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本草理论的完善

第一节
归经问题综合剖析

上古时代并没有具体的归经理论,尽管《本经》有大枣“助十二经”的记载,《名医别录》也有葱“归目”、蒜“归脾肾”的记载,但这明显只是针对某些药物的作用部位的一种经验表述,而不是什么理论。中药的归经理论是后世特别是金元时期的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而得出的一种经验指导理论。但是,金元医家是依据什么来逐一确定药物的归经的?一直以来,未曾见有古人对此做过专门的论述。一般认为是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经验推导出来的,但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多半不足为训。并且,到目前为止,中药的归经理论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论归经中的空白问题

纵观中药的归经情况,大家应该注意到,很少出现有中药是归于心包经与三焦经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医理论里存在着模糊的一面。中医理论中的六腑一般包括: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与三焦。心包并不作为六腑的形式而存在,中药的归经自然就不会对应于心包经。但是,我们在实际说明药物归于心经时,其实是包含心包经在内的。并且,中医真正的那个“心”,是形而上学的。

刘力红在《思考中医》一书中说,从造字上看,其他的“藏”和“府”都有一个“月肉”旁。这就意味着这些“藏”和“府”都是有形的,是“有”;而心呢?它没有这个“月肉”旁,它是“无”。在道家的学问里,“有”“无”是很重要的一对概念。《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重不重要呢?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这个“有”。可“有”却是从“无”中来。所以,道家的思想很注重无为。没有“月肉”旁的心,反而是君主之官,反而是至高无上。透过这样的安排,我们知道中医的确有很浓厚的道家思想。

《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是在“无”这个层面。而在《本经》里面,记载人参的作用,首先说的就是“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一般的本草书著对于人参的归经,很少提到归于肝经,比如《中国药典》没有,《中药大辞典》也没有。但是《本经》却明言人参“主补五脏”,而站在“肝藏魂”这个层面,人参既然能够“定魂魄”,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人参是归于肝经的吗?如果一个人经常做些黑白的比较凌乱的梦,我一般就会建议他服用一些人参与肉桂之类的药品,效果很好,而我的总指导思想,就来自于《黄帝内经》与《本经》。

另外,六腑中的“三焦”到底所指何物,一直以来都不能定论,到头来唯有用形而上学的功能性器官来表述它,但我认为,三焦经其实就是胰经,与植物的茎部存在归经关系。早在清代时唐容川认为三焦是网油白膜,张锡纯对此极为赞同且随后做进一步的发挥。赵隶华等则依据古人解剖中无“胰腺”一词,从《难经·四十二难》的“脾有散膏半斤”和陈无择的“在脐下有脂膜如掌大”之论说,根据胰腺的现代解剖位置及其形恰如散膏,约如手掌大,结合其生理、生化、病理,认为三焦可能就是胰腺。如此,在中药五味归经上,就应该修正为:味淡者入脾,味甘者归胰。我们知道,糖尿病是由于胰脏出现问题所导致的,由于味甘者归胰,而胰脏已伤故不能再纳甘,于是甘味物质就通过水道变为尿液直接排出体外,出现尿糖现象,所以原则上就要忌糖类食物。

二、论中药归经中的数理

我们知道,人是通过肺脏来交通天地的。并且,肺朝百脉,所以,我们可独取寸口即能察知体内状况。那么,在本草植物的身上,是否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寸口”来推理植物体内的性能状况呢?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植物用来交通天地的叶子。

有一种中药叫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李时珍谓此物一茎独长,茎正在叶柄中心,可有三层,每层有七叶,茎的上头开花,一花有七瓣。这是一味很独特的本草药物,它的叶与花瓣的数目都是七,难道它在向我们诉说着某些不为人知的奥秘吗?

