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战国至西汉中叶的周公

1–1. 周公的记载与儒家的重构

周公姬旦为周武王之弟,周成王的叔父,其事初载于《尚书》与《逸周书》等。 [3] 这些记载,多围绕两事展开:辅佐武王与辅佐成王。前者《尚书》少有说; [4] 《逸周书》中,则数有周公“开导”武王的记载。 [5] 开导的内容,乃尊天命,重彝伦,行仁政。可知记载所呈现的,是周公作为武王谋臣的形象。至于辅成王,两书的记载颇备,又以《尚书》为详。具体的内容,可分两个阶段:一是成王幼少周公辅政的阶段,二是成王长、周公归政的阶段。

《尚书》与《逸周书》是古称的王官学。随着春秋末“家人言”的兴起,两书的内容,便下移民间;其后百家争鸣,这故事即远播为战国精英的公共知识之一种。 [6] 惟两书(尤其《尚书》)初传于儒家,周公的形象,便颇遭儒生的重构。 [7] 重构的大概,可见于汉初伏生《尚书大传》与《史记·鲁周公世家》等。 [8] 其中“辅武王”与“辅成王”,乃重构的重点。关于辅武王,《尚书》本文集中于两事。一是佐武王克商;二是克商后两年,武王有疾,几濒于死,周公祷先王神灵,祈以自代。后者(辅成王)《尚书》记载较备,儒生大体亦遵之。前者《尚书》未有多说。儒生便张皇幽眇,予以新构。其最重要的一则,是说牧野之战后,武王惶惶有未得天下之感,于是问辅臣何以处置殷之遗民。太公说爱屋及乌,反之亦然,故应严惩殷民。周公则主张施仁政,使殷民“各安其宅,各田其田”,视天下无私。 [9] 武王从周公议,天下大定。通过这一新构,周公忠君爱民的儒家贤辅形象,便树立了起来。

但在儒生的重构中,周公最大的功业,乃是辅成王,而非辅武王。重构的核心,则是周公的身份。今按《尚书》中,未有周公居摄践祚的记载, [10] 仅言武王崩,成王少,周公辅政。但按儒生的重构,所谓辅政,竟指周公摒成王于旁,自践天子位。 [11] 如《史记·鲁周公世家》云: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12]

按“践祚”《尚书》未载。“在强葆”,乃极言其小,以见周公践祚的必要;这也是《尚书》所未载的。 [13] 这一重构,当与荀子所传的“圣王”思想有关。盖按这思想,惟有圣人方有称王的资格。荀子整齐古代王谱,跻周公、孔子于圣王之列,便是这观念的表达(说见后)。 [14]

既践祚摄王位,周公摄政的细节,便须与其身份相当。这是儒生重构的另一部分重点。其中包括:

1.诛管蔡:克商后,为镇抚东方,武王封其弟管叔、蔡叔于商故地。武王崩,周公摄政践祚,管蔡不满,与商遗孽禄父为乱(所谓“三监之乱”),周公东征,诛管叔、禄父,放蔡叔,周室为安。 [15]

2.营雒邑:三监乱平,为稳定东方,周公于商故地相土作城,名之曰“雒”,使直属周王室,奠定周室之久安。 [16]

3.立制度,定礼乐:《尚书》“周官”“立政”中,有周公设官立制的内容,其言隐约。儒家又重构云:

周公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君子耻其言而不见从,耻其行而不见随,将大作,恐天下莫我知也。将小作,恐不能扬父祖功业德泽。然后营雒以观天下之心。于是四方诸侯率其群党各攻位于其庭。周公曰:“示之力役且犹至,况导之以礼乐乎?”然后敢作礼乐。 [17]

这一重构,乃是呼应周公的天子身份。盖按儒家说,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18]

4.致太平:据《尚书》已佚“归禾”与“嘉禾”篇, [19] 周公辅政,天下太平,唐叔封地出异禾,“异亩同颖”。儒家重构云:

成王之时,有三苗贯桑叶而生,同为一穗,其大盈车,长几充箱。民得而上诸成王,王召周公而问之,公曰:“三苗为一穗,抑天下其和为一乎?”果有越常(裳)氏重译而来。 [20]

是不仅出异禾,竟至于“来远人”,这也是《尚书》所未载。所谓“越裳氏”,据《大传》:

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九译而献白雉。……其使请曰:“吾受命吾国之黄耉曰:‘久矣,天之无别风淮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有,则盍往朝之?’”周公乃归之于王,称先王之神致,以荐于宗庙。 [21]

