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愿子孙做君子不做大官

原文
谕纪鸿

(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夜)

字谕纪鸿儿:

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shāo) 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 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手谕。(时在江西抚州门外)

译文

我儿纪鸿:

从家中来到我军营的人,大多称赞你举止大方,我听了稍觉欣慰。一般人都希望子孙能当大官,我倒不希望你当什么大官,只愿能成为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就够了。勤俭自律,吃苦耐劳,既可以享受安乐,也能够承受穷困。这才是君子。我当官二十年,一点官宦习气也不敢沾染,饮食起居,仍然遵循着我们朴素的家风,特别简单也没关系,稍微丰富一点也可以,却断然不敢太过丰盛。凡是当官的人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你年纪还小,一定不要贪爱奢华的生活,不能养成懒惰的习惯。不论是大家族还是小家庭,不分士农工商各种职业,只要坚持勤苦俭约,没有不兴旺的,一旦骄奢倦怠,则没有不衰败的。你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辱没了祖宗代代相传的家风。我的父亲和叔父,都是黎明就起床,这些你都知道。

大凡富贵功名,都是命中注定,一半由人力,一半靠天命。只有学做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与天命毫无关系。我有立志学做圣贤,但少年时欠缺了居身敬肃的功夫,至今仍然难免偶尔有轻率的言语举动。你应该举止端庄,不乱说话,这才是培养道德的基础。这是亲笔所写的指示。(当时在江西抚州门外)

评点

这封信文字虽短,然内容丰富,情意真挚,用语浅直,倾注了曾氏疼子爱子的一片慈父之心。笔者以为,此信可称得上曾氏一千多封家信中最堪铭记传诵的一篇。

曾氏的小儿子纪鸿此时年方九岁。曾氏在一连生了四个女儿后,直到三十八岁才生纪鸿,对这个儿子他自然极为疼爱。

曾氏以一种较为少有的温婉语气,给九岁小儿子单独写了这样一封信,谆谆告诫儿子习劳习苦,不要沾染官家气息,保持寒素家风;读书写字不能间断,早上要早起,以此培养勤奋的习惯。曾氏希望儿子重点放在德行的修养上,不必过多地考虑功名之事,因为功名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而德行是可以由自己来修炼的。并以举止端庄、不说妄语作为培养德行的基础。

曾氏此信的特点是不仅讲明道理,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都是极平易简单的,不难做到,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使自己一步步地向“君子”靠拢。

以极具操作性的简易行为去实现崇高远大的目标,曾氏这种独特的教育方法在此信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信中“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句话,百余年来在士人之间广为传诵。自己身为大官,却不愿儿子做大官。曾氏的这种家教启迪千千万万望子成龙的家长:“龙”不是“大官”,而是君子! NXOezw8/MlxPv+5iTGiF0JhmCYQivFDJQ6i4jkt+0Eu4t6uom7XdZmlPgrOG2uU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