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刘邦发迹

芒、砀二山本是偏僻的地方,刘邦与壮士十余人为避祸寄身此地,担心被人发现,随处迁移,行踪不定。偏偏有一个妇人,带着子女来寻找刘邦,好像很熟悉他的行踪,一下子就找到了。

刘邦一看,这妇人正是妻子吕氏。夫妻父子在此聚首,真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刘邦惊问原委,吕氏说:“你背离父母、抛弃妻儿,藏身山谷,只能瞒过别人,怎能瞒过我呢?”刘邦听了大吃一惊,吕氏接着说:“无论你逃到哪,上面总有云气盖着。我善望云气,所以知道你的下落,特地寻来。”刘邦欣然道:“有这样的事吗?始皇常说东南有天子气,所以几次出巡想杀掉此人。莫非始皇死后东南王气还在,我刘邦能担此重任?”吕氏说:“但现在是甘还没来,苦已经吃得够多了。”说着,两眼已蓄满泪水,刘邦急忙劝慰,并问起家里的情形。

原来刘邦西去后,县令等他回来禀报,等了好久也没有消息。派人出去打探,才知刘邦把罪犯放跑,自己逃走了。县令立即派人搜查刘邦家,也没找到什么线索。吕氏受丈夫连累,被县令监禁起来。秦朝的律法本来苛刻,再加上吕氏手头没钱,不能贿赂狱吏,又因吕氏姿色未衰,狱吏常常调戏、嘲笑她。吕氏举目无亲,只得忍垢蒙羞。碰巧有一个叫任敖的小吏,也在沛县中看管囚犯,平时与刘邦有些交情,一听说刘邦的妻子入狱,便有心照顾。虽然吕氏不归他看管,他却常来探视。

一天晚上,任敖又前来看望吕氏,没到狱门口,便听到哭泣声。他停住脚步,就听见狱吏的吆喝声、侮辱声,句句不堪入耳,顿时气冲脑门,大踏步跨入门内,抡起拳头就向狱吏打去。狱吏猝不及防,被他打了几拳,鼻青脸肿,两人便到县令那里评理。县令登堂审问,他们各执一词,县令见他二人各有理由,不好轻易作出判断,只好召入功曹萧何,令他秉公断理此案。

萧何认为狱吏知法犯法,应该严惩;任敖虽行为粗莽,却心地善良,应从宽发落。县令也认为这样断案很公正,于是按律责罚了狱吏。狱吏白挨了一顿打,还要加受罪名,俯首退下,连喊晦气。萧何想方设法为吕氏开脱,县令最终将吕氏释放回家。吕氏回到家中,便拖儿带女来找刘邦。刘邦见到妻儿后,也不挂念什么了,索性住在芒、砀山中。因此后世称芒、砀山中有皇藏峪。

陈胜起兵蕲州后,东南各郡县纷纷杀死守令,响应陈胜。沛县与蕲县相近,县令恐怕城池被陈胜攻破,也想举城投降。萧何、曹参献计说:“你是秦朝的官吏,为何要降服于盗贼呢?这样做恐怕会人心不服,导致激变,不如招集逃亡的几百人,压制贼众,守住城池。”县令也同意这么做,于是派人四处招徕壮士。萧何又说刘邦具有豪气,如果将他赦罪召还,刘邦必当感激图报。县令认为这个主意可行,就命樊哙前去召回刘邦。樊哙也是沛县人,力大无比,靠杀狗生活,娶妻吕媭 4 。县令因他与刘邦有亲戚关系,所以叫他去召回刘邦。樊哙已经知道刘邦的住处,径直来到芒、砀山中与刘邦相见,转达沛令的意思。刘邦已在山中住了八九个月,壮士约有一百人。听说沛令相召,便带领家属众人,与樊哙一同回沛县。

