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知道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知道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神思疲殆而无所得。”
悬梁刺股是一则成语,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这个成语来自于两个历史故事。
悬梁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时一位名叫孙敬的贤士身上。他前往洛阳求学,为了能够勤奋学习,不因为睡眠而浪费时间,于是将头发绑住并悬挂在房梁上。如果读书时感到疲累了,眼睛一合上,头向下一低,悬在房梁上的头发被拉动,势必会痛得醒过来,以这种方式保持清醒。最后他苦读有成。
刺股的故事则发生在战国时代的苏秦身上。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年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国游说秦惠文王,希望能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天下,却未被采纳。此时,苏秦的路费即将用完,只好回家,家里人对他很冷淡,他感到羞愧难过,于是发愤苦读,读累了实在是想打瞌睡,就拿起锥子在腿上戳一下,用疼痛把睡意赶跑,继续苦读。后来,苏秦奉燕昭王的命令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在对外战争中不断消耗国力,以达到攻齐为燕复仇的目的。齐湣王末年,秦昭王与齐湣王并称东西帝。他劝说齐王取消帝号,促成五国攻秦,被赵国封为武安君,使强大的秦国不敢向东进攻各国长达十五年,并因此闻名天下。
苏秦功成名就之后,从楚国北上,路过洛阳。苏秦的周围有着无数车马和随从,各路诸侯派来送行的使者很多,场面甚至可以与帝王相比。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便为他清扫道路,并派人到郊外犒劳。苏秦的家人也跪在地上,不敢仰视他。苏秦感慨万千,说:“同样的一个人,富贵了,亲戚都对他敬畏;贫贱时,连亲戚都轻视他,更不必说其他的人了。假使我当初在洛阳有两顷良田,现在又怎能功成名就呢?”于是拿出千金赏赐亲戚和朋友。
苏秦初到燕国时,曾向人借了一百钱当路费,如今富贵了,就还给那个人一百两金子。苏秦的随从中,只有一个人没得到赏赐,那人就上前询问原因。苏秦说:“我不是忘记了你,而是当初随我去燕国,在易水边你多次想要离开,那时正当我处于困境,所以对你心有责备,因此这次赏赐我将你放在了最后,现在你也可以得到赏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