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各国政治

18世纪,国家集权制使得战争形式和军费筹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各国的王位继承战威胁到了列强间的制衡,而争夺贸易线路或商业利益致使冲突频频,从而促生了各国结盟,以及现代外交的发展。

启蒙时期的欧洲政治有两大基调:一方面,持续的战争和武装冲突;另一方面,各势力之间频繁变动的结盟游戏。

18世纪,欧洲战争肆虐,如西班牙、奥地利和波兰的王位继承战争,大北方战争(或称征服战争),而后者仅是七年战争的一个缩影,所有这些其实只是这个时期联盟体系以及世界历史扩张趋势下的几场冲突。无休止的战争耗费巨大,尤其是俄国,彼得一世(Pierre Ⅰ er )在位的43年间,只有一年没有战事。沙皇时期的俄国就如同路易十四(Louis ⅩⅣ)统治下的法国,将近三分之二的国家收入都用于军事开支。

只有350万人口的普鲁士却拥有一支8万人的军队。1750年,伏尔泰(Voltaire)拜访弗里德里希二世(Frédéric Ⅱ),他很快意识到,尽管这位普鲁士君主有着对音乐的品位和对哲学的热情,却把他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营:普鲁士社会各阶层对军国主义的推崇助长了超额征兵。

18世纪爆发的多场武装冲突构成了政治事件的叙述主线: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至1792年沙皇俄国侵略波兰,战争和暴乱贯穿了整个世纪。殖民地也未能免于战火,如美国独立战争,但此前战争的主战场一直集中在欧洲大陆。通常是欧洲率先爆发冲突,随即迅速蔓延至海外殖民地。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les traités de Westphalie )终结了17世纪欧洲规模最大的冲突,即三十年战争(la guerre de Trente Ans),但和约既没能创建一个统一的君主国家,也没能维系长久的和平。王朝间的冲突,贸易利益的争夺,以及在欧洲大陆扩张的野心,再加之16世纪宗教战争的遗留问题,这些都加剧了欧洲的动荡局势。在这种趋势下,许多国家被战争裹挟而结成了脆弱的联盟,而这些同盟国中既有天主教国家,也有新教国家。

启蒙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中央集权制,它积极推动了各国的军事发展。事实上,只有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才能聚集足够的人力和财力,对他国造成威胁或者捍卫本国的领土。普鲁士军官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有一句名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句话强调了当时军事冲突固有的二元性。对于君主而言,这其实是同时确立两个不同的目标:一方面,在国际关系中寻求平衡;另一方面,在国内巩固其政权。在诉诸武力的威胁下,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须达成两个目标,即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以及权力的制衡。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18世纪的第一场大战,王朝争斗夹杂着贸易利益和企图只凭借一国之力统一欧洲的奢望。

查理二世的王位继承: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之争

1700年11月1日,最后一位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在马德里逝世。由于查理二世没有子嗣,他的去世引发了两位王位觊觎者之间的争夺战,即安茹的菲利普公爵和奥地利的查理大公,两人都是西班牙公主的孙辈。

波旁家族 安茹的菲利普公爵和波旁王朝的拥护者

哈布斯堡家族 奥地利的查理大公拥护者

西班牙查理二世(Charles Ⅱ)统治期间,由于国王的健康问题,王位争夺战的凶兆日益显现:尽管国力衰退,西班牙在欧洲和美洲仍拥有辽阔的领土,1700年11月1日查理二世逝世,没有留下子嗣,这给整个欧洲和其所在的联盟体系内部造成了巨大影响。

菲利普五世
西班牙波旁王朝第一任国王菲利普五世半身像,莱昂纳多·卡普斯(Leonardo Capuz)所作,现藏于瓦伦西亚美术博物馆(musée des Beaux-Arts, Valence)。

除了美洲的总督辖区和加勒比海地区(Caraï-bes)的殖民地,西班牙的领地还包括西属尼德兰(les Pays-bas méridionaux)、米兰公国(le duchéde Milan)、那不勒斯王国(Naples)、西西里岛(Sicile)和撒丁岛(Sardaigne)。由于法国国王、奥地利皇帝与西班牙公主都有亲族关系,所以他们都可以合法地要求继承这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利奥波德一世(Léopold Ⅰ er )是西班牙国王的表弟,他还迎娶了国王的妹妹;路易十四是菲利普三世(Philippe Ⅲ)的孙子,他娶了奥地利女大公玛丽·特雷莎(Marie-Thérèse),而玛丽·特雷莎是菲利普四世(Philippe Ⅳ)的长女,查理二世同父异母的姐姐。

1700年,按照查理二世的第二份遗嘱,路易十四如愿以偿,西班牙王位传给了他的孙子安茹的菲利普公爵(Philippe d'Anjou),史称菲利普五世(Philippe Ⅴ),法国从而获取了西属尼德兰。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为了遏制法国扩张的野心,立即连同英国和荷兰结成反法同盟,并得到了许多欧洲国家的支持。

1701年“大同盟”(Grande-Alliance)在海牙成立,普鲁士和葡萄牙不久后也加入进来,联盟对菲利普五世的继承权提出异议,支持奥地利查理大公(l'archiduc Charles d'Autriche)继承西班牙王位,并反对法国的扩张主义政策,以“共同自由”抵制波旁王朝的“普世君主制”。与此同时,巴伐利亚(Bavière)和科隆(Cologne)的选帝侯与法国结盟,此外还包括萨伏依公国(les Savoyards),不过它在1703年改变了阵营。

冲突也波及公众舆论界。双方阵营的知识分子互不相让:1711年,爱尔兰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发表了小册子《同盟国和前任内阁在发动和进行这次战争的行为》( La Conduite des alliés );1703年,伏尔泰发表了颂歌《关于时间的不幸》( Sur les malheurs du temps );而在奥地利,哲学家兼数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发表了《不可宽恕的乌德勒支和平》( La Paix d'Utrecht inexcusable ),揭露了法国的扩张主义,以及专制的普世君主制概念。西班牙国内,舆论也分化为两派:卡斯提尔王室(Castille)支持法国,而阿拉贡王室(Aragon)则支持查理大公。

冲突最终升级为查理大公和安茹的菲利普公爵的拥护者之间的战争,战场蔓延至西班牙在欧洲和美洲的领土,尤其是意大利北部、莱茵河(Rhin)和荷兰。尽管法国国王获得了最初几场战役的胜利,但反法联盟在1702年至1709年几次击败法军,甚至有几场战役重创了法军,如布伦海姆之战(Blenheim,1704年)和拉米伊战役(Ramilles,1706年)。从军事角度来看,萨伏依的欧根亲王(le duc Eugène de Savoie)(他曾经在森塔战役中大败土耳其人)和马尔巴罗公爵(le duc de Marlborough),这两位伟大的统帅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在他们的统率下击退了太阳王的军队。此外,英国海军于1704年占领了直布罗陀(Gibraltar),1708年攻占梅诺卡岛(Minorque)。

阿尔曼萨战役(La Bataille d'Almansa)
在这场战役中,安茹的菲利普公爵(未来的菲利普五世)打败了奥地利查理大公,导致西班牙的瓦伦西亚被波旁军队占领。
插图 博纳维图拉·里戈利(Buona-ventura Ligli)创作的油画,《1707年4月25日对抗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的阿尔曼萨战役》( Batalla que se dio en los campos de Almansa por les armas de las dos coronas, contra las de los portugueses, ingleses y holandeses el día abril de 1707 ),这幅画作细致地表现了这场战役。现存于马德里的外交部(Ministère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Madrid)。