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据此可知,五行所属对应的象数分别是。

水:5n+1

火:5n+2

木:5n+3

金:5n+4

土:5n+5

其中,n=0,1,2,3,…,+∞。

通过取象比类,重楼的象数七与五行中的火一致,由此我们可推知它的五行属性就是火。事实上,重楼之味正苦而属火,与我们的推论相一致。这正印证了植物的叶子确实与人体的肺脏所主的寸口脉一样,能充分地表达其内在的性能状况。

我们把植物的茎上能长叶的地方叫节,它通常都比周围的部位稍微突出一些,而同一最小周期的节上所长叶子的数目,也就是植物体向人类显示的象数。我们可以根据叶子所提供的象数来推知它的五行属性以及归经等一系列的药物性能的状况。

例如,三七是一茎有七叶的,它的象数也是七,与重楼一样,其性属火,味苦而带甘,入于心经而主血病。又如黄柏,其叶对节而长,每节有两叶,它的象数是二,同样的道理,它的五行属性也是火,其味甚苦即为佐证。再如蓬蘽、蛇莓与覆盆子,尽管它们都属于蔷薇科的本草植物,且生长形态也很相似,但却有一定的区别。其中,覆盆子的一个枝上有五片叶子,而蓬蘽与蛇莓的一个枝上都只长有三片叶子,所以后二者的五行属性是木,其味酸,而覆盆子的五行属性则为土,其味甘。

问题是,本草植物毕竟历经亿万年的进化与演变,并非所有的植物都能这么规矩地把它的象数呈现于世间。例如人参,其一茎之叶或四片或五片,但总以五片为最常见,据此可知,人参之属性当以土为主,其味甘即为佐证。又如半夏,又名三叶半夏,顾名思义即知半夏是一茎长有三片叶子的,但它的五行属性不是木,而是金。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花朵其实是叶子的变态产物。也就是说,植物的一朵花,其实质即是它的一片变了形的叶子。而半夏的象数,除那一茎上的三片叶子外,还应包括同一节上盛开的那一朵圆形白花。所以,半夏的象数是四,其性属金,其味辛而善归于肺经以止咳化痰。再如淫羊藿,又名三枝九叶草。其一茎上有三个分枝,一分枝上有三片叶。则据定义,淫羊藿的象数理应是三,其性属木。但实际上,淫羊藿的象数是九,其性属金,其味辛即为佐证。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种因进化而出现的混乱状况呢?以淫羊藿为例,它一茎上有三个分枝都是在同一个节点上分开的,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三个分枝其实是同一体的,而不是重复的,所以它们的象数并不能相互独立地存在,只有加合在一起才是其最小周期的数,才能完整地反映它的本质。所以,九才是淫羊藿的象数。当然,叶子并非就是唯一能够反映植物象数的部位。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位的数目来得知其象数,这就像中医切脉不一定独取寸口一样。

唐容川说:“天地间物,不外气数二者,而实则数生于气。气多者数多,气少者数少。得气之先,则其数居前;得数之后,则其数居后。故水生于天一,火生于地二。得气之阳则数奇,得气之阴则数偶,故河图五行之数,互为生成即其数,便可测其气也。八角茴香气温,得木之气,八又木之数也。其能温中者,亦是以木疏土,木邪退而土自受益,为补土温肝之药。今人作酱,必加此料,既香且温,洵合胃气。”

另外,在动物的身上也毫无保留地体现这种关系。以蝎子为例,其两行肢足总和为八,所以它的象数也就是八,其五行属性为木,故善入于肝经,搜风透骨,治中风而口眼歪斜等证。同样的道理,有相当一部分爬行动物,如猪、牛等,其四肢合尾巴则共为五肢,其象数为五,其性属土,故其味甘而善于补益。人的象数其实也是五,因为我们必须算上那退化了的尾巴。

当然,阴阳之下有阴中之阳与阳中之阴,五行之下也有更加细分的五行。人虽然属于土,但如果按颜色来分类,则白种人属于土中之金,黑种人属于土中之水,我们黄种人才是土中之土。如果按外形来分,头大的人,属于土与水,其中头大且肌肉丰厚壮实的属土,头大而肥胖或腰长脚短的,就属于水。这种分类方式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有详细的论述,甚至说到每一类人的性格与身体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同样的道理,动物在五行的细分之下,也是这样的,比如刚才说到的猪与牛,因为头都比较大,而牛的肌肉比较丰厚壮实,所以属于土。而猪由于容易肥胖并且腰长脚短,所以被归类在水的一类。而凡是归为水一类的动物,大部分都像猪八戒那样,比较的贪吃懒做。中医的望诊,竟然可以达到这个高度,不但可以指导诊断疾病,也能推断人的性格,进而推断他的命运,这实在是了不得的一门学问。

三、归经理论的现代认识

说到归经理论的现代认识,很多人自然就会想到生物分子、西医药理等。当然,利用现代科技的知识来发展本草理论,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所谓的有效成分并不是本草药性的全部,比如对于一些功能性的创伤,如风湿一类,对此中药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它里面的气,也就是那些分子里面所蕴涵的能量,这是无法实证化的,只能透过现象究其本质,中医药理在这方面比实证科学认识得更加深刻。

