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消费者争夺商业权力

动动鼠标、滑动手指下订单,再打一个盹,睡个懒觉,商品就来敲你的门了。回望人类历史上的商业活动,没有任何时代像现在这样,如此感性。不经意间,商业与我们生活之间存在的“鸿沟”似乎消失了,“客户是上帝”这个曾经被商业信奉的经营理念,如今变得如此和蔼可亲,“我想要的马上就有”已经不再是海市蜃楼般的幻觉。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消费者主权时代的来临。

权力的转换:从商家到消费者

当下的商业,正处于一个“连接大爆炸”的时代,这也是人类商业史上消费者最受宠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无限连接的时代,手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各种设备就是商家和你我建立连接的数字化触点。通过无处不在的数字化触点,消费者的每一次网络浏览、购物、外出就餐,甚至是当天的运动步数,都会在后台留下痕迹。不经意间,网页上突然跳出一个个性化商品或服务推荐窗口,“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当然,这还不算什么,当你正在考虑为你家宝贝的生日宴会准备一个蛋糕时,一个呆萌的机器人突然敲门,“嗨,您好,这是为您家宝贝准备的生日蛋糕,上面有您家宝贝的花名、祝福语,还有宝贝喜欢吃的水果”。此时此刻,你是不是有一种“幸福来敲门”的感觉:哇,这是神话故事吗?当然,你也会有抱怨的时候,当你在评论区抱怨糟糕的购物体验时,商家很快就会发消息给你:“亲,麻烦给个好评,请收下我们的小礼物,欢迎下次光临。”

过去,企业生产什么,商家就卖什么,你负责买买买就对了。多数情况下,你需要逛几次街、在网络里遨游几个小时:“哇,终于发现我想要的了,找你找得好辛苦!”买回来后你即使有抱怨,好像也只能忍气吞声。现在,你可没必要这么费劲地去找,各种App会给你推荐,好像很懂你的样子。当然,如果你很有个性,有点挑剔,那也没有关系。告诉我你的需求,给你定制好了。你要的冰箱是:“有跟我一样的身高,双门外开,皮肤是天蓝色的,有个人的漫画版肖像。”好的,没问题,三天后送到贵府。

过去,是你跟着商家走;现在,是商家跟着你走。无论你走到哪里,背后总有一个“她”陪伴你。无论你是否同意,你和我都处在一个“消费者主权”时代。

零售业态变迁的背后:人性释放的需求升级史

2015年以来的一个现象——线下关店潮,引发了关注。在新商业业态的大举进攻下,大量的实体商场、门店关门歇业,就连不可一世的沃尔玛也未能幸免。2019年刚过半,沃尔玛就在中国关掉了14家门店。有着“中国版ZARA”之称的国产第一女装——拉夏贝尔,在2019上半年关店2470家,巨亏5亿元,要出租总部大楼还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便利店、无人便利店、集多业态于一身的新型门店集体亮相江湖,盒马鲜生、7FRESH、天猫小店等成为这一轮新零售革命的急先锋。特别是盒马鲜生,这种集餐饮、超市、菜市场于一身的新零售业态赚足了市场的眼球,消费者既可以到店消费和现场享受美食,也可以通过App下单外送,盒马鲜生被业界誉为国内零售市场的新物种。按照创始人侯毅的话来说,盒马是一个数据和技术驱动的新零售平台。在数据和技术的驱动下,盒马通过数智化门店选址、选品、营销和供应链运营带来的极致购物体验,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左边是关店潮,右边是开店潮,意味着消费者觉醒时代的来临,消费者开始争夺商业权力,用他们的手和脚重新进行投票。几盏灯灭,几盏灯亮。

以上我们讲到的零售业态变迁,仅仅是近几年商业的缩影。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2年商业对外开放以来,零售业态的变迁可谓波澜壮阔,从百货商店到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专卖店,直到当下不可一世的电商和新零售业态。曾经,百货商店是60后、70后一段抹不去的回忆,明码标价、商品退换货制度、顾客进出自由、对顾客一视同仁等这些现在看起来很平常的改革,对当时的零售业来说已经是质的进步。零售业态的变迁,表面上是形式的变化,背后反映的是人性释放所带来的需求层次的升级。尤其是在当下的数字时代,人性释放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在传统商业年代,消费者就是单独的个体,在商家面前只能算是一个吃瓜群众,那么,在新商业年代,消费者将不再是个体,而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群体。

