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獯鬻、熏育)。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移。”谓之“随世易名,因地殊号”,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战国后期,匈奴进入奴隶社会,最高首领为单于,匈奴尚武并善骑射,长于野战。加之匈奴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娶其妻妻之”,族内无孤寡,人口增长快,中原地区进入混乱时,匈奴趁机南下,掠夺人畜、财物,边境不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的秦帝国。公元前 214 年,派蒙恬率 30 万大军北逐戎狄,击溃盘踞在河套地区的戎狄各族,收复黄河以南广大地区,今红寺堡又重新回归秦国版图。但是到了秦末,由于农民起义,秦国无暇顾及北部,匈奴又趁机掠取黄河以南地区,并给后来的汉朝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汉初,自高祖刘邦平城被围事件发生后,由于实力不济,加上有诸多内政事务亟待处理,只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出嫁公主,赠送丝绸、粮食等物品,与其约为兄弟,以缓解其的袭扰。在军事上,则主要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尽量避免与匈奴进行决战。然而“和亲”政策并不能遏制匈奴的袭扰活动,汉朝的边患依旧相当严重。同时,“和亲”政策也为汉王朝整顿内政、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增强实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文景时期,推行黄老“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使凋敝的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恢复,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富庶丰足的景象,如此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日后汉武帝的战争动员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文、景两帝在位时,即已注意军队,尤其是骑兵的建设,西汉的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了。当时的情况是:匈奴右部以五原、狼山、贺兰山、焉耆山、祁连山为繁衍生息之地。驻祁连山地区的匈奴部落,浑邪王占据今酒泉地区,休屠王占据今武威地区,浑邪王和休屠王所部活动频繁,并有南连西羌的动向。匈奴若南连西羌,则成为汉廷西北大患。汉廷若得其地,则西北巩固,同时又掌握了通往西域的通道(河西走廊)。
就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汉武帝刘彻登基当了皇帝。他凭借前辈所创造的物质基础,积极从事反击匈奴的战争准备。在军事上健全军制,加强骑兵部队的建设,选拔擅长指挥骑兵作战的年轻将领,修筑军事要塞。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征收商人车船税,实行盐铁官营政策,以增加战争物资储备等等。经过苦心经营,全面造就了战略反击匈奴的军事、经济、政治条件,于是汉武帝揭开了大规模战争的帷幕。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元光六年(前 129 年),共历时 34 年之久,其中又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而以第一个阶段为主体。在这一时期,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也有人称之为“五大战役”),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三次战略反击,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
元朔二年(前 127 年),车骑将军卫青率军击败河套以南的楼烦、白羊王部。汉朝收复河套黄河以南地区,建设朔方,并修复秦时的长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西之战。元狩二年(前 121 年)夏,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分两路出击匈奴。霍去病为右路,由北地郡出发;公孙敖为左路,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以祁连山为会师地。汉军此次作战,是继霍去病第一次在河西走廊发动战争后的又一次远征,两次战争相距不到半年。第二年五月,霍去病亲自率军从北地郡向西北出发,沿路渡黄河北上,采取大迂回包抄匈奴的策略,越过卑移山(今贺兰山)向西北挺进,绕道居延海,行军 1000 余公里,歼灭祁连山的匈奴。在今黑河(弱水上游)流域同浑邪王、休屠王的军队展开激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擒获匈奴单桓、酋涂、呼子耆、遬濮、稽且 5 王和王母单于阏氏、王子 59 人,相国、当户、都尉等 63 人,俘 2500 余人,歼 3 万余人。汉军控制了河西走廊后,在原浑邪王、休屠王驻地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匈奴单于怪罪浑邪王、休屠王作战不力,准备以议事为理由招来杀掉。元狩二年秋,浑、休二王害怕,密谋降汉,于是派人与汉军联络。霍去病率军前往河西接应匈奴降汉部众。此时,休屠王突然反悔,浑邪王率兵将其杀死,并收编了休屠王的军队。霍去病到姑臧(今甘肃武威)后,协同浑邪王斩杀不愿降服而煽动哗变的出逃者。匈奴降兵近十万人。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霍去病又协同浑邪王率众东渡黄河到长安,受到汉武帝隆重接待。浑邪王被封为漯阴侯,其他重要官员数人,也被封为侯爵。元狩二年,汉廷在北地、朔方、陇西、上郡、云中黄河以南地区设 5 个属国,所降匈奴分别安置在五属国,并任命都尉统一统领。
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可能。经过这几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再也无力与汉对抗,西汉北部边界的危险彻底解除。至此到东汉近 400 年中,对收降和南迁归附的匈奴,两汉政府采取了较为妥善的安置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为他们设立专门的居住区——属国。属国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的民族区域自治实验制度。此制度在秦朝就有了,叫“典邦国”。汉承秦制,只是为了避汉高祖刘邦之讳,将“邦”改为“属”,成了“典属国”制度。所谓属国者,就是保存匈奴国号及习俗,但他们隶属汉朝。这是汉朝对归顺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的自治管理形式,即划定一个特殊的行政区,让居住在这一行政区内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行政事务,其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语言和民族习俗,以及社会组织、吏治、官号等都保持不变。但是,朝廷要在这一行政区特派一名官员——属国都尉,进行监管,并且属国在政治上必须服从中央的大政方针,在军事上还须听从中央的统一调遣,担任征战的军事任务。所以,属国的少数民族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方面,同样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汉族人民一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汉武帝共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等 5 个属国来安置归降的匈奴,派汉官为属国都尉来管理。朝廷往往任命熟悉边政和少数民族情况的官员担任典属国主管官员,所属官员有属国都尉和译令等。例如汉朝曾任命苏武领导典属国衙门,因为他曾被匈奴扣留长达 19 年之久,又娶匈奴女为妻,长期生活在匈奴汗国中,了解他们的社会组织、政治结构、生产情况、生活习惯和风俗、语言。
汉代的“安定属国”,其实就是早期的北地属国,因其办公地点在三水县,又叫三水属国。汉三水县辖今红寺堡地区。它的主要任务是安置右匈奴浑邪部和休屠部内附民众之一部。秦统一全国后,分全国为 36 郡,北地郡为其一。汉武帝元狩二年(前 121 年)安置匈奴的属国之一设在今红寺堡地区的大罗山脚下,因其地望属北地郡管辖,故称北地属国。安置投降的匈奴浑邪王残部在北地郡三水县,位于大罗山东侧脚下(今下马关镇北红城水上垣村古城),与红寺堡地区仅仅一山之隔。汉朝在三水县城设北地郡属国都尉,负责安置匈奴投降者,以便保存原部落习俗,从事生产和游牧。在汉武帝统治的半个多世纪,三水县城成为安定郡属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汉武帝六次巡视安定,有的文章称其巡视过三水县。西汉时期,在加强筑城的同时,“开河渠、设屯田”,红寺堡地区发展进入繁荣时期。汉武帝元鼎三年(前 114 年),因屯田事业迅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汉廷将北地郡划为北地、安定两郡,三水县改隶安定郡。从此,三水县又成为安定属国都尉治地。原北地属国也划归安定郡管辖,所以又改称安定属国。归降的匈奴浑邪王部落被安置在今罗山脚下红寺堡周边地区,他们逐步有了安定的生活,在与汉族长期相处中,促进了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保证了汉朝北部边境的安宁,使汉匈双方社会经济都得到发展,为后来的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揭开了汉匈民族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安定属国也是他们安定生活的乐园,同时也是红寺堡地区历史上第一次有关移民的详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