1.物质层次的认识

近年来国内对中药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研究较为活跃,认为微量元素是中药归经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试验表明,十三种补肾药中含有较高的锌、锰配合物,认为补肾药就是通过锌、锰“归经”而达到补肾作用的。此外,还有人将二百多味中药的微量元素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归肝经的中药富含锌、铁、锰、铜,尤以锌、铁为多。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研究证明肝脏是微量元素锌、铁、锰、铜的富集之地,这些元素对造血、肝脏以及视力的保护可产生较大的作用,归肝经的中药富含以上元素,与肝内富含的元素相符。研究还表明,具有抗惊厥作用的钩藤、天麻、全蝎、蜈蚣等22味中药均入肝经,入肝经率达100%,明显高于不具有抗惊厥作用中药的入肝经率(42.9%),与中医“肝主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相吻合。

我们接下来要论述的,是将阴阳五行学说与中药化学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比如,挥发油具有芳香的气味,在五行学说的对应归属里,芳香之气是归属于土的,它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醒脾化湿。因此,挥发油也顺理成章地归于脾经,在五行归属里就属于土。特别地,挥发油因其分子小而具有挥发之性,因其质轻而能上升至心肺之间。沉香是一味能降的药物,其之所以能上升至心肺,皆因其含有挥发油;而下降至肝肾,全因其含有枷楠香一物。枷楠香是中药炮制者精选沉香中油性足、质重而性糯者加工而成的。正因为沉香能上交于心而下通于肾,故有“一钱沉香,即交心肾”之说。

大戟中含大戟苷、生物碱、大戟色素体及维生素C,其味苦性寒而泻下可知。但是,同是泻下药的大黄,它之所以有着极强的泻下作用,那是由于它含羧基蒽醌的缘故,其中的代表性化合物为: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甲醚等。按道理,这些酸性之品当使大黄为酸味的才对,为什么大黄却又是苦味的呢?再者,大黄亦归于肝经,我们又应当如何理解呢?

我们认为,大黄是以味酸而归于肝经的。在舌头的味觉上,大黄的酸味被压抑了,但入于脾胃之后,其酸之味始终会被释放出来,并助苦味发挥泻下作用。这是由于,蒽醌类化合物多具酚羟基和羧基,具有一定的酸性而有酸味,但由于羟基上氧原子的存在,蒽醌类也具有一定的碱性而有苦味。碱弱则酸胜,酸弱则碱胜。酸为阳,碱属阴。此阴阳相生相克之道,在这里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大黄味苦,这是碱胜于酸的表象。但其内之酸是不可完全忽视,待碱去阴衰之时就会被发扬出来,从而发挥药理作用。

上述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旧本草理论的局限性与表象性。与温度计相比,用手测量温度是不可靠的。同理,与化学分子相比,用舌头感知药物的味道,根本就无法感知那些被压抑着的更深一层的味道的存在。毕竟,以舌头感知药物的味道是比较被动的,也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因素。因此,以现代科学知识补充中药理论的潮流已经势不可挡,而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新补充的理论掌舵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为区别清楚,我们把以往用舌头感知的中草药的味道称之为表达味,而把那些经化学理论推导而得到的味道称之为压抑味。一般情况下,药物自入胃之后,根据五脏喜好,药物的表达味会率先各自归经,此后,压抑味被释放出来,再各自寻求归经而发挥药理作用。就化学角度而言,它们的行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但在脏腑对药物的吸收上,毕竟存在一个识别的过程,因而必有先后之分。

2.能量层次的认识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药物的生物成分绝对不是它的全部。比如说中药里面的铁落与磁石吧,如果追究它们的化学成分,都是以四氧化三铁为主,按道理应该它们的功效相差不多才是,但实际上却是相差甚远。现代药理是很难给出满意解析了,现在我们向老祖宗的理论寻求合理解说吧。首先它们质重,所以都以作用在下焦肝肾为主,但铁落用在肝胆,善平肝去怯,治易怒发狂,疗惊邪癫痫等,其中道理,尽在铁落属金,金善制木,木平则火降所致。磁石则由于能量排布不同,所以药性大有不同,其外在颜色是黑色的,这就告诉我们它内在的能量属于水性,能够与肾经能量产生共振并有效地补益肾水,所以善治肾脏各种病证,能够聪耳明目。