走到半路,突然看见萧何、曹参狼狈前来。刘邦惊问起原因,萧何、曹参二人齐声说:“以前请求县令召你回来,原希望等你回来后共同举事。不料县令忽然反悔,竟然怀疑我们召你前来另有他意,就下令关闭城门,抓捕我们两个。幸亏我二人事先得到了风声,现在只有赶快想办法保全我们的家眷了。”刘邦笑着说:“承蒙二位多次关照,我怎能不思回报呢?幸好我手下已有一百多人,我们先到城下察看形势,再从长计议。”于是萧何、曹参又与刘邦一块返回,来到沛县城下。城门还关着,无法进去。萧何献计道:“城中的百姓未必都服从县令,不如先投递书函,叫他们杀死县令,免受暴秦统治。只可惜城门未开,无法投递,这该怎么办呢?”刘邦说:“这不难,你快快写好书信,我自有办法。”萧何听了,急忙修书一封,递给刘邦。

刘邦大致看了一遍,说道:“写得太好了!”便将书信收起来,自己带着弓箭来到城下,对守兵大喊:“你们快看我的书信,可保住全城人的性命。”说完,就把书信系在箭上,“嗖”的一声,射到城上。城上守兵取过来一看,觉得句句在理,便下城与父老商量。父老一致赞成,一干人率领子弟们攻入县署,把县令杀死。然后大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

刘邦召集众人,商议以后的事。众人都推举刘邦做沛令,背秦而立。刘邦慨然道:“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如果不能推选一个有才能的人来领导众人,必定一败涂地。我自知才疏学浅,不能保全父老子弟,还请另择贤能,才能成就大事。”众人又重新推选萧何、曹参,萧何、曹参都是文吏出身,害怕将来大事不成,祸及宗族,于是极力推荐刘邦。刘邦仍然推辞,众父老同声说道:“听说刘季出生时与众不同,将来必定大贵。并且我们已问过卜人,他们都说你是最佳人选,希望你不要推辞!”刘邦还想推让,可见众人都不敢担当,只好答应下来。于是众人共立刘邦为沛公。这一年刘邦已经四十八岁了。

九月,刘邦担任沛公一职,特意制成红色的旗帜挂在城中。因为以前斩蛇时,老妇人哭诉有赤帝子斩白帝子的话,所将旗帜制成赤红色。封萧何为丞相,曹参为中涓,樊哙为舍人,夏侯婴为太仆,任敖等为门客。部署完之后,众人商议如何出兵。自从刘邦做了沛公,历史上便把“沛公”二字作为他的代名。沛公令萧何、曹参召集沛中子弟,攻打胡陵、方与,命樊哙、夏侯婴为统将。胡陵、方与二地的守令不敢出战,闭城自守。樊哙与夏侯婴正准备进攻,忽然接到沛公的命令。原来刘媪去世,要办理丧葬,不宜出兵,于是召二人回去守护丰乡。二人不能违命,只得率领众人回来。沛公到丰乡举办丧礼,暂时将军事搁起。

此时又出了项家叔侄,召集八千人,横行吴中。项梁本是下相县人,是楚将项燕的儿子。项燕被秦将王翦围困,兵败自杀,楚国也随后灭亡。项梁常常想起兵报仇,只因秦朝那时太强盛,自己手无寸铁,终究没能如愿。他有一个侄子名籍,字子羽,少年丧父,跟着他生活。项梁让项籍读书,不见起色;改让项籍学剑,仍旧没有起色。项梁非常恼怒,项籍说道:“读书有什么用!不过是会记自己的姓名罢了;学剑虽能护身,也只能抵挡一个人。一人怎么能敌得过万人呢?项籍愿学力敌万人的本领!”项梁听了项籍的话,怒气渐平,对项籍说:“你有这样的志向,我就教你兵法吧。”

项梁祖上世代为楚将,受封于项地,所以以“项”为姓。家中虽遭丧乱,但祖传的遗书还在,项梁于是一律取出,教项籍阅读。项籍生性粗莽,开始时虽很用心,后来渐渐倦怠起来,所以兵法大意,也只是略知一二。最终项籍一无所成,项梁知道他本性难移,就任他把岁月蹉跎过去。

