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兄弟相残

扶苏正在上郡监督蒙恬修筑直道,胡亥派遣心腹,拿着伪诏、御剑前去赐死扶苏。扶苏看到诏令、御剑,哭着进入内室,便要自杀。蒙恬慌忙进去,制止扶苏道:“皇帝在外,未立太子,命臣率兵三十万在此守边,并派公子前来监督。这是天下重任,如果不是陛下器重,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你呢?现在只凭一个下人到此胡说一番,便想自杀,怎么行呢?这其中定有隐情,臣先派人去请命,如果情况属实,再死也不迟。”扶苏也有此疑虑,可使者连番催促,让他快点遵旨自尽,逼得扶苏一时失去了主张,又痛哭一场,然后对蒙恬说:“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我死就是了,何必再去请命。”说着,取御剑割颈自杀,倒地身亡。蒙恬替他棺殓,草草下葬。使者又催促蒙恬自裁,蒙恬不肯应命,只是把兵符交给王离,自己进入阳周狱中,等候朝廷发落。使者无可奈何,匆匆回去禀报。

胡亥、赵高、李斯如愿后,才传出始皇的死讯,下令立即发丧,然后立胡亥为二世皇帝。文武百官以为是始皇遗命,自然没有异议,纷纷来朝道贺。礼成以后,丞相以下,仍担任以前的职务,只有赵高升为郎中令,格外得宠。赵高想杀死蒙氏兄弟,以报前仇,便将蒙恬拘押在阳周,传诏把蒙毅打入狱中。

这一年九月,始皇的棺木被安葬在骊山。骊山在骊县南境,离咸阳很近,山势雄峻,下面有温泉。始皇在世时,早已筑好陵墓,陵墓直达三泉,方圆五六里。修筑石墓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内部的装饰无与伦比,上面按照天上星斗的样式,用绝大的珍珠当做日月星辰;下面按地理构造,取极贵的水银当做江河大海。宫中有用石头刻成的文武百官,按官位大小依次站立两旁,还有很多奇珍异宝,灿然杂陈。墓内设置了机关,如果有人挖掘,便有利箭射出。还从东海中觅取人鱼,把它的肉炸成油,作为灯烛的燃料放在墓穴中。人鱼产自东海,形状像人,长一尺左右,肉不能吃,把肉熬成油作为燃料,耐久不灭。像始皇这样穷奢极欲的人,古今罕见。自兴土建筑算起,十多年才竣工。

棺材要放入墓穴里了,二世皇帝胡亥带着宫眷以及文武官吏前去送葬,车马仪仗,繁丽绝伦。到了下葬的地点,便把棺材放入坟墓,这时胡亥却下达一命令:“先帝后宫内没有留下孩子的一律殉葬。”宫眷等多半无子,此令一下,她们号啕大哭,声音响彻山谷。胡亥毫不心动,命有孩子的妃嫔走出墓外﹔其余的都留驻墓中,不准私自逃离。有几个撞死,有几个吓得昏死过去,还有一大半绝色娇娃,正在设法出去,工匠却关了墓门,用土封死。这些美人儿不是闷死,便是饿死,仙姿玉骨,全化作骷髅一片!工匠封闭好墓门,来到外面第一重墓门前。有人对胡亥说道:“墓中宝藏甚多,虽设有机关,工匠们应该都知道,难保没有偷偷挖掘的事情发生,不如就此除掉这些工匠,以免留下后患。”胡亥询问赵高意见,只见赵高在二世耳边轻声说了几语,胡亥便下令,把外门掩住,再用土石填塞,不留一点儿空隙,工匠等无路可逃,全都死于非命。

把墓穴封好后,胡亥又命人在墓旁栽植草木,把墓地环绕得周周密密,郁郁苍苍。墓高已经五十多丈,草木长起来,参天蔽日,真是一座绝好的山林。谁知没过几年,墓地便被项羽发现,搜刮一空。后来有一个牧童到此放羊,为了寻找坠落在墓中的羊,便点燃火把进去寻觅,找到羊之后,扔下火把就走了,始皇坟墓被烧得干干净净,枯骨都化作了灰尘!

