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红寺堡得名探源
草根下旧城沧桑

我国多有含“堡”字的地名,部分地名由来与古代战事中屯兵驻守的“堡垒”有关。古代驻军搭建军事防守用的建筑物废弃之后,边民为避战乱,最大限度地获得保护,大多数在堡垒附近置家,久之则形成规模大小不等的集镇。随着战略地位的变更,大多军事要塞在撤离后,原址附近的集镇因人口集聚得以保留,并以军事堡垒之名为其名,部分地名中的“堡”字读音也从“保”音变为更具民居特色的“补”音。

明朝时,整个宁夏地区战争非常频繁,明与蒙古势力的战争此起彼伏。水草肥美、草原广阔的“小河套”红寺堡,成为鞑靼沿清水河南下袭击固原的必经之地。

边患的加剧,使红寺堡成为屯军防守之地,在古代宁夏南北通道上的重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 年),任命杨一清总制陕西、甘肃、宁夏三镇军务,称三边总制,也称三边总督。杨一清上任之时,三边“边患之惨烈,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他到任之后,提出花马池东路虽有千户所守御,可是兵力少而孤立,离兴武营地很远,有边患战事很难及时救援,便形成了将周边的鸣沙州堡、韦州堡、下马关等连成一个有效的防御体系来御敌侵略的构想,在奏明朝廷后修筑了红寺堡。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正德二年(1507 年),杨一清上奏皇帝得到同意后,委派宁夏总兵郑廉筑成红寺堡城。这座旧红寺堡城的规模是“周回一里五分。置旗军四百一十七名。设操守官一员、管堡官一员。领烽堠一十五”,15 个烽火台名称都为当地名,分别在“黑山墩、小蠡山墩……”第 9 个名称正是和红寺堡同名的红寺儿墩,可见早就有红寺之名,建故城名称自然这样定了,这样,一座古城堡呈现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红寺堡之名,自明代开始,因筑城而有其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载有红寺堡名的河东总图

另据宁夏考古所研究人员从明代红寺堡古城遗址附近出土的西夏古钱币推断,重视州城堡寨建设的西夏,极有可能在重镇韦州与鸣沙之间的东南边缘红寺堡设置一座堡寨,才有西夏钱币出土,西夏修堡寨而有其名。明代只是在荒废和破烂的旧城基础上进行了重建。

红寺堡之名,还有一种依据史料的联想,“红寺堡”之名始于唐朝,乃大唐灵州大都督浑瑊之浑氏后裔居所,后来“浑氏”逐渐演变为“红寺”,才有“红寺堡”之名。或者是得名于汉武帝时期,在安定属国三水县安置归降的匈浑邪王部及后裔,居住的三水县即今红城水,“浑城”逐步演变成“红城”,“浑氏”变为“红寺”,才有今“红城”和“红寺堡”之称。

目前,学术界关于红寺堡得名缘由的论述中,认可度较高的说法为红寺堡之名源于“红寺”。据《朔方道志·镇戎县》中“附旧志所载圮废公所:红寺、韦州等各有仓,今皆废”的记载,在明正德二年(1507 年)第一座红寺堡古城创筑以前的弘治年间,已经有“红寺”记载,确证当地早就已经有古寺庙——红寺。此外,有张嘉谟的《帅府题名碑》介绍,自洪武年间到嘉靖年间,明代守卫宁夏镇的有 44 位主将,突出介绍了 25 位主将的丰功伟绩,其中有关于都督佥事、宁夏总兵李祥事迹的简略记载:“勇敢而成功红寺者,李公祥。”记载了红寺堡城建成前两年的弘治十八年(1505 年)二月发生的战事,即宁夏总兵李祥委派指挥仇钺,在“红寺”附近成功地切断套部小王子掠固原的归路,击败小王子的战役证明,明弘治年间红寺堡没有创建之前,这里确实已经有“红寺”的存在。所以说,先有红寺,后有红寺儿墩和红寺堡。《明实录》也记述此次战事:“虏围灵州久不克,因解去,散入内地四掠,指挥仇钺设伏,要其路总兵官李祥复督诸军驰援,战走之,斩首三十二级,获战马六十四匹,追回被虏男女十一人、驼马驴骡牛羊三千六九十四匹。”正因为有上述关于李祥将军在红寺组织伏击套兵战事的记载,证明明代人确实知道这里有红寺,于是,明代守卫边塞的镇将,在建造这个边地要塞第一个古城的时候,就采用了当地军事上小有名气的“红寺”,起名为“红寺堡”。早在宋元时这里建有很多寺庙,寺庙方圆可达 50 多里,叫“红富寺”,后来被损毁,近年来重建,改名“弘佛寺”,从出土的两个泥塑佛头和彩绘可以证明其历史的存在。所以说,“红寺堡”之名,源于当地一座古寺庙——“红寺”。