不久项梁被仇家告发,囚禁在栎阳县中。幸好项梁与蕲县狱吏曹无咎认识,于是写信请他帮忙。曹无咎给狱吏司马欣修书一封,项梁才得以出狱回家。项梁是将门之后,怎肯遭人陷害?项梁找到仇人,与他理论,仇人不肯认错,项梁一气之下把仇人打死了。项梁害怕被官吏抓去,便带着项籍隐姓埋名逃到吴中。他时常见义勇为,渐渐取得了吴人的信任。吴人都愿意听项梁的指挥。

秦始皇东巡时,项梁与项籍随着众人来看銮驾。众人都称天子威严,只有项籍指着始皇对叔父说:“他虽然是个皇帝,却可以由我取而代之!”项梁大吃一惊,忙用手捂住项籍的嘴,低声道:“不要胡言乱语,如果被人听见,要罪及三族了!”项籍当时年已弱冠,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气可拔山,吴地少年没有一人能与他比勇,个个都怕他。项梁见项籍资质过人,料他日后定有一番作为,因此偷偷养了几十个死士,并铸造兵器,静待时机。

陈胜叛乱后,项梁认为时机已到,正想起兵响应,忽然会稽郡守殷通差人过来,召项梁前去议事。项梁于是去拜见郡守,殷通下座相迎,把他领进密室,低声对他说:“蕲县、陈县已经失守,江西也叛变了,看来是天意亡秦。俗话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想乘机起事,你认为怎么样?”这一席话,正中项梁下怀,他当然极力赞成。殷通又说道:“行军要先挑选将领。当今将才,非你莫属。勇士桓楚也是一条好汉,可惜他现在下落不明。”项梁回答说:“我侄儿项籍知道他的住处,如果召桓楚前来,如虎添翼,大事一定能成!”殷通高兴地说:“令侄既然知道桓楚的行踪,劳烦他请桓楚过来。”项梁道:“明天我带项籍前来拜见,听从你的安排。”说完,起身回家,私下与项籍商议了很久。

第二天,项梁让项籍暗藏利剑,与他一同前往。来到郡衙,项梁嘱咐项籍静候门外,并再次叮嘱他一番,项籍连连点头。项梁进去拜见郡守殷通,项籍在门外等候,不一会儿,就有人领他进去。殷通见项籍身材雄伟,异常喜欢,对项梁说:“好一位壮士,真不愧是你的侄子。”项梁微笑着说:“一介蠢夫,不足过奖。”殷通命项籍前去召回桓楚,项梁在旁边对项籍说:“好,行动了。”又向项籍瞟了一眼。项籍心领神会,立即从怀里拔出利剑,上前一步向殷通砍去,剑起头落,殷通倒地身亡。

项梁弯腰从殷通的尸体上取下官印,挂在腰间,又将殷通的人头提在手中,与项籍一同出来。才走几步,就有许多武夫,手拿兵器拦住他们。项籍有万夫不挡之勇,这几百个人,他全不放在眼里,只见他大喊一声,举剑四挥,剑光所到之处,人头纷纷落地。众人不敢接近项籍,一步步倒退。项籍靠着一柄宝剑,向前突围,又杀死了几十人,其余人吓得四散奔逃。府中文吏都躲了起来,不敢出头。项梁亲自去寻找,叫他们不要害怕,全部到外衙议事。众文吏陆续出来,战战兢兢地站到项梁面前。项梁婉言相劝,无非是说秦朝暴虐,改图大事等。众人惊慌不已,但又不敢说一个“不”字,只好连连答应,暂保眼前。项梁又召集城中父老,说明大意,父老不敢反抗,同声应命。

项梁自封将军,兼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遍贴告示,招募士兵,把壮丁编入军籍,然后访求当地豪杰共谋大事。项梁命项籍带着几百人出去招安,共招来士兵八千人,都强壮无比。项籍年仅二十四岁,做了八千子弟的首领,更加威风。他本来字子羽,因为嫌双名不好听,便减去一个字,只留一个“羽”字,自称为项羽,后人也都叫他项羽。

项氏叔侄占领江东以后,又有几个草头王,陆续称霸一方。 tCUDW4CLpC7CbxRSiGhwwpICOkUw0SK12GmqOZY5J671vt8D77mU/EwJ5LqMQu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