西班牙王权更替时间表

1700年

一个王朝的结束 11月1日,因查理二世逝世,且无继承者,这意味着哈布斯堡王朝在西班牙统治的结束。

1701年2月末

菲利普五世在马德里 2月底,菲利普五世抵达马德里。9月,另一个同盟发动战争反对他。

1707年

阿尔曼萨战役 4月25日,法军取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这次胜利也为法国打开了进攻西班牙地中海海岸的缺口。

1711年

帝国王权 由于约瑟夫一世逝世后无子嗣,其弟查理大公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王位。

1713年

《乌德勒支和约》 各交战国签署和约,但直到1725年查理大公才放弃王位继承权。

1714年

冲突继续 1714年9月11日,菲利普五世占领巴塞罗纳。1715年6月,西班牙攻占马略卡岛,由此终结了此次战争。

继承之战的多个战区

由于多方势力对峙以及战役所在地理位置特殊性,尽管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间战争爆发的最初目的是解决西班牙王权继承的问题,但是这场战争还是迅速地蔓延到了整个欧洲。

西班牙王位之争使得王国陷入内战,并且使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这次战争的蔓延从两方面来说是不能避免的。首先,是因为西班牙拥有最多的殖民地和财富,比如西属尼德兰和意大利的大部分。其次,由于支持两方的王室力量以及这两个国家所属的国际同盟。攻打第二大同盟成员(其中有神圣罗马帝国、英国和荷兰共和国)的战役爆发在法国边境,随后同样蔓延到了意大利北部(也称卡尔皮战役,Bataille de Carpi,1701年7月9日法国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在阿尔萨斯、洛林、那不勒斯以及巴伐利亚战区,法国人在巴伐利亚遭受了最惨痛的一次失败(1704年的布伦海姆战役,Blenheim)。

这场战争的终结并非因为一场军事胜利,而是因为同盟国的一场意外事件使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711年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Joseph Ⅰ er )逝世,由其弟查理大公即位,称查理六世(CharlesⅥ),这场突变在联盟阵营内引起了恐慌,各国担心哈布斯堡王朝(Habsbourg)将会独揽大权。随着托利党(des tories)成为执政党,英国不再支持奥地利,而着手与法国展开和平谈判,以至于胜利的天平偏向了菲利普五世。

尽管路易十四扶持孙子登上了西班牙王位,但是他才是这场王位继承战争真正的失败者。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继而终结了这场血腥的战争,1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单单法国就调动了90万士兵投入这场惨烈的战斗中。

《乌德勒支和约》( le traité d'Utrecht ,1713年)和《拉施塔特和约》( le traité de Rastatt ,1714年)标志法国霸权的结束。西班牙在欧洲的大部分领地割让给奥地利,包括西属尼德兰、卢森堡、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撒丁岛,而奥地利皇帝承认菲利普五世合法继承王位,他之前已事先宣布放弃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欧洲范围内,勃兰登堡(Brandebourg)选帝侯继位普鲁士国王,西班牙授封萨伏依公爵西西里国王,汉诺威(Hanovre)选帝侯入主英国,至此各国间的政治、军事、力量关系在战后的几十年间重新洗牌。

从王位觊觎者到成为皇帝
这枚金币上面印着的是奥地利查理大公,他曾经觊觎西班牙王位,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查理六世,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藏(musée national d'Art de Catalogne, Barcelone)。

这场大规模的国际战争还产生了其他的重要影响。首先,结盟使得此后各国可以介入旁系斗争,如由英格兰支持的匈牙利独立战和法国的卡米扎尔起义(la révolte des camisards)。除了占领了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之外,刚建立不久的英国收获了巨大的贸易利益—贩奴权和航行权,这使得英国拥有黑奴贸易的垄断权,以及每年可以派遣一艘500吨船舶驶往西属印度群岛。这两项特权终结了西班牙在美洲大陆的贸易垄断,在整个18世纪引发了新的冲突。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

路易十五(Louis ⅩⅤ)是路易十四的曾孙,他5岁时继承了法国的王位。年幼的君主自小长在凡尔赛宫,那是一个极尽奢华的宫廷,象征路易十四至高无上的王权。尽管“朕即国家”(L'État, c'est moi)这句名言未必真的出自他之口,但是太阳王的执政理念充分诠释了一种个人的权力观念,即任何权力都应臣服于君主专制。雅克—贝尼涅·博叙埃(Jacques Bénigne Bossuet)在其关于君主政治及其与圣经关系的著作《从圣经抽取的政治学》( La Politique triée de l'Écriture sainte ,1709年)中写道:“君权是绝对的。”路易十四坚信其权力是神授的,因此宏伟的凡尔赛宫在装饰细节方面着力展现国王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情结,而作为国王象征的太阳则出现在许多装饰品上。

除了英国由于内战和17世纪的光荣革命限制了君权,18世纪大部分欧洲王国,包括意大利的小公国,都参照路易十四的统治策略,即君主将个人意志等同于国家意志。

然而,君主制也是专制暴政的代名词。路易十四去世后,整个欧洲开始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君权,无论其合法与否,都必须屈从理性,国王应该在言行中体现出节制,并对臣民表现出某种家长式作风。路易十五统治下的法国承袭了这种观念,即限定王权的范围,至此王权不再被认为是一种神权。

年轻的路易十五,以及奥尔良的菲利普公爵摄政时期发生的变化

亚历克西斯·西蒙·贝尔(Alexis Simon Belle)所绘的路易十五肖像,凡尔赛宫国家博物馆藏(musée national de Château, Versailles)。

路易十四在位长达72年,他逝世后,王位由刚满5岁的曾孙路易十五继承。在路易十五未成年前,由奥尔良的菲利普公爵摄政,其间他着手重组王国的政治和经济。

为了获得摄政权,菲利普公爵取得了议会的支持,议会撤销了太阳王将王位传承给其私生子的遗嘱,即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Louis Auguste de Bourbon)。摄政王因此手握重权,他首先对行政机构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具有代表性的措施就是把宫廷从凡尔赛迁回巴黎。他建立了一个多元会议制政府,代替之前由贵族组成的议会,并致力于解决王国岌岌可危的财政问题,但最终没能解决危机。1723年,因放荡不羁而著称的奥尔良的菲利普公爵在路易十五加冕一年后逝世。

由此引起了对于这种间接权力的探讨。君主其实和臣民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征收赋税或整顿吏治是君主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但这种让人臣服的权力无法超越语言范畴,也必然受限于地理空间和施政技巧。在大部分情况下,国王想要颁布政策就不得不和地方政权进行协商,比如高等法院和地区议会。

然而,18世纪末,欧洲大陆大部分的君主国家都推行了政府治理体系,以此限制或废除之前封建体制遗留下的督办官的权力。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公职由具有一定地位的官员任职,他们既不是世袭贵族也不是地方贵族。唯一的例外是英国,它给予督办官更多的权力,以此限制绝对君权。

