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梁惠王在朝廷正式召见孟子,并表现出虚心求教的态度。
见礼过后,梁惠王说:“我愿意安下心来接受先生的教诲。”
孟子回答道:“请问,用木棒杀人和用刀剑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区别。”
孟子再问:“用兵刃杀人和用行政手段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回答说:“也没有什么区别。”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美的肉食,马圈里有肥壮的马匹,百姓有饥饿的脸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就是率领野兽吃人的做法。野兽之间互相残害,人们尚且还认为是罪恶;可是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执行政事却不能免于率领野兽而吃人,又怎么算是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开始做陶俑木俑陪葬的人,他们大概会断子绝孙吧。’他们模拟人的形状而用来陪葬已经是罪恶了,又怎么可以忍受让这些百姓因为饥饿而死亡呢?”
梁惠王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问道:“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前文提到,黄河贯穿魏国全境,今山西之境便是河东,而河南、河北大部分地区便是河内。意思是,梁惠王自认为对国家已经很尽心了,无论哪个地区遭受自然灾害,他都会进行救济,转移灾区百姓,并往灾区运送粮食,但是不见自己国家的人口增多,邻国的人口减少,故问孟子这是怎么回事。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关于人口没有增加的问题,而是极其巧妙地用一个比喻将梁惠王引入自己的话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意思是,“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比喻。战鼓齐鸣,响声震天,两支军队已经交手,短兵相接,有人丢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了。不过,有人逃跑一百步而后站住了,有人逃跑五十步而后站住了。逃跑五十步的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这个应该怎么评价呢?”孟子在魏国的这些日子看到了大规模的练兵,到处都是准备战争的氛围,于是便知道梁惠王好战的性格,这才直接用战争来做比喻。
梁惠王立即回答道:“不可以啊!逃跑五十步只不过是没有一百步那么远而已,但也是逃跑啊!”这里的逻辑是同样都是逃跑,只不过是远近有别罢了。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如同准备好了一样,他知道梁惠王只能这样回答,于是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的多。”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梁惠王感觉自己好像很勤政爱民,实际上在治国方面和邻国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孟子用一个浅显生动的比喻将深刻的道理说得极其清楚,而“五十步笑百步”也成为一个被后世经常运用的成语。因此,后世学者们在介绍孟子时便有了“孟子善辩”“孟子善喻”的评论,而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便足以彰显出来。
接着,孟子又给梁惠王讲了下面一段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意思是,“不违背农业生产季节,粮谷就吃不完了;网眼细密的渔网不进入池塘,鱼鳖就吃不完了;伐木的人按照季节进入山林采伐,木材就用不完了。粮谷和鱼鳖食用不完了,木材使用不完了,这样就可以使百姓抚养家人、送葬老人没有遗憾了。如果抚养家人、送葬老人没有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五亩的宅基地,前后都栽上桑树养蚕,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绸衣服了。鸡猪狗鹅之类的家畜和家禽不错过繁殖的季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百亩的农田不被侵夺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免除饥饿了。严格做好学校教育,再实行孝悌教育,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东西了。七十岁的老人穿丝绸衣服吃肉食,百姓不饥饿不寒冷,然后还不称霸天下的是没有的。猪和狗吃人的食物而不知道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也不知道开仓赈济,人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啊’。这与拿刀把人杀死了,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又有什么区别呢?大王您不要怪罪年成,这样天下的百姓就都到这里来了”。
诸如上述这样的话或类似的话在《孟子》中出现过好几次,实际上这便是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即先发展生产,保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老有所养,少有所归,然后加强教育,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与孔子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但梁惠王能接受这种政治思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