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过去贤人的文字,是对人们的谆谆教导。整理与搜集古人文质兼美的诗文,可以增加我们的智慧,增长我们的见闻。以历史兴衰的史实与古人的经验教训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指导,因为没有古代也就没有现代,今天是由过去延续而来。
魏徵(zhēng),字玄成,是唐朝著名的大臣,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业,使得当时的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后人称魏徵为“一代名相”。魏徵本来是辅佐隋朝末年的起义军首领李密的大臣,李密在隋末战争中失败后,魏徵随同李密一起投降了唐朝,转而辅佐太子李建成。后来,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掉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同时迫使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当了皇帝。李世民听说魏徵过去经常劝李建成把自己尽快除掉,便派人把魏徵带来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徵回答:“太子要是早按我说的去做,也就没有今日的灾祸了。”李世民见魏徵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魏徵,让魏徵辅佐自己。
后来,有大臣上书触怒了李世民,李世民认为这是侮辱自己。魏徵劝谏:“从前贾谊在汉文帝时上书,曾说‘可以为帝王痛哭的事有一件,可以为帝王长叹息的事有六件’。自古以来,大臣上书奏事,往往言辞激烈,如果不激烈,就无法打动皇帝的心。言辞激烈就近似侮辱,陛下你应该仔细想一下这样做事是对还是不对。”李世民觉得魏徵说得有道理,便下令赏赐给那个大臣很多东西。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葬于昭陵。皇后下葬后,李世民对她非常思念,为了缓解自己的相思之苦,便在宫中建起楼阁,终日眺望妻子的坟墓,还让大臣陪同自己一起悼念。一次,李世民让魏徵陪同自己,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徵是否能看清,魏徵装作没看见,李世民顿时着急了,问:“怎么会没看见呢?昭陵就在那里啊!”魏徵闻言回答:“我还以为陛下望的是安葬先帝的献陵,原来是昭陵啊!”李世民听后明白魏徵是在规劝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记父亲,于是便下令拆掉了用于登高望远的楼阁。
魏徵死后,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与魏徵既是君臣,又是朋友。如果没有作为皇帝的贤明大度,就不会有魏徵的忠直;而没有魏徵的忠直,当时就少了一面文治武功的镜鉴。二人相互衬托,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