路易十五登上法国王位后,一改路易十四武断且专制的行事作风,颇得民心。1715年至1723年,奥尔良的菲利普公爵(Philippe d'Orléan)摄政,他公开反对太阳王的专制政策。他将宫廷从凡尔赛迁至巴黎,扩大议会的职能,批判专制主义,这些举措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充分体现了奥尔良的菲利普公爵的执政理念,传递出复兴的希望。

在行政方面,议政会曾是路易十四专制主义的基石,摄政期间被7个行政法院代替(战争、财政、海事、对外事务、内政、贸易和宗教),行政法院受到摄政议会监管。在巴黎议会和外省朝臣的支持下,奥尔良的菲利普公爵着手重组国家权力体系,然而不久之后重组事宜便被迫停止。

政治和经济方面,18世纪的法国不得不面对三大困难。首先是债务问题,这主要是之前巨大的军费开支造成的。尽管法国是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是行政开支只能依靠不停地贷款,并通过设立新的赋税来兑现国家欠下的债务。这种经济政策加剧了王权与社会其他势力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与巴黎高等法院。其次,宗教问题。1713年,一部分大法官和法国教士反对教皇克雷芒十一世(le pape ClémentⅪ)颁布的《克雷芒通谕》( l a bulle Unigenitus ),这项通谕旨在遏制法国的冉森教(janséniste)。这个事件埋下了法国宗教冲突的隐患。最后,便是战争。多次参战使法国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和社会紧张的局势。

插图 皮埃尔·丹尼斯·马丁(Pierre-Denis Martin)的油画《走出高等法院,1715年9月12日》( Sortie du lit de justice,le 12 septembre 1715 ),巴黎卡纳瓦雷博物馆藏(musée Carnavalet, Paris)。在旧制度时期,“司法宝座”是指巴黎高等法院的特别会议,会议期间,国王在圣礼拜堂做完弥撒后,端坐在一张配有华盖并用靠垫装饰的宝座上主持会议,这是路易十五流传下来的传统。

路易十五,年幼的国王

1722年12月25日,幼年时起便对官方礼仪习以为常的路易十五12岁便在兰斯大教堂加冕。

奥尔良的菲利普公爵摄政期间,采纳苏格兰金融家约翰·劳(John Law)的建议,创立了一个新经济体系,暂时解决了旧制度遗留下来的一些经济问题。约翰·劳出身爱丁堡银行世家,因为在决斗中杀了人,从伦敦逃到了巴黎,他建议法国政府创立国家银行,国家银行可以通过卖股票将殖民地贸易资本化。法国政府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于是筹建了银行,并特许它间接征税和引入纸币的双重特权。

印度公司
法属东印度公司债券市值的上涨在1720年法国经济大崩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上图的版画(约1750年)描绘了公司的仓库,海军部和本地治里(Pondichéry, Inde)执政官的府邸,本地治里是法国在亚洲的贸易中心,洛里昂印度公司博物馆藏(musée de la Compagnie des Indes, Lorient)。

银行发行的股票由国家担保,用于资助贸易垄断公司,于是股票的市值一路飙升,很快便成了投机买卖,造成了金融泡沫。1720年末金融泡沫破灭,导致许多投机者和小投资者破产。这个结局不仅使约翰·劳失宠,更糟糕的是令整个银行业信誉扫地。

在此背景下,1723年路易十五成年,开始亲政,整个法国都对他寄予厚望。他最初被称为“宠儿路易”(le Bien-Aimé),但从17世纪40年代开始就不受欢迎了。当时,国王没能及时应对1724年和1725年爆发的农业危机,以及通货紧缩政策造成的后果。1725年,国家颁布新税收制度,即“五十分之一税”(le cinquantième),对农业收入和产出征税,这使得国王和内阁大失人心。1726年波旁公爵(le duc de Bourbon)被免职,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在约翰·劳提议的金融体系中大肆敛财,此外还由于他过度关切法国国王的婚姻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

1726年,路易十五的老师,红衣主教弗勒里(Fleury)开始主理内阁,他逐渐缓和了宫廷的紧张局势,然而由于其前任遗留下来的财政和经济问题,国家再次陷入困境。取缔“五十分之一税”导致了国家破产,而法国的对外政策,以及卷入奥地利和波兰的王位继承战,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紧张局势。在如此特殊的背景下,红衣主教弗勒里除了加重赋税别无选择,这次加税对象甚至包括之前可以免税的社会阶层,他还恢复了路易十四时期设立的贡税—“十分之一税”(le dixième)。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流动资金短缺伴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使城市和商业小资产阶级得以巩固。

1743年红衣主教弗勒里去世,路易十五不得不亲自主理国事,然而国王遇事不决,政策朝令夕改。终日沉湎于情妇蓬帕杜夫人(Pombadour)的石榴裙下,相较于国事,路易十五似乎对宫闱之事更感兴趣。1748年国王签署了《亚琛和约》( le traité d'Aix-la-Chapelle ),结束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留下了一笔高达12亿镑的债务,再一次导致法国在1749年设立了新的赋税“二十分之一税”(le vingtième)。

设立适用于所有收入的贡税,在巴黎引起了严重的骚乱,高等法院和教会也提出了抗议。尽管国王最终减免了教会的赋税,但是教会阶层的抗议造成了反教权的局面,同时这一事件又促进了哲学思潮的初现。1748年,孟德斯鸠男爵发表了《论法的精神》( De l'esprit des lois ),书中首次提出了分权的概念。1751年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出版了《百科全书》( Encyclopédie )的第一卷。

论法的精神,从专制到共和

夏尔·德·塞孔达·孟德斯鸠男爵(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出身贵族世家,1721年发表了一部讽刺作品,书中表达了对路易十四专制的憎恶。几年之后,他同样也抨击了路易十五滥用专制权力。

孟德斯鸠肖像画,作者未署名,1728年,凡尔赛宫国家博物馆藏(musée national du Château, Versailles)。

1748年,《论法的精神》在欧洲引起巨大的反响。而它的作者孟德斯鸠早在1721年便以《波斯人信札》崭露头角,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位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由此揭露了法国社会的弊端。与《波斯人信札》体现的讽刺特质不同,《论法的精神》是基于作者为了研究不同政体而游历整个欧洲的经历。他总结了三种政体:共和政体是基于公民的道德,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专制政体是一个人的政府,统治者不顾一切规则和法律,以个人意志治理国家;君主政体介于两者之间,意味着由国王统治国家,但是遵循分权的原则。

1756年七年战争爆发,让已经脆弱不堪的法国财政雪上加霜,而国王和巴黎高等法院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高等法院赞同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所倡导的,认为只有建立政府机关,限制君主权力,才能让整个王国摆脱危机。而路易十五的回应却是要限制法官的权力,他的这番言行更加深了其专制的形象。

1757年1月5日,法国国内民愤日益高涨,退伍士兵罗贝尔—弗朗索瓦·达米安(Robert-François Damiens)企图暗杀国王,结果被处以极刑。当时的作家贾科莫·卡萨诺瓦(Giacomo Casanova)目睹了整个行刑过程,这场行刑是为了彰显国王的权力,并给哲学家、耶稣会和冉森教一个警告,国王认为他们就是这场刺杀的同谋。1774年,路易十五去世,王位传给了孙子路易十六(Louis ⅩⅥ),新国王十分年轻,性格优柔寡断,娶了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14年,诸多欧洲列强介入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结束,欧洲迎来了短暂的和平。从某种程度而言,这场战争是为了“制衡各国势力”,防止产生欧洲霸权,这种想法源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1713年和1714年签署的《乌德勒支和约》和《拉施塔特和约》则开启了大西洋贸易控制权的争夺战。

