是纯装饰的,但再现的程度,已稍稍超过了纹样之所许,——尽管还未远到“状物图画”的程度。这一设计,可谓暴露了中国艺术在刻下(西汉初)的处境:战国的纹样传统,已来日无多也。 [23]

然则至西汉初中叶,或因形式的内在动量,由纹样向状物的转折,已进入了其“破局点”。惟一欠缺的,乃是“合法性的东风”。 oLf6MO+0XkO9jG4XwD6pJfj2VqgXu+lCkNX42Gcrk2EXjCTMsG+c25EF7Q9m8t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