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后天的学习成长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教育孩子要专心致志地去学习。

字形演变

故事链接

周处除三害

晋朝时,义兴有个年轻人叫周处,从小爹娘都死了,无人管教,他常仗着一身蛮力在乡里打架闹事,无恶不作,村里人见了他总是躲得远远的。

这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群人正在谈论着什么,就走过去看热闹,大伙儿赶紧走开了。周处觉得很奇怪,便抓住一个老人问道:“你们在说什么?”老人只好如实地说:“我们这里出了三害,一是南山的山里有一只吃人的老虎,二是长桥下的河里有一条蛟龙,它们害死了很多人……”老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周处便大声说道:“老虎、蛟龙有什么可怕的,让我来消灭它们。”说完,就转身跑了……

周处跑到南山上,找到了那只老虎。当那只老虎向他扑来时,他就势一闪,骑到老虎的背上,挥起拳头,狠狠地击打老虎的头,把老虎打死了。接着他又跑到长桥下,跳进河里去杀蛟龙。周处在水里与蛟龙打了三天三夜,最后终于杀死了蛟龙。

村里的人见周处还没有回来,以为他被老虎或蛟龙吃掉了,高兴得敲锣打鼓庆祝起来。没想到周处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听到百姓们说除掉了三害,正高兴地庆祝时,才明白自己也是三害之一。

周处感到很惭愧。由于自己平时胡作非为,百姓把自己也当成了一害。因此,他决心重新做人。后来,他拜了陆云为师,努力读书,终于做了大官,做了很多好事。

故事链接

曹操之子

三国时期的曹操,平生最宠爱四个儿子: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改革文风的祖师。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父业。他曾不无调侃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仲谋就是孙坚的儿子孙权。孙权十八岁继承父兄的基业,雄踞江南,称帝一方。曹操对孙权的赞许,表达了他对儿子们的期望。

历经时代风云的冲洗,在文武双全的曹操的调教下,他的儿子们得以茁壮成长,丝毫不逊于孙权。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意气飞扬而性情各异。

曹植有力扶社稷的理想,性情温柔敦厚。他喜诗书,富才气,少年时落笔成章,应答敏捷,深得曹操宠信。

而曹丕却与曹植习性有异。曹丕的文采也不错,创作和理论都有成就,但比起才高八斗的曹植却差了一大截。不过他更喜欢舞刀弄枪,精通剑术,在武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与这两个嫡亲兄弟都不同的曹彰,乃赫赫一员猛将,有万夫莫当之勇。他可以左右开弓,在百步之外射断一根头发丝;他能手格猛兽,用手臂缠住老虎尾巴,老虎竟然不敢动;他还能把一头小象按在地上……曹操每次临阵都很记挂这个儿子。

小儿子曹冲是个有名的神童,曹冲称象的故事,今天的孩子们几乎无不知晓……

曹操的几个儿子性情各异,个个都有过人之处,当然离不开曹操的谆谆教诲。

故事链接

唐寅学画

唐寅,字伯虎,是明朝的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兼善书法,能诗文,但禀性疏朗,放浪不羁,少年时恃才傲物。他最终能成为“四大才子”之一,全倚仗母亲的教育和名师沈周的指导。

少年唐寅画工不错,富豪人家常请他作画,唐寅也就骄傲起来了。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对唐寅说:“孩子,你学画还只是刚刚起步,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她随手递给唐寅一卷行李和一包碎银,“当今大画师沈周离此不远,去拜他为师吧,画不好就别回来见我!”

唐寅当然知道沈周的画很出名,就欢欢喜喜地上路拜师去了。

在沈周的指点下,唐寅的画技很有长进。这一天,唐寅拿出自己的画和师父的画做比较,觉得已经不相上下了,不禁暗暗自喜,想出师回家看望母亲。沈周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叫妻子准备饭菜为唐寅饯行。

饭菜摆在后花园东北角的一间小屋里。唐寅一进屋就四处张望,只见有四个门,却没有一扇窗子。他好奇地顺着门格子向外望去,见门外花红柳绿,山鸟飞翔,仿佛那山间流水声都能听到。他正看得发呆,听到师父说:“你的画本来不错,又跟我学了一年,现在可以出师了。你想到后花园痛痛快快地玩玩儿吗?”唐寅顾不上满桌的饭菜,站起来就去开门,但连开了三道门都被碰了回来。原来这三道“门”都是沈周画在墙壁上的!唐寅从兴奋中醒悟过来,他转身双膝跪在师父面前,说:“师父,我不想回家了,让我再跟您学三年吧!”

从此以后,唐寅专心致志地跟师父学画,再也不提出师回家的事了。

转眼三年过去了,唐寅终于练就了与师父不相上下的画技。师父欣慰地说:“唐寅哪,你已经四年没有见到你娘了,要过年了,快回家看看你娘吧……” rFXXJT1nfJ4TZ/T/7PveRBvvIY8Gzn43ck7kQTK5+yVXAwEcncWs0ic676eL45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