1739年,英国和西班牙再一次因为殖民地的商品贸易权发生冲突。当西班牙人将其奴隶贸易垄断权,即对各航线利润丰厚的权利,出让给英国王室时,抗议说,他的贸易路线被英国奸商和海盗掠夺。某个晴天,一艘西班牙军舰的船长在例行检查一艘英国船只时,命人割去了英国船长的耳朵,而这种处罚是专门针对小偷和海盗的。英方获知消息后,随即向西班牙宣战,这次冲突也被称为“詹金斯的耳朵战争”(la guerre de l'oreille de Jenkins)。英国舰队随即攻占美洲的几个西属港口,包括今巴拿马(Panama)的哈瓦那(La Havane)和波托韦洛(Porto Belo)。卡塔赫纳之战(la bataille de Carthagène)堪称其中最惨烈的一战,英国舰队的猛攻遭到西班牙人的顽强抵抗,结果英军损失惨重。

乔治一世(George Ⅰer)
乔治一世是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王国的第一位国王,他出身汉诺威家族(la maison de Hanovre)。乔治一世不擅长英语,他习惯用德语,臣民们便因此而嘲笑国王。乔治一世在位期间,执政的实权掌控在首相之手,即罗伯特·沃波尔(Robert Walpole)。
1714年戈弗雷·内勒(Godfrey Kneller)为乔治一世所作的肖像画,伦敦的格林威治国家海事博物馆藏(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Greenwich, Londre)。

丰特努瓦战役(Fontenoy):决定性的一战
1745年5月11日,在丰特努瓦战役中,法军战胜了英国、奥地利和荷兰联军,这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它使得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中的各方势力回归均势。
插图 皮埃尔·郎方(Pierre Lenfant)的画作《丰特努瓦战役》( La Bataille de Fontenoy ),凡尔赛宫国家博物馆藏。画中前排骑马的两位是路易十五和莫里斯·德·萨克斯(Maurice de Saxe)元帅。

这场和西班牙的冲突拉开了18世纪末英国殖民地争夺战的序幕。“詹金斯的耳朵战争”(1739—1748年)表明了,在欧洲大陆爆发的各国冲突肯定会影响参战国的贸易诉求,尤其是海外殖民地。反之亦然,发生在大西洋另一端的战争冲突会导致欧洲大陆联盟体系的权力失衡。从签署《乌德勒支和约》到1775年法国支持美洲殖民地独立战,英法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双方为争夺北美控制权而爆发的冲突便是证明。

《乌德勒支和约》签署后,汉诺威(Hanovre)选帝侯于1714年入主英国。在此后的整个18世纪,这个德意志小国牢牢掌控着英国王位:乔治一世(George Ⅰ er ),出生于汉诺威,不会说英语,他只统治了13年(1714—1727年);乔治二世(George Ⅱ),出生在德国,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年时期,1727年继任英国国王,于1760年去世;最后是乔治三世(George Ⅲ),他有严重的精神问题,他的统治期相对较长(1750—1801年)。

奥地利王位继承时间表

1740年

皇帝离世 查理六世的女儿玛丽娅·特蕾莎成为唯一的继承人,但是普鲁士,萨克森和巴伐利亚不承认玛丽娅·特蕾莎的继承权。

1742年

普鲁士入侵 弗里德里希二世在1740年就已公开宣战,1742年普鲁士第一次侵占西里西亚。

1743年

《沃尔姆斯条约》( Traité de Worms )签署 奥地利、英国和撒丁岛结盟,旨在捍卫英国在意大利的领地。

1744年

第二次入侵 弗里德里希二世发动了对西里西亚的第二次攻击,最终1745年签订《德累斯顿条约》( traité de Dresde )。

1745年

王位觊觎者去世 查理七世逝世迫使巴伐利亚公国承认玛丽娅·特蕾莎的继承权。

1748年

《亚琛和约》 战争结束,协议规定归还战争期间所侵占的土地。

加拿大争夺战

《亚琛和约》签订6年后,英法两国在北美地区重新爆发战争,1756年冲突蔓延至整个欧洲大陆。

1754年5月28日,为了让乔治·华盛顿指挥的部队退出俄亥俄河地区,新法兰西总督率先发起了攻击,由此引发了征服战争。如果说这只是一场小型武装冲突,那么之后英军的印第安盟军首领杀害法国士兵约瑟夫·库隆·德·维利尔斯(Joseph Coulon de Villiers)的事件,使得遇难者的兄弟路易·库隆(Louis Coulon)下定决心带领法国军队摧毁了英军的堡垒。这次冲突原本只局限于殖民地区域,但在1756年却扩展到了宗主国本土,使得整个欧洲再一次被卷入战争,也称为七年战争,这次战争主要是因为普鲁士企图吞并萨克森和波西米亚引起的。1763年,直到签订《巴黎条约》,迫使法国将其大片领地割让给英国,战争才结束。

然而,君主的出身对于联盟体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普鲁士与英国建立了战略同盟,而奥地利则越来越倾向法国。1740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爆发时,英国国王和汉诺威选帝侯之间的这种亲族关系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场王位继承战在英国被称为“乔治国王之战”(guerre du roi George);这种联系促成了英国的参战。

乔治·华盛顿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在征服战争中第一次参战。上方插图:1772年,身穿弗吉尼亚民兵制服的乔治·华盛顿。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六世于1740年突然离世,震惊了欧洲大陆,而他的女儿玛丽娅·特蕾莎(Marie-Thérèse)成了王位唯一的继承人。尽管对于王位继承问题查理六世生前做足了准备,但是他的遗嘱依旧无法阻止王位继承战的爆发,巴伐利亚大公查尔斯—阿尔贝特(Charles Albert)和萨克森(Saxe)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Frédéric-Auguste Ⅱ),都要为他们的妻子争夺王位。

战斧
这是一种古老的印第安工具,最初由木头和石头制成,18世纪末在制造工艺中又加入了铜和铁。由此从工具转变为武器,它通常用于美洲印第安人和殖民军之间的近身肉搏战,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藏(Ashmolean Museum, Osford)。

弗里德里希二世趁乱在普鲁士称王,未宣战便占领了西里西亚(Silésie)。普鲁士新王完全无视玛丽娅·特蕾莎的皇权,欧洲列强被迫对此纷纷表态,七年战争(la guerre de Sept Ans,1756—1763年)一触即发。

法国最初承认查理六世女儿的继承权,但最后却决定支持巴伐利亚的查尔斯—阿尔贝特。当时是红衣主教弗勒里摄政,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提议西班牙、那不勒斯、教皇国和巴伐利亚选帝侯结成联盟,之后普鲁士也加入了联盟。1742年1月24日,巴伐利亚的查尔斯—阿尔贝特称帝,称查理三世(Charles Ⅲ)。但是,英国却在此时加入了玛丽娅·特蕾莎的阵营,继而打破了各势力间的平衡。