这是呼应“圣王出、天地和、夷狄至”的儒家理想,也是周公圣王身份的应有之义,为《尚书》所未载。《大传》“周公辅幼主不矜功则萱荚生”“帝命周公践祚则朱草畅生”,皆为此观念的表达。 [22]

除上举诸事外,《尚书》又记载了周公的其他功业,如伐淮夷、建侯卫。儒生将之与上举的大事加以条贯,重构出一完整的圣王叙事:

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 [23]

这叙事的次第,也是《尚书》未载的;事体的轻重,《尚书》也不执一。然则抑周公的臣子身份,加以天子色彩,把轻重不一的事件等量齐观,并呈现以时间次第,以见周公辅成王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行为,乃儒生的重构之功。重构的目的,则是把周公的形象,纳入“平乱世—定礼乐—致太平”的儒家圣王模式。

由于圣王身份的获得,周公归政后的大事,便也须重构。据《尚书·洛诰》,周公归政后,并未之国(鲁),而留于镐京,以臣位辅政,迄于死。 [24] 据《尚书·金縢》,周公死后,天大风雨,成王有“我国家礼亦宜之”之语。惟其言隐约,莫知其详。《尚书大传》则重构云:

周公疾,曰:“吾死必葬于成周,示天下臣于成王。”成王曰:“周公生欲事宗庙,死欲聚骨于毕。”毕者,文王之墓也。故周公薨,成王不葬于成周,而葬之于毕,示天下不敢臣也。 [25]

即周公欲以臣位终,天不许。成王体天心,以天子礼葬之。这便完成了周公生当一天子、死当一天子的儒家重构。

归纳前文,则知战国秦汉流传的关于周公的公共知识,大致有两个体系:《尚书》与《(逸)周书》等文本所记载的;儒家重构于两书的。两者呈现的周公,皆包括“武王辅”与“成王辅”两个形象,惟以“成王辅”为重。又前者呈现的周公,是政治家式的贤辅,儒生重构所呈现的,则是平乱世、定礼乐、致太平的圣王。

1–2. 假周公设义:战国至西汉中叶的周公

历史意识的增强,是战国以来智力生活的特点;引历史以主张、反对,或说服,乃各家普遍的做法。由于辩说的目的,是以术干时君,故周公之为“王辅”,便为各家所乐引。今综考战国至西汉中叶的文献,便知这一时期周公的形象,犹并呈“武王辅”与“成王辅”两个侧面。关于前者,兹举例如:

1.《墨子》历举古圣王皆有贤辅之例,言王者得天下,莫不有贤辅。所举武王之辅,为太公与周公。 [26]

2.《淮南子》称贤主之道,在于求己,求己得则贤辅自得。所举之例中,有武王以周公为辅。 [27]

3.《说苑》历举前史“贵德”的懿行,强调“贵德”之效。前引周公说武王施仁政于商遗民,为所举之一例。 [28]

则知先树“王者有辅”义,次举历史先例为说明,乃上引辩说的共有模式。周公辅武王,则为各家所举的先例之一。关于辅成王,可举例如:

1.《战国策》记春申君为楚相二十五年,专楚政。楚王病,太子衰弱,其门客朱英说以“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 [29]

2.《淮南子》称事无常道,宜与时屈伸,其例如周公事文王谦谦若愚,摄天子位威动天地,就臣位尽臣子礼。 [30]

3.《汉书》记元帝中,郑朋上书大将军萧望之,说以周公下士之义,文称“将军体周召之德,秉公绰之质,有卞庄之威”。 [31]

则知作为成王之辅,周公的形象有两种,一是践祚称王者,一是辅臣。前者多见于战国;时天下扰攘,人怀觊觎,故不讳言周公践祚。 [32] 后者多见于汉代皇权奠定之后,臣子践祚,为时所忌。 [33] 此意最可见于贾谊《新书》。按《新书》数言周公成王,皆目周公为辅臣,并尤重其礼贤下士的一面,无一语及“践祚”。如称“成王处襁褓之中朝诸侯周公用事”, [34] 是明言成王虽在襁褓犹为天子,未取儒生“践祚”之义。贾谊呈现的周公形象,当是西汉初中叶之前周公形象的共有模式。这一模式,至王莽中始彻底改变。 SLnF06rgCB27zQOmOeix5UsYHw+MvROGMuFYn4W+SEE/0C9WdcFhyoJ1gcpnF6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