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书是由作者在个人微信公众号“纯科学”上发表的关于印度一系列文章基础上重新整理改编而成。第一篇文章《让“印度通”告诉您中印对峙背后的惊天秘密》(本书第一篇《洋葱剥完了,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在我个人公众号上的阅读量就超过398万。这篇文章被其他217个公众号转载,在转载的公众号中阅读量超过10万的有3个。在其他互联网媒体上也大量转载,总的阅读量粗略统计至少千万。当时发表这个文章时,我的微信公众号开通时间并不长,媒体知名度还很低,粉丝量只有几千。在这种情况下达到如此高的阅读量只能是文章本身的原因。3年之后,这篇文章2020年6月18日在个人公众号上重发,还是能获得46万多的阅读量,转载的公众号有62个,其中也有一个点击量超过10万。另一篇文章《印度对中国真正的威胁是什么》(2017年9月24日发表,本书中《不可思议的印度管理》),转载的公众号高达332个,要求转载的申请一直延续到本书出版时,它们覆盖了中国大量主流的财经、金融、管理、投资、智库等公众号。作为有相当深度学术研究的文章,其阅读量达到这样的水平是相当惊人的。

所写内容虽结合当时中印关系的时事,但主要是从2002年开始,我利用自己在印度前后15年做市场工作期间对印度进行深入学术研究和思考的结果,尤其有3年时间是常驻印度工作和生活。在大量研读有关印度学术著作,个人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在印度长期深入市场一线实操运作的亲身经历写出了这些文章。我与印度各个层面的人都有深入交往,从TATA、RELIANCE、BSNL、Airtel、HATHWAY、GTPL等印度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电信及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的主席、CEO、CTO、经理人员,UTL、ITI、OPTILINK等大大小小的商业伙伴,政府层面的总理经济助理、部长、邦长,普通工程师,农民、小商贩,直到最底层的司机、用人等。因市场工作需要实地考察了印度几百个大大小小的不同城镇和地区,从一线的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一直到普通中国人极少有机会去的、类似东部戈达瓦里河入海口处的亚南(Yanom),印度东北角贾穆纳河南岸的迪布鲁格尔(Dibrugarh)这样的小镇和大量乡村,坐商业伙伴开的车穿越过西里古里走廊。

无论研究任何对象,只有当你实际进行大量科学测量,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后,才能进行真正科学的研究,而不是基于抽象的概念和想象进行艺术创作。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与我们存在显著差异的国家或民族,尤其是像印度这样与我们差异巨大的国家,必须具备充足的第一手实际测量数据,仅仅靠看书和文章等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中国存在大量完全不了解印度的人所写的误导性资料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果你不能去吃各种印度当地的食物,从南印度的点心“印度传统三角炸饺”(Samosas),到用单只手抓蒜蓉烤馕蘸羊肉菜汁,然后品味印度的各种歌舞音乐,就很难对印度文化有直接的体验,也很难与印度人进行真正有效的沟通。我可以用印地语唱印度老歌《奴里》《流浪者之歌》,甚至是2004年至2006年我常驻印度时最流行的歌曲 Kajra Re (印度电影 BUNTY AUR BABLI 的主题曲)等,可以说出数十个当红的印度电影明星的名字,像印度本地粉丝一样讲这些明星的故事……这是我可以很容易与印度人交流,也是我的文章会受到中国读者热情欢迎的原因所在。因为我谈的是鲜活的、真实的印度,而不是概念化的想象甚至是文学艺术创作。

中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太少了,无论政府层面、普通百姓还是企业界都存在大量严重的误解,更糟糕的是中国学术界对印度也极为缺乏理解。虽然印度的很多历史事实中国人知道,但却难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更难以理解印度人心中的所思所想。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大量严重的误判就在所难免。很多只是从书本上了解印度历史事实,从网络照片和视频上了解印度的现在,缺乏对印度真正理解的网络“大V”更是不断传递对印度错误的知识信息,不断地加深这种误判。