在战争的最初四年,许多外交手段旨在推翻各国间的结盟。1745年查理七世(Charles Ⅶ)意外去世,迫使巴伐利亚承认了玛丽娅·特蕾莎的继承权。同时,刚继承西班牙王位的斐迪南六世(Ferdinand Ⅵ)为了缓和意大利的紧张局势,也加入了玛丽娅·特蕾莎的阵营。

1748年,参战国聚首亚琛,法国、英国和奥地利的大使们主动达成协议,协议规定法国和英国归还战争期间攻占的领地。法国参战是为了夺回尼德兰,结果却再次失去了比利时,而西班牙也没能拿回梅诺卡岛和直布罗陀。普鲁士虽然没有签署协议,但协议确认了其对西里西亚的所有权。对奥地利而言,结局基本令人满意,玛丽娅·特蕾莎及其夫的皇权最终得到了承认,弗朗茨·德·洛林(François de Lorraine)随即称帝。

玛丽娅·特蕾莎登上皇位后,外务大臣柯尼茨亲王(Kaunitz)便立即开始寻求建立新的联盟,意图夺回西里西亚。然而,当时英国国王对于再次介入欧洲大陆事务表现得很犹豫。而法国则正在经历财政危机,加之英法在美洲殖民地的争夺日益激烈,法国还得兼顾美洲战场。

法军和印第安各部族军在美洲战场结成了同盟。英国殖民地注重农业,而法国则偏向贸易,因此五大湖地区的法国人和土著印第安人之间的局势相对缓和。这就使得法国人能轻易招募到雇佣兵对抗英国。然而,这依旧无法挽回法军在美洲战场上的颓势,几年内北美的法属殖民地便所剩无几了。

1754年英法在俄亥俄河(Ohio)爆发冲突。英国派遣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去迪凯纳堡(Duquesne)赶走法国人,即今匹兹堡(Pittsburgh)。随后,殖民地争夺战蔓延至密西西比河(Mississipi)沿岸、五大湖和密西西比山谷的其他地区。1756年,殖民地战争爆发,英国称这场战争为“法国—印第安人战争”(guerre franco-indienne),法国称之为“征服战争”(la guerre de la Conquête)。

战事很快便朝着不利于法军的方向发展:尽管法军很主动,如舒瓦茨公爵(le duc de Choiseul)制订计划攻占英属维尔京群岛(Îles Britanniques),但英国大臣威廉姆·皮特(William Pitt)巧妙调动舰队,1759年英国舰队在基伯龙湾战役(Quiberon)大败法军。这场胜利使得英国控制了大西洋的军事和贸易要道,从此英国在北美“法国—印第安人战争”中占据上风。由于法国无法给舰队提供粮食补给,法军在战场上几近全面溃败。1760年,英军占领蒙特利尔(Montréal),法军不得不撤退至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尽管西班牙努力重整经济和军队,但英国已超越西班牙成为无可争议的海上霸主。尽管西班牙和法国联盟,但还是相继失去了哈瓦那、菲律宾群岛(les Philippines)和佛罗里达(Floride)。

与此同时,欧洲大陆正处于被称为“外交革命”(révolution diplomatique)的时期,奥地利外交使节柯尼茨亲王和法国外务大臣舒瓦茨公爵正在酝酿新的联盟,俄国也在不久之后加入。

普鲁士建国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各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勃兰登堡选帝侯继承了普鲁士,他被称为大选帝侯(Grand Électeur),普鲁士是中世纪条顿骑士统治的波罗的海地区(Baltique)的一个公国。15世纪,勃兰登堡和普鲁士分属于霍亨索伦家族(la famille Hohenzollern)的两个支系,领地位于欧洲北部和东部,被波兰隔开。18世纪初,勃兰登堡—普鲁士选帝侯把公国升为王国,打破了欧洲列强间的平衡。

1701年普鲁士建国,弗里德里希一世(Frédéric Ⅰ er )登上王位,新王国其实掌握在地方贵族手中,即容克贵族们(junkers),由他们把持的议会和行政结构不利于中央集权。和法国一样,普鲁士国王不得不强制改革财政体系,创立新的国家机关,即公务官房(les Landräte),其成员仅限于贵族地主。在整个18世纪,普鲁士国王巧妙处理和容克贵族们之间的关系,为了联合容克贵族们的势力,国王建立了新的征税体系改善容克贵族们的经济状况,或是公开赞赏他们对于国家的贡献。与此同时,宗教组织虔诚派,以及期望繁荣德国文化的人文主义者和哲学家都十分支持政府推行中央集权政策。

1713年弗里德里希·纪尧姆一世(Frédéric-Guillaume Ⅰ er )即位,加速了统一和权力巩固的进程。被称为“军曹国王”(le Roi-Sergent)的弗里德里希·纪尧姆一世傲慢专制,在强军的基础上,他设立统一的国家预算,建立宗教教育体系,让整个国家从1709年那场瘟疫中逐渐复苏。财政集权和宗教自由使得弗里德里希·纪尧姆一世及其后继者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不断扩大领土,先后攻占了西里西亚和波兰,而新的财政体系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在这个高度军事化的国家,弗里德里希·纪尧姆一世崇尚效率、服从、纪律、责任、积极和严苛,这种军国主义思想深深注入德国人的血液中。全国各地展开征兵配额制,以便容克贵族们和地方议会控制领地内居民。推行财政体系集权制,创建战争总军需部,这个新的公共部门负责征税和控制开支,专用于支持军费。

集权制使得国王可以随时随地治理国家。这便是“官房学派”(caméraliste)这个词的来源,特指此类政府。国家官僚体系的运作有赖于各级官员,他们深受加尔文教义的影响,忠诚且有奉献精神,拒绝腐败或徇私。尽管如此,政府仍然需要内部监察体制,“检察员”的设立旨在监督官员是否存在不当行为。虽然许多新进公务员出身当地精英阶层,但是普鲁士国王也会使用量才录用制,以此奖励那些在战场或其他领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普鲁士的军曹国王:致力于国家军事化

弗里德里希·纪尧姆一世是一位伟大的创导者,他把年轻的普鲁士王国转变为一个军事强国,并由此在欧洲政治舞台上树立起威望。

1733年,安托内·佩斯(Antoine Pesne)绘制的“军曹国王”画像,现存于柏林的夏洛滕堡(château de Charlottenburg, Berlin);

1701年,应弗里德里希·纪尧姆一世的父亲之命,即弗里德里希一世,设计的黑鹰勋章。

当弗里德里希·纪尧姆一世还是王储时,乃至他执政的前几年,除了参加对抗瑞典的战争之外,他并没有显现出好战的性格或者扩张的目的。然而也正是弗里德里希·纪尧姆一世奠定了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基础,至此军国主义一直都是普鲁士身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至20世纪。1713年,弗里德里希·纪尧姆一世登上王位,他所推行的一切政策都是为了让普鲁士更强大,他致力于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军队现代化,为实现在欧洲的扩张做好万全的准备。比如说在宫廷内部,与他父亲执政时喜好突出自身身份不同,弗里德里希·纪尧姆一世尽力传递出一种朴实、守则、有责任心的形象。他经常身穿军服,并要求每个人都履行同样的诺言,拥有同样的工作能力。因此这些行为也让他在晚年有了“军曹国王”这个称号。1740年,弗里德里希·纪尧姆一世逝世,他留下了一个强大且繁荣的国家,在其子,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的统治时期,普鲁士继续进行扩张。