秦二世胡亥葬下父亲,回朝听政,准备释放蒙恬。赵高对蒙氏兄弟怀恨在心,一心想害死他们,不但要杀蒙恬,还要杀蒙毅,就向二世进谗道:“臣听说先帝在世时,曾想找一个有才能的人立为储君,本想立陛下为太子,可是蒙恬多次向先帝进谏阻止,蒙毅也经常在先皇面前说陛下的坏话,所以先帝才有遗命立扶苏为太子。现在扶苏已死,陛下登基,蒙氏必将为扶苏报仇,臣担心陛下不能高枕无忧啊。”二世听完这些话,自然不能轻赦蒙氏兄弟,再经赵高日夜怂恿,二世也巴不得斩草除根。于是下诏在狱中处死蒙氏兄弟。

这时有一个少年进谏道:“有史为证,听信小人,杀害忠良必定会陷国家社稷于危难之中。蒙氏兄弟是我秦朝的大臣谋士,有功于国家,陛下反而要将他们除去,臣以为万万不可!轻虑不可以治国,独智不可以存君。现在陛下诛杀忠臣,宠信小人,必定会使群臣自危,正士灰心,还请陛下审慎为是!”

二世一看,进谏的乃是兄长子婴。他不愿回答,叱令子婴退去,派御史曲宫奉诏前往,并命他谴责蒙毅说:“先帝曾经想立当今圣上为太子,你竟然多次阻难,究竟是何意?现在丞相认为你对朝廷不忠,论罪当诛你九族,圣上颇不忍心,只赐你一死,你当体谅圣上的一番苦心,立即遵诏办理!”蒙毅跪答道:“臣从小侍奉先帝,备受皇恩,先帝从不曾有过册立太子的想法,臣也不敢无故进谗言。况且太子随从先帝周游天下,臣又不在左右,怎么会有这样的罪名呢?臣不是贪生怕死,只是担心有佞臣蛊惑皇上,反累先帝英明,所以臣不能不说!从前秦穆杀三良,楚平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四君所为,都被后人嘲笑。圣帝明王不杀无罪、不罚无辜,希望大人能够明察!”曲宫已受赵高密嘱,怎肯容情?没等蒙毅说完,就拔出剑来,顺手一挥,蒙毅人头落地。曲宫看也不看,转身就走,还都复旨。

二世又派人到阳周,赐给蒙恬一封书信,要他立刻自尽。蒙恬愤然道:“自我祖父以来,三代人为秦朝立功无数。现在我带兵三十多万,虽然身陷囚室,可势力足可以背叛朝廷,之所以不这样做,无非是不忘先主、不辱先人,现在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不敢苟且偷生。我即使死也要进言,只恳请陛下不要误信小人、杀害忠良,还请大夫把话带到。”朝使回答说:“我只知按照皇上的命令执法,不敢把将军所说的话上报朝廷。”蒙恬望天长叹道:“我因何得罪上天,竟让我无过而死?”然后又叹息道,“我知道了!以前从临洮到辽东城,穿凿一万多里,难保不掘断地脉,这乃是我的罪过,死也应该了!”于是服药自杀。朝使立即回去禀报。天下人都为蒙恬叫冤,只有赵高发泄了心头之恨,很是欣慰。

又过了一年,秦二世下诏改元,尊始皇庙为祖庙。二世自称朕,并与赵高商议说:“朕尚在少年,继承大统,百姓未必畏服。朕经常想到先帝巡行郡县,表示威德,制伏海内,现在朕如果不外出巡行,岂不是在向人示弱,怎能统治天下呢?”赵高满口极力奉承迎合,二世游兴更浓,立即准备銮驾,指日起程。赵高当然随行,丞相李斯一同前往。此外文武官吏,除部分留守在咸阳城内,其余的全部跟随,一切仪制,都仿照始皇。

走了一个多月才到碣石,碣石在东海岸边,始皇曾来过两次,立石记功。二世命人在旧石旁边,立一块新石,也让臣子们题词,把先帝的创业历程、大兴土木的功德一股脑儿全写上去。文章写成后,照原来的样子刻在石头上。二世一行人,再从碣石沿过海滨,南抵会稽。凡始皇所立碑文,统由二世复查,他嫌所刻各辞未能完全表现始皇的盛德,便在各处续立石碑,先将先帝的恩威表扬一番,再将始皇挑选有才能的皇子立为太子一事也写在里面。然后他们才转往辽东游历一番,最后起驾还都。

二世再申法令,所有始皇遗下的制度,非但没改,反而变本加厉。国内吏民虽然不敢反抗,但是也免不了心怀怨恨。而且二世的位置,是从长兄处篡夺得来。天下之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其他的皇子多多少少听到一些风声,暗地里猜疑,时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有人把这些情形上报给二世,二世很是担忧,于是与赵高密谋道:“朕即位以后,大臣不服,官吏势力强大,其他的众皇子还想着和我争夺王位,真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数语正中赵高下怀,赵高却故意踌躇,欲言又止。二世又惊问数次,赵高才说道:“臣早就想说,只因他们是陛下的兄弟,所以才未敢直说,缄默至今。”赵高说完这些,回顾两旁。二世心领神会,立即退去左右,侧耳静听。赵高接着说:“现在朝上的大臣,多半是有功劳之人。只有赵高出身低贱,承蒙陛下提拔,管理内政。各位大臣虽然表面上听从陛下的安排,心中却怏怏不乐,阴谋变乱。如果不及早提防,设法除掉他们,陛下未必能够久安。如果陛下想除掉这些祸患,须雷厉风行,将所有宗室勋旧全部除去,另外重用一些新人。这些人必定感恩图报,誓死为陛下尽忠,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二世听完,翻然醒悟,高兴地说:“你说得太对了,朕就这么办!”赵高又补充道:“也不能无端就杀掉他们,须先给他们加上罪名,才名正言顺。”二世点头会意。

