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飘浮圣人

“昨晚在法会上,我看到一位瑜伽行者飘浮在半空,离地几尺高。”我的朋友乌潘卓·摩宏·乔杜利(Upendra Mohun Chowdhury)说得眉飞色舞。

我会心地一笑,问道:“也许我猜得出是谁,是不是住在上环路的巴笃利·玛哈赛(Bhaduri Mahasaya)?”

乌潘卓点头,似乎有点儿失望。我的朋友知道我喜欢认识各方神圣,一有消息总是先告诉我,没想到这次被我捷足先登了。

“这位瑜伽行者住在我家附近,我常去看他。”我的话让乌潘卓很心动,想知道更多。

“我还看过他展现神通。他精通能量控制调息法 ,这种调息法在典籍上有记载,是帕坦伽利 《瑜伽经》的八支。有一次巴笃利·玛哈赛示范风箱式宝瓶气功,房内仿佛掀起了一场风暴。然后他骤然停止,停留在超意识(superconsciousness) 的状态;风暴后的祥和宁静,令人难忘。”

“听说他从未踏出家门一步。”乌潘卓的语气有点儿怀疑。

“这是真的!他二十年来,未离家寸步。只有在举行圣典时,稍微轻松一下,但顶多走到大门口,这时乞丐都会靠过来,大家都知道巴笃利乐善好施。”

“他是怎么抵抗地心引力,停在半空中呢?”

“瑜伽行者只要学会调息法,控制呼吸,身体就会失去粗糙重量,得以上升,或像青蛙般上下蹦跳。没有练习过瑜伽的圣者,只要一心侍奉上帝,也能飘浮。

“我好想认识这位圣人。你听过他晚上的开示吗?”乌潘卓好奇地问。

“有啊!很多次。我很欣赏他的智慧与机智,偶尔我大笑不止,破坏了肃穆的气氛。圣人没有不高兴,倒是弟子看起来气呼呼的。”

那天下午回家时,途经玛哈赛的精舍,这位瑜伽行者平常不会客的,但我决定碰碰运气。有个弟子坐在外头守着,不让外人打扰上师。这个弟子看到我靠近,戒心满怀地问我有没有预约。要不是他的上师适时出现,我就要被打发走了。

“让慕空达进来吧!”圣人双目炯炯有神,缓缓说道,“我遁世而居不是为了自己舒服,而是让别人不困窘。凡夫俗子不喜欢坦率,因为坦率会打破假象。虽说圣人稀有,但总让一般人出糗。就算在经书里,你也会发现,圣人常常让人发窘。”

我跟着巴笃利·玛哈赛来到顶楼,小小的空间很简朴,鲜少人打扰。跟圣人同代的人,常常耽溺于有限的现象,而历代的大师往往无视外界的纷扰,不为小事所困,专注于内在的修持。

“大圣人 ,据我所知,您足不出户。”

“老天爷有时候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安置圣人,免得大家以为,他要人遵守某一条法则。”

圣人两腿一盘,成莲花坐姿。他的外表看不出已经七十岁,完全不显老态,也看不出长期盘坐所受到的影响。他的身体硬朗,就像书上描绘的圣僧,面容高贵,满脸胡子,端正庄严,平静的双眼专注地直视上方,观无所不在的神(Omnipresence)。

我跟着圣人进入禅定,一小时后,他轻声唤我:“你常入禅定,但是你没有进入阿奴哈瓦 。”他提醒我要爱神甚于禅定,“禅定只是手段,切莫本末倒置。”

飘浮圣人

巴笃利·玛哈赛

我请求道:“大圣人,希望您为世界的福祉,写一本瑜伽方面的书。”他答道:“我训练弟子,使他们以及他们的弟子都成为活教材,这样我的教导不受时间局限,也能随时反驳外界错误的解读。”

他分一些芒果给我吃,并说:“一般人比较喜欢吃瑜伽(Jala Yoga,与食物合一)甚过禅定瑜伽(Dhyana Yoga,与神合一)。”