瑞典的没落

所谓强国必强军,瑞典曾经也是军力大国。正当欧洲列强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冲突不断时,欧洲大陆的最北端则陷入了大北方战争(la grande guerre du Nord)。自三十年战争以来,丹麦和瑞典两国之间时常爆发冲突,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各自不同的对外政策。丹麦率先联合波兰和俄国,企图侵犯瑞典。

战争伊始,查理十二世(Charles Ⅻ,1697—1718年)统率的瑞典军队在与丹麦军队的对阵中占得优势,并在纳尔瓦战役(Narva)中击败了俄国彼得一世的军队。俄国方面,沙皇彼得一世想要通过这场战争打开通往波罗的海的通道。战争的失利促使彼得一世着手政治改革,他参照北欧国家创立了本国的征兵体制,引进了瑞典的义务兵役制,但仅限于社会上层。在改革后的俄国,特权贵族必须服兵役,或者终身为国家服务。此外,俄国为了扩充军备增加了三倍赋税,数十万农民被征召入伍,或被迫去制造兵器以供军需。

战胜俄国让瑞典大受鼓舞,查理十二世随即侵略波兰,于1702年攻占华沙。此时路易十四建议瑞典对抗神圣罗马帝国,但查理十二世不顾路易十四的建议,于1707年率军进入俄国企图攻占莫斯科。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Poltava)的惨败改变了战争的走向,给了反瑞联盟可乘之机,不久后,普鲁士和英国也加入了联盟。尽管查理十二世试图与奥斯曼帝国结盟以挽回败局,但已于事无补,瑞典失去了波罗的海地区的所有领土。1718年查理十二世逃往伊斯坦布尔,不久后,在一场战役中被射杀。国王死后,瑞典由议会(législative suédoise)接管,它是欧洲各国议会中唯一将农民利益考虑其中的议会。

《斯德哥尔摩条约》( le traité de Stockholm ,1720年)和《尼斯塔德条约》( le traité de Nystad ,1721年)结束了大北方战争,就此建立了新的权力平衡,这场战争大大削弱了瑞典的国力,普鲁士和俄国则正相反。瑞典从此进入了“自由时代”(d'époque de la liberté),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1771年,古斯塔夫三世(Gustave Ⅲ)想要恢复专制主义,他发动政变企图撤销议会恢复王权,大部分议员被囚禁;1792年,瑞典贵族策划了一场阴谋迫害国王,其继任者古斯塔夫·阿道尔夫,即古斯塔夫四世(Gustave ⅣAdolphe)在一场军事政变之后放弃了王位。18世纪末,瑞典失去了芬兰以及波罗的海的所有领土,北欧从此落入了普鲁士和俄国的掌控中。而瑞典不是唯一衰落的北欧强国。波兰也曾试图建立集权制,以此稳固边防抵御外敌,无奈在欧洲战场接连失利,最终走向了没落。

波尔塔瓦会战(Bataille de Poltava)
1879年,瑞典画家古斯塔夫·赛德斯特罗姆(Gustaf Cederström)的画作,描绘了波尔塔瓦会战失败后,脚部受伤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及其陪同在侧的盟友,即哥萨克领袖伊万·马泽帕(Ivan Mazeppa)。此次战败摧毁了马泽帕仅存的希望,即想要将乌克兰置于瑞典的保护之下,在之前的协议中瑞典曾许诺让乌克兰独立。俄国在获胜之后,终结了瑞典的霸权以及乌克兰人的期望。

欧洲列强瓜分波兰

1696年,自波兰史上最后一位伟大国王约翰三世去世后,波兰陷入了一段漫长的危机中。1772年,普鲁士、俄国和奥地利趁机侵占波兰领土。18世纪末波兰又先后两次遭到列强瓜分。

1764年,斯坦尼斯拉斯·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Stanislas Auguste Poniatowski)登上波兰王位。之后不久国内便爆发了叛乱,列强随即提出要波兰以百分之三十的国土为代价,来换取他们对新国王的支持。叛乱的起因是波兰大贵族成立了巴尔联盟(confédération de Bar)反对国王的改革,并企图和奥地利结盟,斯坦尼斯拉斯不得不请求沙俄和普鲁士的帮助。1772年2月,沙俄和普鲁士签订了一份侵占波兰的秘密协定,在玛丽娅·特蕾莎中止和巴尔联盟的合作之后,奥地利也迅速加入了这份协定。1772年8月,三国联盟进军波兰,宣布支持波兰国王,但条件是波兰割让部分领土。1773年,巴尔联盟被俄军镇压,面对攻占华沙(Varsovie)的三国联军,斯坦尼斯拉斯·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别无选择,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尽管割让了土地,但波兰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之后波兰又经历了两次瓜分,第二次瓜分发生在1793年,起因是1791年5月3日波兰通过了《五三宪法》( la Constitution du 3 mai ),第三次瓜分是在1795年,原因是为了镇压波兰爱国者的起义。

这幅版画描绘了波兰国王亲眼见证了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瓜分波兰。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波兰大贵族拥有大片领地,他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中央集权政策,这使得国家无权派军驻守绵延的边境线。贵族阶层通过议会行使权力,上议院和议会被合称为“国会”(diète)。所有的决议必须在国会全票通过后才可落实,即使决议通过,贵族还可以诉诸武力来维护其利益,因此国会的权力根本无法得以实现。

25年内的三次瓜分 1795年,普鲁士、俄国和奥地利对波兰进行第三次瓜分,斯坦尼斯拉斯·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随即退位,逃亡至圣彼得堡,至此波兰作为独立的国家在1772年至1794年间一步步被瓦解直至从欧洲的版图上彻底消失。即使波兰爱国主义人士在19世纪发动了几次起义,但直到1918年“一战”末期,波兰才得以复国。

面对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的扩张野心,波兰已无力应对,整个18世纪这些强大的邻国不断侵占瓜分波兰的领土。

1696年,索别斯基王朝(Sobieski)的约翰三世(Jean Ⅲ)驾崩,继而引发王位之争,和所有的王位继承战一样,波兰王位继承战也无法阻止欧洲列强的介入。沙皇彼得一世施压让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Auguste Ⅱ)加冕,但他在之后的大北方战争中没能保卫波兰领土,也没能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波兰贵族的分裂加剧了战争引起的人道灾难和经济困局,而1733年国王去世,直接引发了王位继承战争。1733年至1738年战争肆虐波兰,最终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扶持了另一位来自萨克森的国王,奥古斯特三世(Auguste Ⅲ)。这一决议有违波兰国会的意愿,他们更倾向于路易十五的岳父,斯坦尼斯拉斯·莱什琴斯基(Stanislas Leszczynski)。尽管新国王于1738年登基,但他一直受到监管,被迫待在德累斯顿(Dresde),从未踏足波兰。1764年斯坦尼斯拉斯·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Stanislas Auguste Poniatowski)登上王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持续半个世纪的波兰乱局。

作为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Ⅱ)的旧情人,这位新国王无疑得到了俄国的祝福,这使他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治国权。他的统治理念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体制相似,即开明专制主义。此外他热衷于启蒙主义,为他赢得了“哲学国王”的美誉。然而,在波兰贵族和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胁迫下,这位开明的改革者没能使波兰走上强国之路。