随着数字化在商业与社交领域的不断渗透,SoLoMoMe(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个性化)消费群开始崛起。他们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角,“我的消费我做主”已经成为新消费群释放人性(个性化、多元化、无止境)和争夺商业权力的新消费主义价值观的体现。在传统商业年代,即使是电商高速发展时期,消费者依然是商业的配角:商家生产什么产品,消费者被动接受,谈不上个性化需求。过去的商业,是制造驱动、渠道驱动。今天,这一切似乎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可以在各种数字化触点如购物App和微信、微博等各种社群,以及各种穿戴式设备上尽情表达自身的消费主张。近几年出现的关于消费代言的现象——网络红人,就是消费者表达、认同某一消费价值观的典型。通过微博、微信、直播等社交媒体和方式,网红能够跟海量用户直接进行沟通交流,根据“粉丝”的点赞、转发与评论等互动方式,精准预测需求。网红现象本质上是消费者选择消费代言人来表达自身的消费主张。

在数智化商业下,当个体以“社群”的方式存在时,其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被欺负、被忽视已经成为过去,天平在逐渐往消费端倾斜(见图1-1)。

图1-1 商业天平逐渐往消费端倾斜

消费者权力的来源:科技、商业与人性

消费者主权最早由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是古典经济学中不可动摇的原则。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古典经济学的设想一直没有实现。原因是,在工业经济年代,工厂与商家通过对资源的集中控制形成规模性力量,从而对市场进行操控,作为个体的消费者很难对生产者采取集体行动。在生产者主权远大于消费者主权的传统商业年代,消费者的人性也无法得到释放。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举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实际上是被压抑的需求集中释放所产生的结果。从百货商店的出现算起,个体对商品的消费体验经历了从明码标价、质优价廉、方便快捷到多元体验的变化历程。每一次消费升级,都意味着消费者权力的上升。例如,在当下的数字商业时代,消费者可以不受时空约束遨游在网络的海洋里,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各种数字化触点连接到海量的商品。当然,初期的互联网电商也备受诟病,其商品被打上了假货、次品的标签。

2014年以来,必要、网易严选、小米有品、淘宝心选等严选电商平台打着“去品牌溢价”的旗号,宣传着“想要质优价廉,来我这里就对了”,这是对品质消费的一次成功试探。2017年以来,互联网电商平台发起的“新零售”“无界零售”运动,以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体验(如线下穿戴式体验、30分钟“到家”物流服务体验等)的方式超越了消费者的想象。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来的商业史,就是一部从商品多样化、重性价比到重品质、快速、多元化消费体验的需求升级史,也是一部关于人性释放的需求层次升级史。商业的本质就是释放人性。例如,消费者的抱怨是否得到了重视?与消费者的互动是否被重视?消费者的分享天性是否被激发?消费者是否有机会参与产品的设计?……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著名天使投资人周鸿祎认为,让用户选择产品其实很简单,就是不用他动脑子,不用他费力,还能帮他解决问题。 传统商业年代,消费者只能在有限的地域和空间范围内了解商品的信息,比价也费时费力。早期的淘宝和京东就是抓住了这一点,通过平台的方式解决了人与商品之间存在信息鸿沟的问题,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需求(商品的种类、规格、价格等)。与其说淘宝是一个购物平台,不如说它是一个信息平台,顺便帮助消费者实现了更好的购物体验,其逻辑是建立起人与商品信息之间的连接关系。遗憾的是,淘宝并没有及早对“消费者天生乐于分享”的人性进行进一步挖掘,通过激发人性更大规模地构建“人与人→人与货”的超级连接关系。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如微信和微博的助推下,人与人之间通过朋友圈、圈层实现了“信息”的大范围连接与扩散。而新兴的社交购物平台如拼多多、云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如何激发消费者的能动性来重构“人与货”之间的关系。就人与信息的关系而言,今日头条算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使人与信息之间得到精准匹配。在人与信息精准匹配的基础上,今日头条旗下的抖音短视频正试图建立起“人与信息→人与货”的连接与匹配关系。未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加持下,商家对消费者的了解甚至会超过消费者对自身的了解。

工业经济时代,因为生产者拥有主导权,消费者的每一次抱怨几乎都是无助、无效的。现在,寻求安慰与伸张正义的声音,通过互联网的数字直达管道和人人共情的传声筒得以扩散与放大。关键是每一次发泄几乎都会得到回应,这与工业时代生产者主导的商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数智经济时代,任何一个数字化触点都是消费者发泄不满的传播管道。过去,商家通过广告、促销的方式取得供应方的主动权与信息垄断。如今,数字商业改变了信息传导的机制,商家再也不敢轻视消费者的权力。当下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推荐购物,就是消费者主权的部分体现。借助智能技术及互联网直通供应方的数字管道,消费者的需求被提炼清楚,人性得以充分释放并传达到商家。随着商业实现大范围的在线化与数字化连接,商业的主权逐渐从商家移转到消费者。这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从生产者主权到消费者主权,这种权力的转换不是纯然出于商家的慈悲、善心,乃是科技、商业与人性相互作用使然。 XJQBHbwgO7i5KoT6GXwBBiRGSOm4wLO4ky0v9UCunGkgs0ulsGMlU7kUFsGIwT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