才过了几天,便构成大狱。二世下诏将皇子十二人、公主十人,一并下狱,并将以前的大臣、始皇的贴身侍卫,也拘押了很多,听候审问。问官是谁呢?就是郎中令赵高。赵高受二世委任,一朝大权在手,哪管什么金枝玉叶,故老遗臣?下令把犯人提到阶前,硬给这些人加上谋逆的罪名,喝令他们把谋逆的经过详细地供出来。众皇子也只是怀疑二世篡位,并没有做谋逆之事,甚至平时在谈论时,也没有大加诽谤,无缘无故地做了犯人,叫他从何供起?当然全体喊冤。赵高不为所动,施以重刑,把众皇子打得死去活来。诸公子熬受不住,只好随口承认。赵高说一句,他们认一句,赵高说两句,他们认两句,此外赵高又给他们捏造了许多新的罪状,这些罪状连皇子自己都不知道。至于其他被冤枉的官吏,见皇子尚且被打成这样,心想不如拼着一死,承认自己谋逆,省得受皮肉之苦。赵高于是牵藤摘瓜,穷追不舍,不论他是皇亲国戚,还是普通官吏,只要与自己有些过节,一股脑儿全扯入案中,定成死罪。有几个与赵高没有仇怨,不过赵高怕他们将来升官,地位在自己之上,也趁机把他们一网打尽。然后上奏二世,二世立即批准,下旨将十二位皇子全部斩首,陪死的官吏,自然数不胜数。十位公主不便在大庭审问,索性将她们赶到杜陵,二世亲自前去审问,赵高在旁执法。十位公主都生长在深宫,娇怯得很,禁锢了好几天,已是狼狈不堪。再经胡亥、赵高二人逞凶恫吓,不是气死,就是吓倒,连半句话儿都说不出来。赵高还说她们不肯招认,便命人动刑,鞭挞声相随而下,公主们雪白的嫩皮肤怎禁得住这一番折磨?霎时间香消玉殒。

公子将闾等兄弟三人,秉性忠厚,向来本分,不惹是非,不话闲言,至此也被株连,囚禁在内宫,还没有定罪。二世既然把十位公主都打死了,还怜惜什么将闾兄弟,就派遣使臣对他们说:“公子没有尽到做臣子的本分,按罪理应处死!”将闾叫屈道:“平时我恪尽职守,该做的事全都做了,从不曾有失礼的行为,也没有非议过朝廷,为什么说我没有尽到臣子的本分,为什么要杀死我呢?”使者答道:“臣等奉诏行事,不敢非议。”将闾于是仰天大呼,连叫三声苍天,痛哭流涕地说:“我确实无罪!”兄弟二人拔剑自杀。还有一个公子高未曾被定罪,他料想自己将来必定难免一死,便想逃走,但转念一想,自己或许能幸免于难,但全家必受牵连。三思之后,公子高想出一条舍身保家的方法,含泪修成一书,看了又看,最后打定主意,决意呈给二世。二世看完后,喜出望外,自言自语道:“我正为他苦恼,现在他却自己前来送死,这样也好,省得让我费心,这真可谓知情识意。”一会儿又自忖道,“莫非他另有诡计,假意试我?我要防着他,免得被他算计!”打定主意后,就召赵高进来,把公子高的书信拿给赵高看。等赵高看罢,二世便问赵高说:“你看此书是否可信?朕担心其中有诈,他会不会是因急生变呢?”赵高笑着答道:“陛下多虑了,他现在正为自己的死而担忧,还能有什么谋变呢?”二世于是下诏批准,说他孝思可嘉,当即赐钱十万作为丧葬的费用。诏令下传后,公子高便与家人诀别,服药自尽,二世又下令将他安葬在始皇墓地。总计始皇子女共三四十人,都被二世杀完,并且没收了他们的家产,只有公子高拼了一己的性命,保全了家人。 7pDOpRPupdxBKLZ1LTeBT8ZMxjVeAfFU9lzNQRMHT8A/Rs9Q9on179dtuckFaya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