基于弗里德里希二世的提议,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于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波兰被迫割让百分之三十的领土。随后,俄国借机并吞了白俄罗斯,奥地利窃取了加利西亚(Galicie),而普鲁士则趁势统一了境内的两片领土。

1793年波兰遭到了第二次瓜分:普鲁士得到了但泽(Dantzig)和波森(Posnanie),俄国兼并了波多尔亚(Podolie)、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1795年,波兰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被瓜分,由于塔得乌什·科希丘什科(Tadeusz Kosciuszko)发动起义,列强再次借机侵占波兰。这次瓜分直接导致波兰亡国,1795年起,波兰便不再出现在国际视野内。1795年,斯坦尼斯拉斯·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退位;1789年他在圣彼得堡去世。

玛丽娅·特蕾莎统治时期

18世纪的奥地利王朝就领土面积而言也算是欧洲列强之一,但由于其国土辽阔,多民族融合,再加之军力不足,使得奥地利在群雄逐鹿的欧洲战场并不占优势。

德国历史学家塞缪尔·冯·普芬道夫(Samuel von Pufendorf)认为神圣罗马帝国国土分布不均,民族关系庞杂,就像一个“身躯庞大的怪物”(Irregulare aliquot corpus et monstro simile)。18世纪初,查理六世执政时期的帝国包括了几个世袭王国,波西米亚(Bohême),摩拉维亚(Moravie),西里西亚,卢萨蒂亚(Lusace),还有匈牙利,克罗地亚(Croatie),斯洛文尼亚(Slovénie)和特兰西瓦尼亚公国(Transylvanie)。《乌德勒支和约》和《拉施塔特和约》签订后,帝国继承了荷兰境内的西属领地,米兰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和撒丁岛。

尽管帝国镇压了匈牙利革命,但是革命领袖费伦茨·拉科齐大公(Ferenc Rákóczi)决意反抗哈布斯堡王朝,他迫使帝国做出让步,从而弱化了中央集权。1711年,曾觊觎西班牙王位的查理六世登上帝国皇位,他减免了匈牙利贵族的赋税,由此匈牙利议会则对维也纳的决定和政策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正是由于匈牙利人民的抗争使其免于完全受制于奥地利。

对外政策方面,西班牙王位争夺战的结局对于奥地利而言并不令人满意,还使神圣罗马帝国陷于分裂的危险境地。面对帝国内部可能产生的异议,以及未来极有可能没有男性继承者的窘境,查理六世于1713年颁布了《国事遗诏》( la Pragmatique de l'empire ,1713年),诏书重申了帝国不可分割。

根据《萨利克法典》(l oi salique ),只有男性子嗣可以继承王位。因此,玛丽娅·特蕾莎无权即位,除非能获得欧洲其他列强的同意,他们还必须明确放弃继承请求。在1720年至1730年期间,查理六世和匈牙利议会共同拟定了一项领土让与政策,旨在说服欧洲列强同意帝位继承计划。洛林公国由此并入法国,南尼德兰的产品出口权归于荷兰和英国。尽管奥地利做出了极大的让步,以此换取列强承认玛丽娅·特蕾莎的继承权,但最终仍无法阻止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女皇继位后几周吞并西里西亚。

玛丽娅·特蕾莎,伟大的奥地利女皇

1748年,《亚琛和约》的签订结束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查理六世皇帝的长女玛丽娅·特蕾莎才最终登上了奥地利的王位。然而,她必须把帝位让给她的丈夫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Ⅰer),而自己则只能作为皇帝的妻子、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的王后,以及奥地利的女大公。尽管如此,玛丽娅·特蕾莎仍掌控着执政权,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如对领土进行统一的行政管理,以及军队现代化改革。

霍夫堡宫(le palais de la Hofburg) 由建筑师约瑟夫·伊曼纽尔·菲舍尔·冯·埃尔拉赫(Joseph Emanuel Fischer von Erlach)扩建,堪称维也纳最美的建筑之一。

女皇传记年表

1717年

皇帝之女 查理六世和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的伊丽莎白·克里斯蒂娜的女儿,玛丽娅·特蕾莎出生于1717年5月13日。后来成为哈布斯堡家族首位继承王位的女性。

1736年

婚姻 玛丽娅·特蕾莎与洛林公爵弗朗茨·斯特凡(François Stéphane)结婚,婚后生了16个孩子,其中两位后来成为皇帝,即约瑟夫二世和利奥波德二世,以及一位法国王后即玛丽·安托瓦内特。

1740—1748年

王位之战 查理六世逝世后,玛丽娅·特蕾莎继承了王位,但她没有得到欧洲列强的承认。1745年,她的丈夫称帝。

出自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费格(Heinrich Friedrich Füger)的画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玛丽娅·特蕾莎皇后,藏于维也纳的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Österreichische Galerie im Belvedere, Vienne)。图中最右侧为玛丽娅·特蕾莎的继任者,约瑟夫二世(Joseph Ⅱ)。

1756—1763年

七年战争 弗里德里希二世入侵萨克森王国,从而爆发了一场新的战争,之后奥地利参战,试图收回普鲁士在1740年侵占的西里西亚。

1765年

皇帝逝世 弗朗索瓦一世于1765年8月逝世。玛丽娅·特蕾莎命其子约瑟夫二世继承皇位,两人共同执政,尽管母子二人关系疏离,时常产生争执。

1780年

玛丽娅·特蕾莎逝世 女皇于1780年11月29日逝世。此后,哈布斯堡家族被家族旁支哈布斯堡·洛林取代,即约瑟夫二世。

美泉宫百万厅(salon du Million)的镜子和壁炉,“百万厅”得名于用于装饰的金额(以荷兰盾表示)

辉煌的帝国

玛丽娅·特蕾莎除了实施开明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之外,还兴建了几座宫殿以彰显奥地利王国的宏伟。她翻新维也纳的霍夫堡宫,扩建美泉宫(château de Schönbrunn),其位于维也纳附近,皇室家族的夏日行宫。

安东·格拉西(Anton Grassi)制作的女王瓷雕像,佛罗伦萨的皮蒂宫藏(Palazzo Pitti, Florence)。

七年战争的重大时间表

1756年 普鲁士入侵 在奥地利计划收回被普鲁士侵占的西里西亚之前,普鲁士率先入侵萨克森。

1757年 战败波西米亚 普鲁士长驱直入波西米亚,直至1757年6月18日在科林战役(la bataille de Kolin)中受阻。

1758年 普鲁士防御战 尽管普鲁士军队在多条战线遭受阻击,但仍于1758年8月25日在措恩多夫(Zorndorf)战胜俄军。

1759年 占领柏林 1759年8月12日,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库纳斯多夫(Kunersdorf)惨败。俄军占领普鲁士东部,占领柏林。

1762年 俄军撤退 俄国女沙皇伊丽莎白逝世后,彼得三世与弗里德里希二世缔结和平条约。此份条约之后也得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承认。