例如,一提到印度就是延续至今的种姓制度,但要知道,印度锡克族在15世纪创立其宗教之后不久,就主动废除了种姓制度,并将人人平等,甚至包括男女平等作为其宗教教义的一部分。因为这种宗教教义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这使锡克教和相应的民族成为最接近现代社会思想的印度本地民族。这也是我们理解锡克族为主体的印度西北角的旁遮普邦为什么成为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重要线索。种姓制在印度独立后就从法律上废除了,如果了解印度国大党独立后的执政历史就会明白,他们真的很不容易,在消除印度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历史沉疴上做了大量工作,只是无奈这种沉疴实在是太深太厚了。

很多人一谈中印关系就是“1962”,事实上这存在巨大的误解,也非常不利于我们理解真正的中印关系。如果知道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锡克族是帮助英军战胜印度起义军的关键力量,就会对印度自身不同民族之间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复杂的关系有所体会。之所以锡克族帮助英国军队,绝不是简单的“叛国”,而是在英国征服旁遮普锡克族的过程中,印度教士兵也是帮手。

中国人以为的“印度甩饼”在印度当地几乎就见不到,而在印度满大街的“中国饭”往往只是已经高度印度化的炒饭和炒面。

中印双方都对另一方存在巨大的误解。

我个人认为,虽然现在中美关系吸引了全球和中国人更多的目光,但从未来百年的时间尺度上看,未来的世界里与中印关系相比,中美关系的地位将越来越弱化。因为美国的人口只有中国或印度的四分之一,这个基本事实一百年内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10亿级人口的国家只有中国和印度,2019年两国人口加起来是美国人口的8.4倍,占了全球人口的36.4%。单单是中国人口就是当前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还多出一个美国的人口总量。2015年7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纽约总部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5修订版》预测,2022年印度人口总量将超过中国。与这样两个国家相比,美国人口只是一个零头,其他国家就差更远了。整个欧盟人口加起来,也只是中国人口的一半。整个非洲人口加起来,也不如中国和印度任何一个国家。

中印两国都处于世界经济增速最快国家之列,在21世纪,两国各自的经济总量迟早都会超过美国,这已经是接近全球公认的历史趋势。这将会极大地改变国际政治和战略格局。在这种客观背景下,可以说中印关系将决定世界的未来。中华文明的复兴能否成功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变化,但中华文明复兴能否长久,则取决于中印关系的未来发展。因此,对印度任何的“吹”和“黑”都是要不得的,我们需要用纯粹科学的方法透彻地理解印度人、印度文化,然后才能理解印度这个国家。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写《菊与刀》时,美日还处在交战状态,她本人没法直接去日本,因此只能通过对日本战俘和居住在美国的日本人访谈来研究日本人的性格和文化。她用象征日本皇权的“菊”与日本武士的“刀”这样的矛盾组合来表达日本人的文化和性格。而印度人的性格理解起来要比日本人复杂得多。最好的一个表达的词就是“不可思议”。我在书中提出了一个理解印度人的标准,就是“不可思议标准”。这种不可思议并不是简单体现在某一个方面,而是非常多的方面。本书不仅描述这种不可思议的表现,而且追寻了它们形成的历史原因,尤其地理气候的长期影响决定的原因。

本书不仅是理解印度人性格文化的钥匙,而且对如何处理中印关系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这一课题对中国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

尽管本书是在谈印度,但同时也是在谈中国自己。

仅以本书中一段话作为序言的结语:

“当一个国家落后的时候,学习是相对容易的,但当自己称雄世界的时候,人类天性的弱点和狂傲就会完全蒙住人们的双眼。当一个社会从独占鳌头的基建狂魔,逐渐耽缅沉溺于往昔的辉煌并走向狂傲之时,就会很快从天上跌落至地狱。长久保持世界第一的唯一途径,就是能够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因为你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不可能再找到比你更领先的人去学习。” p66GFw7RUeQgMp+Ga2mC9vGnPjVHM1TTpH8sqLNcmG+EAlanxpPkhhPwhcvtD6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