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奇奇正正,虚虚实实”

在道光帝的平叛大军中,长龄有统率之才,遂授以扬威将军。帅之外还要配将,将的人选是陕甘总督杨遇春,授以参赞大臣之职,作为长龄身边的左膀右臂。

此次征讨,道光帝从吉林、黑龙江、四川三省调集兵力达五万之众,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兵力的两倍多,但他仍无必胜把握。

与大小和卓时期不同,张格尔的叛军属于中外混合部队,除当地的一部分死硬分子外,还包括相当数量的浩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士兵——他们骑着马,挥着刀,嗜血好杀,彪悍善战,非常难以对付。在大军出发之前,道光帝特地把出征将帅召集到一起,指着地图交代自己的作战方略:“看见这个地方没有,此地名叫阿克苏,乃南疆之要冲,你们的先头部队到达这里后不要急于冒进,以防中计。”

那么,留在阿克苏干什么呢?

“等!等后续部队全部到达,厚集兵力,才能做到一鼓作气。”

道光帝的判断是准确的。张格尔在攻克南疆四城后,也把阿克苏视为重中之重,叛军一度距离阿克苏仅四十里之遥,与城池隔河相望。

杨遇春作为先锋官,已先一步到达了阿克苏。作为一个行伍出身的老将,杨遇春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大小数百战,其中嘉庆年间的白莲教、天理教皆由其一手平定。杨遇春长于练兵,别人认为熊样的兵到他帐下可能就生龙活虎了,而他的精锐部卒如果归其他将领指挥却不一定好使。

随杨遇春先期到达阿克苏的一共只有五千陕甘兵,在立足未稳时便面对强敌进攻,但杨遇春没有紧张到手足无措,而是毫不慌乱地自己第一个先冲了出去。

杨遇春行伍出身,从士兵做起,每升一级都拿军功说话,这才完成了从士兵到将军的历程。杨遇春打仗从不怕死,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不过说来也怪,在战场上冲在最前面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死得最早的人,尽管周围全是箭矢、火药,以至于杨遇春的战袍都多次被毁,但他本人始终毫发无伤,因此嘉庆帝曾赞叹他为“福将”。

在杨遇春的带头冲杀和直接指挥下,官军两面夹击,共击毙和俘虏叛军千余人,“大河以北,已就肃清”,即大河北岸的叛军全给解决了。

这一击非常关键。当张格尔尚准备在大河以南整兵再战时,长龄已率后续部队赶到,并按照道光帝的部署实行严防死守,使张格尔夺取阿克苏的企图彻底化为泡影。

得知首战告捷,道光帝忽然改变了他的军事计划。

按照道光帝最新发出的密旨,长龄一边向张格尔散布假消息,宣称官兵将按原计划继续驻留阿克苏,短时间内不会立刻进剿,一边却暗暗地分出兵力对喀什噶尔进行突袭。

张格尔吃了败仗,士气不振,如今正是出击的时候。因此,道光帝才会变“静”为“动”,这就是军事上常说的“奇奇正正,虚虚实实”。

收复喀什噶尔,柯尔坪(今柯坪)为必经之地。张格尔熟知南疆地形,他的眼力也很霸道——“你必过,他必守”,其时柯尔坪共有三千叛军用以据守。显然,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没副好牙口可不行,于是长龄和杨遇春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杨芳。

杨芳时任陕西提督,他是杨遇春一手提拔的老部下,也可以说是杨遇春帐下最出色的一员战将。

那还是在与白莲教作战的时候,杨芳奉命进行侦察,发现对方一支军队正在渡河撤退。这是发起强袭的最佳时机,但是杨芳这个骑兵侦察小队,包括他在内共九个人、九匹马,而敌人却密密麻麻足有数千之众。当然,杨芳知道敌众我寡的形势,但若等回去报告后再行动肯定来不及,到时候没准人家早就乘着船跑了。于是,杨芳当机立断,派两名骑兵回去报信,他自己则带着余下的骑兵纵马直冲过去。

白莲教虽然人多势众,但大家都急着逃跑,军心不稳,这一冲便把队伍给冲乱了。当时已有五艘船只离岸,杨芳搭弓引箭,嗖地射了过去。这一射倒不在于能不能射中目标,而在于让对方受惊,而受惊之后船上的人你推我搡,本来就拥挤不堪的船只吃不住重,立马就翻掉了。

杨芳连发五箭,连翻五船。杨遇春随后驱大军赶到,消灭了这支白莲教军队,此役被称为“军中奇捷”。由此,杨芳得到了杨遇春和朝廷的重视。 0zoXp59l4ByuWxhHHtpIcCwc1aDEx303uanveezGR/KJM3TZHZSckNYf2zOIrzH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