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郑昭公: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春秋初期,最强势的诸侯国并不是大家熟知的春秋五霸背后的齐、晋、楚、吴、越等国,而是处于大周朝中心地带的郑国。郑国在郑庄公时期达到鼎盛状态,曾经几次向周天子发起挑战,并且让周天子首次品尝了被下属打败的滋味。

郑昭公是郑庄公的大儿子,但他和张扬霸气的父亲性格完全不同,即位前是个温润如玉的王子,即位后是个真诚敦厚的君主,从行事风格来看,我们可以将他称为史上最高尚、最君子的君主。

郑昭公这个名字其实是个谥号,具体地说,是帝王将相死后得到的名号。郑昭公在位时臣民们称他为“陛下”,即位前则被称为“太子殿下”或“太子忽”。

如果说历史是行当齐全、情节跌宕的一出大戏,那么太子忽是以英俊小生的形象首次出场亮相的,时间是公元前706年,地点是在东方的齐国。

那一年,齐国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狄人的侵扰,作为大国的齐国其实完全可以自己对付这个跳梁小丑,但齐僖公心中别有一番打算,于是就派使者向郑国求援。有称霸天下之心的郑庄公毫不犹豫地派太子忽率兵东来“抗狄援齐”。

太子忽不仅才貌双全,而且能文能武。在他的指挥下,齐郑联军三下五除二就把狄人的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狼奔豕突。齐僖公亲自出城迎接凯旋的军队和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宫中摆下豪华丰盛的酒宴为太子忽一行接风洗尘,同时表示衷心的感谢。

酒席之上,齐僖公给了太子忽一个意外的“惊喜”,他提出齐郑联姻的想法,要把他最钟爱的小女儿文姜许给太子忽。齐僖公作此提议有两个原因,一来他真的非常喜欢人才出众、能力超群的太子忽,这个帅哥不会委屈了文姜;二来他深知自己的宝贝女儿再不出嫁就要给他捅大篓子、丢大人了,因为文姜和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太子诸儿的关系有些说不清。

如果太子忽应允了这门婚事,他就有了强大的齐国作为后盾,将来不管继位还是理政都会顺利得多。但太子忽是一个至真至纯的人,他不肯把爱情、婚姻作为政治游戏的附庸,况且他已经耳闻了文姜的不洁之行。

但是怎么样来回应齐僖公的善意呢?聪明的太子忽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太子忽对齐僖公深施一礼,非常真诚地说:“多谢陛下一番美意,但每个人都有与之相应的配偶,齐国是大国,不宜做我的配偶。”这样的回答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照顾了对方的面子,有理有礼有节,令人竖大拇哥,大家熟知的成语“齐大非偶”就是从这儿来的。

关于“齐大非偶”的话语,太子忽并非说完就抛到脑后头去了,他是一个言行一致、言出必行的高尚君子。后来,他迎娶了和郑国相当的陈国的公主。被太子忽拒绝的文姜不久嫁给了鲁桓公,却和情人诸儿(后来继位成为齐襄公)藕断丝连,隔着国界线拉拉扯扯,最终二人合谋杀死了鲁桓公。

太子忽以自己的高洁、勇气和智慧使自己避免了死于奸夫淫妇之手的悲剧结局,但对于生在乱世的他来说,人生的天空依然难以摆脱命运的无情风雨。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薨逝,太子忽在以祭足为首的大臣们的扶助下继位,从这时起,我们就可以称他为郑昭公了。也就是在这时,“齐大非偶”的后遗症出现了。

因为郑昭公没有像齐国那样的大诸侯国作为后盾,和他兄弟公子突关系特别铁的宋庄公向昭公发起了挑战。宋庄公是政治圈权力场的老手,他跟人格高尚的昭公玩起了阴谋。

宋庄公热情邀请郑昭公的一号大臣祭足访问宋国,刚刚继位的昭公期望和周围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往来,没有意识到难却盛情背后的险恶阴谋,于是,祭足带领访问团来到宋国。但是,他们一进入宋国都城内的馆驿就被早有准备的宋军控制起来了,接着传来宋庄公扬扬得意的大笑之声。宋庄公带着公子突大摇大摆走到祭足面前,直截了当地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让郑昭公退位,扶公子突即位,并且许诺只要他肯合作,还可以继续做他的辅政大臣。

得到这个噩耗,郑昭公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老臣祭足在他心目中就像父亲一样,是他非常尊敬和信赖的人,当初正是因为有了祭足的坚持,他才保住了太子之位。现在,祭足身陷敌国,面临危亡,他怎么能够不顾他的生死,坐在王位上无动于衷呢?再者,就眼前的形势来看,如果他不退位,宋国和郑国之间的一场恶战必将难以避免,郑国的百姓便会因为他和公子突的王位之争陷入惨痛的战乱,作为一国之君,他于心何忍?

最终,为了老臣祭足的安全,为了郑国百姓的安乐,郑昭公选择了退位,他带着妻儿去国离乡,到北方的卫国(一说鲁国)避难,这一去就是整整四年。

祭足是个能够忍辱负重而且有着深谋远略的大臣,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公子突推上了王位,内心却始终是忠于郑昭公的,而且一直在找机会帮昭公复位。

公子突自然知道他和祭足的合作是宋庄公拉郎配的结果,他在祭足心中根本没有什么地位,所以总是想撇开祭足独自“闹革命”。但祭足德高望重,万众拥戴,公子突每次的图谋都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以失败告终。郁闷到抓狂的太子突花重金雇人刺杀祭足,结果阴谋败露,被迫灰头土脸地逃离郑国。

祭足这时已经争取到了齐国的支持,于是大张旗鼓地迎接郑昭公回国再次登基。郑昭公在一番磨难之后终于等到了拨云见日、苦尽甘来的日子。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苦难并未到此为止。

郑昭公和祭足在为复位欢欣鼓舞的时候,胸怀坦荡的他们忽视了一个不和谐因素——大将高渠弥。

郑昭公当年做太子的时候,曾经对郑庄公打算授予高渠弥大权表示过反对意见,高渠弥怀恨在心,把昭公当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郑昭公当初是抱着公心谏阻重用高渠弥的,并没有将那件事放在心上。但心胸褊狭的高渠弥在郑昭公回国复位后又恨又怕,惶恐不安,最终决定先下手为强。

心狠手辣的高渠弥很快一切准备停当,一场弑君的恶毒阴谋转瞬即发。

公元前695年的一天,郑昭公带领文武大臣到都城郊外打猎,正当他为“倾国随君王”“千骑卷平冈”的恢宏场面深感欢欣鼓舞,准备一展身手,“会挽雕弓如满月”,亲自射杀狼虫虎豹时,一支罪恶的箭矢射中他的后心,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

如果某人心里阴暗,对一个不错的人充满敌意,我们通常会说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郑昭公恰恰相反,他性格单纯,人品高尚,对谁都没有坏心眼,对小人也没有防备之心,正所谓“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假如他不涉政治,投身文艺,很可能会成为像陶渊明那样的大诗人或者像唐伯虎那样的大画家,无奈他生在帝王之家,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政治这道坎,不幸被别人的心机夺去了性命。

最后要说的是,玩火者必自焚。郑昭公被害后不久,高渠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被齐国君主杀死,如果昭公地下有知,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p8vGFvGxvSJkAiosLuVyAUDIwc1MsTeLUIC6t4AOr3HeEYt3JXHc4kzE1Ux+nje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