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陋规”

不过,不管曾有过怎样的精彩,总会有一些生命中的魔咒让人无奈。当年,平定“林清之变”后,嘉庆帝对当时的二阿哥旻宁(道光帝)大加褒奖,称其有胆有识。旻宁回奏,说“那时候我也是气血上涌,不知道恐惧,但是事后还是越想越怕”。这话并非完全出于谦虚,从一个正常人的反应来看,旻宁说的是实情。

在执政的最初几年,道光帝也不知道恐惧,可以微服出宫,可以把一个普通翰林直升内阁,也可以在不动声色中指挥一场又一场可与其祖父乾隆帝相媲美的大战役。

当最初的激情散去,道光帝仔细打量面前的这副摊子时,才猛不丁地发现其中的可怕之处。

从嘉庆帝开始,为了对付各种突如其来的民变,“康乾盛世”留下的国库几乎都被用空了,以致到了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程度,至道光帝即位时国库仍然是只出不进。

例如,张格尔一役,经户部核算,军费没有一千万两白银下不来,而国库无论如何也拿不出这么多,最后只得左挪右支,却还是差了两百万两的缺口。

“一分钱都能逼死英雄汉”,何况两百万两呢?清朝自康熙帝开始就有“永不加赋”的祖制,道光帝想来想去,只能在内务府想办法,于是吩咐由内务府拨出这笔钱。内务府大臣一听就着急了,宫中用度已经够少了,每年不过二十万两,一下子却要挪出去两百万两。

满人在东北生活时本有简朴、节俭的传统,道光帝与清室的前代皇帝相比,堪称是这一传统的最佳继承者。道光帝现在遇到难关了,他对此的感悟变得更加深刻了,想着挤一挤总会有的。

在内务府大臣眼中,曾经智勇兼备、英姿飒爽的道光皇帝,终于彻底变成了“一个一毛不拔、毫无风度的铁公鸡”。

为此,最“受伤”的还是道光帝身边的那些近臣。从内务府大臣到太监,这些人从宫外采购物品多多少少都有回扣,可是由于道光帝近乎极致的“抠门”,他们的隐性收入也大为减少了。

说是伺候皇帝,得到的油水还不如一般王爷,谁会没有怨言。某天,道光帝想换换口味尝尝片儿汤——一碗汤罢了,不算“出格”吧,便交给内务府一份制作片儿汤的食谱,说你们让御膳房照做就可以。

内务府汇报说,做可以,但要另外盖一间厨房,请专门的厨师,这样共需经费六万两,另外还需每年再加一万五千两的维护费。

道光帝听了吓一大跳,他皱着眉说:“我知道前门大街有一家饭馆能够做这种汤,每碗不过四十文,你们可以每天让太监去买。”

内务府的人嘴上不说,肚子里已装满了怨气:“每天买?我们辛辛苦苦跑断腿,却连一文回扣都拿不到。”

过了几天,内务府向道光帝汇报:“您所说的那家饭馆已经关门了。”

道光帝怅然若失,唯有叹息而已:“我这个人向来不贪嘴,也从不肯浪费朝廷的一分一厘,可是我一个皇帝难道吃碗汤都不可以吗?”

就这样,道光帝在吃穿上百般算计,甚至连碗汤都喝不成,结果平叛的军费当然是省出来了,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帝国的风气。

说起来,这股风气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较之唐宋,明清的开国皇帝都过于苛刻而精明,官员的薪俸能开低绝不开高,因此各级官员得到的俸禄都非常少。许多官员“十年寒窗”好不容易熬出头,动力之一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希望做官后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结果却如此这般寒碜,哪里能够安之若素。

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朝朝野上下便流行“陋规”:商民要给小吏送礼,小吏要给官员送礼,地方官员要给京官送礼。长此以往,社会风气逐渐败坏,行贿受贿更是成风。

在清朝皇帝中,雍正帝最为务实,他实行“高薪养廉”提高了官员待遇,但此时“陋规”已像是被放出闸的洪水,再也遏制不住了。到嘉庆帝死后道光帝即位时,“陋规”已俨然成为一种谁也离不开且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从下到上办什么事都要暗中“孝敬”(行贿),否则就寸步难行。

道光帝要“以德治国”,当然也想整顿和清查“陋规”,并在即位之初曾专门下达过相关谕令,但谕令遭到了官员群体的一致反对,几乎没有一个赞成的。

面对巨大的反对声浪,以及官场已经出现的混乱迹象,道光帝只能被迫收回成命,同时做了“自我检讨”承认自己“刚做皇帝,不懂吏治,做事难免冒失”。

等到真的“懂”了“陋规”的影响之后,道光帝就更加不敢动这样高难度的“外科手术”了。事实上,道光帝也的确没有什么办法,他在历数祖祖辈辈之后就知道根本不能拿“陋规”怎么样了。 HH7uL12EMsNLxJCkK3B0R+598y2mvwqJe84aTDs/o+llOh99qHJOOC78VrSzI5o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