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诗

那时我肯定没满八岁。我的外甥乔迪比我大得多,他痴迷英国文学,常常怀着极大的热忱朗诵《哈姆雷特》的大段独白。但他怎么突然心血来潮,想教我这样的毛孩子作诗,我也不懂。一天下午,他把我叫到房间,让我试着写首诗,然后又给我讲解如何在帕雅尔韵律里凑够十四个音节。

在这之前,我只读过印在书上的诗——没有拿笔圈出来的错字,也没有瑕疵和修改,完全是一挥而就。我哪敢奢望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诗来。

有一天,家里抓了一个贼。我吓得发抖,但抵不住好奇,冒险去现场偷看了一眼。我发现这个贼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守门人狠狠地抽打他时,我不禁对他产生了怜悯之心。我学着写诗的经验也是如此。

当我随意把几个词凑在一起,就写出了帕雅尔诗行,幻想中诗人头顶的光环顿时变得黯然失色。时至今日,当可怜的诗歌被胡乱对待时,我也会感到不快,就像当年我见到那个贼挨打一样。有时我也产生恻隐之心,却无法管住双手,继续摧残诗歌。即使那个贼,也没挨过这么多打,吃过这么多苦吧?

敬畏之心一旦消失,谁也阻挡不了我写诗的兴致了。我从管理我家庄园的一位职员那里弄来一本手抄蓝纸本,又亲手用铅笔在页面画了几道横线,歪歪斜斜地开始写诗。

就像一只刚刚长出犄角的小鹿,哪里都想碰一下,我这个诗坛新秀总是拿着自己胡诌出来的几行诗作,到处给人添麻烦。哥哥为我会作诗而感到骄傲,在家里到处寻找听众,让我念诗给他们听。

我记得有一天,我们兄弟俩跑到一楼的办公室,在庄园主管面前念完诗后,一出门就遇见了《民族报》的编辑纳沃戈巴尔·米特拉先生。他刚跨进门槛,哥哥一把抓住他:“嘿,纳沃戈巴尔先生!罗宾写了首诗,您不想听听吗?”话音未落,我就朗诵起来。

我当时没写几首诗,还凑不够一本诗集,不过这倒是方便我把所有的作品都随身揣在口袋里。写作、印刷、出版,我一个人身兼数职,哥哥只在宣传方面,助了我一臂之力。我写的是一首描写莲花的诗,站在楼梯口,念给纳沃戈巴尔先生听了,念得很大声,激情澎湃。“写得不错!”他微笑着说,“不过,能解释一下‘Dwirepha’是什么意思吗?”

我已经忘了“Dwirepha”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了,“Bhramara(大黑蜂)”一词其实也能押韵,但整首诗中,我唯独对“Dwirepha”这个词寄予厚望,这个作为诗眼的词让我在庄园的职员面前赢得一阵喝彩。但纳沃戈巴尔先生竟然不为所动——他只是笑了笑!我猜他肯定不是一个善解人意的长辈,所以我再也没给他念过我写的诗。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没学会如何让听众们理解我的诗句。也许纳沃戈巴尔先生还会冲我微笑,“Dwirepha”这个词,就像一只喝多了蜜的大黑蜂,守在自己的地盘,纹丝不动。 ldf7d2sw7qoeNlgBYSS/tRkJ2rrcIvLXbhXftWNQxvHZOfu6zqKbksXNoZSJvn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