这双关语使我捧腹大笑。我很喜欢他的幽默风趣。

“你笑得好开心!”他的脸总是庄严,但他的眼神流露着慈悲,又流露着慈爱。那双莲花似的大眼,总是带着笑意。

“这些信件来自遥远的美国。”圣人指着厚厚的几十封信说,“我回复了几个对瑜伽有兴趣的团体。他们发现印度,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我很乐意帮助他们。瑜伽的知识就像日光,谁都可以接受。

“东方的圣人知道,对西方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人类的解脱。外表形形色色,但灵魂相同,如果不练瑜伽,不论东方人抑或西方人,都不会有结果。”

圣人平静地看着我,当时我还不知道,这番话是为了指引我的未来。现在回想起来,我完全了解他的用心,他的谆谆教诲,是为了将来让我到美国弘法。

我单独陪着这位瑜伽行者,一直到晚上他的弟子到来。巴笃利·玛哈赛给弟子开示,像一股宁静的洪流,洗净心灵的杂质,朝神奔流而去。他用优美流畅的孟加拉语,说了几个寓言。今天晚上巴笃利叙述了有关圣女蜜拉贝(Mirabai)的几个哲学观点。蜜拉贝是中古时期拉吉布达尼(Rajputani)的公主,她抛弃皇宫舒适的生活,与圣人为伍。有一位印度高僧拒绝收她为弟子,只因为她是女性,但她的回答使得这位高僧向她匍匐致意。

“请告诉上师,”她告诉传话的弟子,“除了神,我不知道天底下有别的男性。在神的脚下,我们不都是女人吗?”(经典中论及,神是唯一创造的法则,其所创造的,是被动的幻相。)

蜜拉贝创作了许多诗歌,至今仍是印度的宝藏。我翻译了一篇:

如果天天洗澡能了悟上帝,

我愿马上跳到深海里,做一只鲸鱼。

如果啃树根、吃果子能彻悟真理,

我愿做一只羊。

如果以串珠持咒得见佛,

我愿对千万颗念珠祈祷。

如果拜求石像,就能见到神,

我愿跪拜石山。

如果喝奶便如啜饮主,

牛犊和孩童都认识上帝。

如果抛弃糟糠妻能唤来神,

那成千上万的人不都成阉人?

蜜拉贝知道怎么找到神圣的他,

别无他法,唯有爱。

巴笃利结跏趺坐,几个弟子把钱放到一旁的拖鞋里。在印度,弟子以自己的财富供养上师,放在古茹脚下,表示尊敬。谢恩的人亦是神所乔装,为照顾他的化身而来。

“上师,您真是了不起啊!”正要告退的弟子,热情地注视可敬的圣人说,“您舍弃财富和享受,寻求真理,教导我们。”大家都知道,巴笃利在小的时候舍弃家财万贯,一心一意学习瑜伽。

“正好相反!”圣人略有愠色地说道,“为了进入宇宙无限喜乐的国度,只是丢掉几个没价值的卢比、一点儿小小的乐趣,哪有舍弃什么?我知道分享宝藏的乐趣,但这是牺牲吗?短视近利的凡夫俗子才真的亏大了!为了一丁点儿世俗的玩具,牺牲了上天赐予的无价财富。”

听到这种与“舍离”相反的论调,我偷偷地笑了。圣人般的乞丐才是真正富有的人,骄傲的百万富翁们才是莫名其妙的牺牲者。

“上天比保险公司更保障我们的未来。”上师以实践信念作结语,“世界上充满紧张、缺乏安全感的信徒,他们只求物质的保障,这种不安的念头却挥之不去。其实当我们出生在这人世间,老天爷就一直看顾,给我们空气和食物。”

后来,我常在放学后,去圣人住处。他默默助我达到阿奴哈瓦境界。有一天,他搬到拉摩洛路,离我家所在的古柏路很远,敬爱他的弟子给他盖了新禅院,名为“纳甘陀精舍”

我在这里先补充一段话,虽然这是好几年以后的事。在我前往西方世界之前,我跑去找他,跪在他面前请求他加持。

“孩子!去美国。带着印度千年的宝藏,做你的盾牌。胜利在望,远方尊贵的人们,将非常欢喜地接待你。”这是巴笃利·玛哈赛赐给我的祝福。 te/8y0Y/ANGdsiT0tl48yBEpBSAiuv5CvTpbqoym+3Da1M+3I8+gBor4C2pvAyd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