红寺堡旧城遗址

历史沧桑巨变,红寺堡诸多堡寨演绎了边陲草根旧镇的风雨变迁。它经历了建造、迁徙、重建、毁坏、废弃、荒漠覆盖等不同遭遇后,如今仅存不太清晰的残貌和为数不多的附属设施残址。它们与其他古遗址一道,见证了红寺堡甚至整个宁夏地区在古代的军事战略地位。

红柳沟边墙遗址

据历史记载,红寺堡城“周回一里五分。置旗军四百一十七名。设操守官一员、管堡官一员。领烽堠一十五:黑山墩、小罗山墩、阎王扁墩、四十里坡墩、石板泉墩、水圈二墩、荒草岭墩、韩麻籽墩、红寺儿墩、两家泉墩、哄劝墩、砂从沟墩、库水沟墩、察加崖墩、白疙瘩墩”。其中至今保存较好的遗址有两个墩,一个是红寺儿墩,位于红寺堡古城遗址东侧,今红寺堡镇南约 2000 米处,筑钨城,呈方形,黄土夯筑,边长 46 米,基宽 4.4 米,残高 2 ~ 3 米,烽火墩修筑在钨城中部,基宽14 米,残高 14 ~ 20 米。另一个是白疙瘩墩,位于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政府东 300米、红寺堡古城遗址南约 2000 米处,筑于一低矮山坡上,呈方形,基座面积约 50平方米,残高 5 米,夯层 8 ~ 12 厘米,因风蚀严重,背面垮塌成圆形。该烽火墩是今红寺堡境内现存烽火墩台中比较特别的一座,由于这一带的土质构成多以白浆土为主,与其他墩台相比,其颜色显得格外得白,因此此地取名为白墩,现为新庄集乡白墩村。

明嘉靖十六年(1537 年),此城存在了 30 年之后废弃,迁于边内。此城今被称之为旧红寺堡城,位于徐斌水西北、新庄集南偏东 50 余公里之处的旧寺堡子村,为第一座红寺堡古城,已有 507 年的建城历史。曾经的烽火狼烟,今天早已消逝在移民的和谐生活中。

红寺堡古城修筑之后,对南北防御体系的加强虽然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堡势孤悬,不宜固守,总督陕西三边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天和奏请明廷:“……西路自徐斌水至黄河岸六百余里,地势辽远,终难保障。今红寺堡东南起徐斌水至鸣沙州河岸可百二十里,总兵任杰议于此地修筑新边一道,迁红寺堡城于边内,撤旧墩军士使守新边。舍六百里平漫之地,守百二十里易居之险,又占水泉数十处,断胡马饮牧之区,而召军佃种,可省馈饷,计无便于此矣。”“新边”的设计符合防御的实际需要,从徐斌水起,沿红柳沟西岸以沟为堑修筑,把沟沿的缓坡削为立崖,终点在鸣沙州。在红墩到大河子水的开阔处打了土墙,挖了沟壕。明嘉靖十六年,徐斌水新边筑成,全长 62.5 公里。新边筑成后,原红寺堡迁移到了新址,《皇明九边考》称之为新红寺堡。史载:“新红寺堡直北稍东,总制刘天和新筑横墙二道,以围梁家泉;直北稍西,旧有深险大沟一道,受迤东罗山之水,流于黄河,长一百二十五里,总制刘天和堑崖筑堤一百八十里五分,筑墙堡一十六里八分。自大边至此,重险有四道矣。”新红寺堡位于此深险大沟西面,而旧堡坐落在深沟东侧。刘天和利用这条深沟部署防御线,在深沟东岸营造两道土墙,围护梁家泉等水头,防止牧骑占据。同时将深沟西崖坡大加铲削,使之壁立如城。新址周围“周环旷阻,有地数百亩,水泉数十处,草木繁茂”,虏入寇必休于此,呼为小河套,地理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更适宜于屯垦和生活。新红寺堡城的修建(又称徐斌水新边),对拱卫三边制府驻地的固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明嘉靖十六年秋,三边总制刘天和筑红柳沟内边墙,位于今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兴旺村西北约 3 公里的红柳沟的沟边,边墙起自徐斌水西北,向西北经新红寺堡至鸣沙,全长一百二十五里,其中筑墙十六里八分,利用红柳沟深险铲削堑崖一百零八里五分。《皇明九边考·卷八·保障考》记载:“新红寺堡直北稍东,总制刘天和新筑横墙二道以围。梁家泉直北稍西,旧有深险大沟一道,受迤东螺山之水流于黄河,长一百二十五里。总制刘天和堑崖筑堤一百八里五分,筑墙堡一十六里八分。”

红寺堡古城复原模型图

红寺堡由旧城迁至新城后,又修建了红柳沟边墙,进一步加强了红寺堡的防务,也凸现出历史上红寺堡的战略地位。 GaYHD2DahkEkTaa2Hmng4yWZPALT8aGZLNWXDtEFdESu9l1wdjEXNpcsP0uZJsl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