1763年 巴黎条约 1763年2月10日,普鲁士和英国作为七年战争的战胜国签订了《巴黎条约》。

美泉宫
贝尔纳多·贝洛托(Bernardo Belloto,1759—1760年)以美泉宫为主题的画作(1759—1760)。

与此同时,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也开始部署军力,瓜分帝国的意图昭然若揭。波西米亚推选巴伐利亚选帝侯查理—阿尔贝特·德·维特尔斯巴赫(Charles-Albert de Wittelsbach)继位,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非哈布斯堡家族的选帝侯被推举为皇位继承人。玛丽娅·特蕾莎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议会的支持,议会为女皇集结了一支军队击退了外敌进攻,1748年各方签署停战和约,然而帝国终究没能夺回西里西亚。

费伦茨·拉科齐(Ferenc Rákóczi)雕像,他发动起义,带领匈牙利人民反抗奥匈帝国。

玛丽娅·特蕾莎意识到帝国可能会分裂,她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其中之一便是拉拢匈牙利贵族。玛丽娅·特蕾莎参照了普鲁士和法国的模式,推行行政区域制巩固中央财政,每个行政省由帝国指派的行政官员(Kreishauptmann)治理。行政官员成了征税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类似于法国的督办官或是普鲁士的地区管理员。

除了这些行政改革,帝国开始招兵买马,建立一支拥有175000名士兵的军队。女皇玛丽娅·特蕾莎在外务大臣文策尔·安东·冯·柯尼茨(Wenzel Anton von Kaunitz)的支持下,试图和欧洲列强商讨一份新的国际协定。柯尼茨是一位出色的谈判家,他推翻了原有的联盟体系,奥地利和法国结成同盟以此抵抗普鲁士和英国汉诺威王朝的扩张野心。1756年5月1日,柯尼茨和法国签署第一份《凡尔赛条约》( le traité de Versaille ),按照条约奥地利和法国结成战略联盟共同抵抗普鲁士、俄国和英国的扩张威胁,此次事件史称“外交革命”(révolution diplomatique)。

玛丽娅·特蕾莎的丈夫于1765年逝世,她不能独自享有女皇的称号,便将皇位传给了儿子约瑟夫二世(Joseph Ⅱ),她与儿子共同执政15年,直至1780年因病去世。

七年战争

大部分的欧洲国家都参加了七年战争,它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大战的起因是奥地利企图夺回被普鲁士侵占的西里西亚,由此战火肆虐整个欧洲,还蔓延至北美、加勒比海地区、太平洋和印度半岛。七年战争见证了普鲁士和俄国的崛起,普鲁士拥有了一支强大且训练有素的军队,而俄国一边实施属于自己的扩张计划,一边窥伺着普鲁士的一举一动。

七年战争直接导致了联盟重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一结束,奥地利就和法国走到了一起:1756年5月的这场“外交革命”彻底改变了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之前的对立局面,对于帝国夺回西里西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久之后俄国、瑞典和萨克森也加入了联盟。而普鲁士则与英国结成同盟。

弗里德里希二世突袭萨克森,率先在欧洲大陆拉开战事。1755年11月5日,在罗斯巴赫(Rossbach)爆发的第一场重大战役中,普鲁士军队大败法奥联军。然而,普鲁士的战线过长,给了俄国可乘之机,由此俄军入侵勃兰登堡和波美拉尼亚。俄军在很短时间内便占领了柏林。1762年,俄国伊丽莎白女皇去世,沙皇彼得三世(Pierre Ⅲ)即位,从而改变了战事的走向。新沙皇十分欣赏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普鲁士的军事传统,他把攻占的领土归还给了普鲁士,并且结束了和奥地利的联盟。乔治三世(George Ⅲ)登上英国王位后,不想继续深陷欧洲大陆战事,所以随即退出了欧洲战场。

英王乔治三世及其国际战略

乔治三世(George Ⅲ)是汉诺威家族的第三位国王,同时也是第一位在英国出生,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王。其对外政策既获得过辉煌的政绩,也遭受过惨痛的失败:一方面,英国不断强化其作为欧洲海上强国的地位,并且打败了拿破仑;另一方面,丢失了北美殖民地,以致美国独立。

1760年,乔治三世继承祖父乔治二世的王位,当时他仅有22岁,没有任何执政经验,但这并不影响他通过削弱议会来掌握实权。当时议会正处于辉格党或称自由党的控制之下,该党派聚集了一批颇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其中便有老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l'Ancien),他积极煽动英国加入了七年战争,而乔治三世却急于从战争中抽身。于是,乔治三世在1763年签订了《巴黎条约》。而这一行为遭到了老威廉·皮特的激烈批评,他认为即使法国把大部分美洲殖民地都割让给英国,这份条约仍可能会让法国再一次危及英国的利益。此后,乔治三世在执政方面有些反复无常,致使北美移民长期对英国不满,直至1776年乔治三世遭遇了执政时期最大的危机之一,即北美独立战争,最后,以1783年美国独立告终。同年,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le Jeune)成为国王的亲信,而国王的精神状态则越来越令人担忧。此时欧洲大陆的情况也不容乐观,1789年大革命后的法国再次向英国宣战。英国不得不应战,在拿破仑遭遇滑铁卢大败时(1815年),乔治三世已精神失常长达四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子乔治四世摄政。1820年,乔治三世在温沙城堡逝世。

精神错乱的国王 乔治三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有一些传言说,因为乔治三世接受了抗紫质症的治疗,导致在他的头发中检测到了高浓度的砒霜,这可能是他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

1767年小约翰·范·诺斯特(John Van Nost le Jeune)创作的乔治三世半身像,伦敦的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re)。

七年战争
七年战争被很多人视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这场战争不仅仅局限于欧洲,还蔓延至其他大陆。
《哈瓦那海角保卫战》( Défense du promontoire de La Havane ,1890年),出自拉斐尔·蒙朗·托雷斯(Rafael Monleóny Torres),马德里海军博物馆藏(Musée naval, Madrid)。

英法之间的冲突不仅限于欧洲大陆,还波及海外领地,尤其是北美和印度。尽管在三十年战争中,法国全力支持新教徒,然而一旦涉及美洲殖民地和大西洋贸易利益,英法之间便再无信任可言。《乌德勒支和约》签订后,美洲成为英法的主战场。1763年签订《巴黎条约》,英国取得了北美和印度的控制权。自1760年乔治三世登上王位,英国在几年内成为欧洲强国,至少就海外殖民地面积而言,其他欧洲列强无人可敌。

贸易的发展和殖民地肥沃的土地使得英国殖民地人口大增,达到了150万人,而18世纪中叶英国只有不到700万人口。法国尽管有2200万人口,但其殖民地加拿大只有5万人口。

普鲁士合法并吞了西里西亚。除了军力问题,七年战争令参战国财力上捉襟见肘,也凸显出各国改革的迫切性。例如,1763年奥地利的公共债务是国家收入的七八倍。普鲁士境内爆发多场大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专制君主的典范
弗里德里希二世,开明专制君主的典范。这幅由约翰·海因里希·克里斯蒂安·弗兰克(Johann Heinrich Christian Franke)于1763年绘制的油画展现了佩戴黑鹰勋章(由其祖父弗里德里希一世设计)的弗里德里希二世。

俄罗斯帝国之鹰,现存于圣彼得堡冬宫,即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fp8HP22333HhKpMOYBpswpUpsdbO059k/IPMowuwbpdS6Z00G1op3fpzV9vKuDb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