再如,苹果的成分都很有营养,按照现代科学的说法,吃苹果既能减肥,又能帮助消化,吃了对身体会很好的,因为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构成了大脑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同时,苹果中的纤维,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益,能促进生长和发育。苹果中的锌对儿童的记忆有益,能增强儿童的记忆力。但如果你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就会有所区别。本草书籍对苹果有久服“束百脉”“细百脉”的记载,即如果长期食用过量,再去把脉,你将会发现怎么脉弱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中国台湾中医药学者谭杰中认为,这是由于苹果的果肉部分并非由子房发育、而是直接从花托长成的,所以就缺少了一部分能量,如表现为容易被氧化,刚削完皮它就开始变色了。就像这样,很多东西没办法用化学成分论是非,很多化学成分非常平和的东西,但在能量角度,或者说在中医的气的那个层面,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偏性,如果长期过量食用,这种偏性就会表现出来。其实,除了五谷之外的大部分食物如果长期过量食用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好的影响,现代很多人为了减肥,长期以水果作代餐,苹果以其味甘平和而常常被选用,殊不知五谷不可替代,长此以往必将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吃反季节的水果就更加不利了。

我们知道,中药里面的“气”带有强烈的能量意味,其实,中药的“气”还有着更深刻的含义,那就是它们都能直接地表现出药物的归经情况。因为春木性温,夏火性热,长夏中土性平,秋金性凉,冬水性寒,所以便有这样的归经规律:性温者归于肝经,性热者归于心经,性平者归于脾经,性凉者归于肺经,性寒者归于肾经,性大热者亦归于肾经。

性寒与性大热者都归于肾经,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肾内亦有阴阳之分,左右之别,所以,性寒与性大热者都归于肾经,正显其归经之完美。唐容川说:“药之温者入肝,而药之大热者又直入肾,何也?答曰:此正足见厥阴主风,属阴中之阳,凡气温者,恰是阴中之阳也,故入肝,巴戟、茴香之类是矣。少阴主热,系积阳之气,故性大热者,直入下焦膀胱肾中,附子是也。”

古代对药物只言性味而不谈归经,其实是把归经蕴含在性味之中罢了。

此外,引经报使的机理也属于归经理论一类。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药物载体的概念,某种药物可以到达某一经络,故可以利用它引导整个方子对这一经络发挥作用。有时,在药物配伍方面,需要加用引经报使之品,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张仲景在乌梅丸中用了大量的乌梅将诸多药物引到厥阴经,并固定在那里发挥作用,这就是明证。但是,说到引经药的动力问题,我们在这里有一个论题,就是一味中药要带领其他中药归于某经,那么至少应该具备这样的两个条件:一是引经药必须首先对某经具有选择性,并且该药应该强于其他药物与该经的亲和力,否则怎能说明是它能引导其他药而不是它为其他药所引呢?二是引经药必须具备载体功能,否则只是引经药自己一味地往某经跑,而其他药物不为其所引,这样也不能达到引经的目的。这就像一个大氢气球要吊起几个人,如果这个大氢气球在东,而那几个人在西,二者无任何相联,则那几个人也不能升空了。同样的道理,药物之间的牵引,其前提是药物之间必有相关之处,否则将各行其道。

这样一来,一般引经药在与某些药物作用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引经作用,而与其他一些药物作用时,却由于相互之间的亲和关系较差,而导致引经作用不明显,甚至可能出现反效果。由于引经药与所引药之间发生的反应难以计数和控制,因而引经药的导向成分也难以测定,所以这里并不像氢气球与人之间加条绑带这么简单,其中的种种奥秘我在此也不能张本继末了。最后我还是要再强调一次,归经理论只是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本草药性的方便法门,但绝对不是最高境界。归经理论需要中药研究人员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与完善,但对于普通大夫来说,只需知道一个大的方向就可以,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这里。

四、部位归经理论

与中药理论息息相关的本草植物,在宇宙演化进程上主要处于第五进程这一状态,因而在植物世界里,它们的数字就多与“五”有关,如取之入药的本草五大部位,即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部位,它们与人体五脏具有微妙的对应关系,这就是我们将要证明的——部位归经理论。

植物的生命过程都沿着这样的顺序进行的:

生根——发芽——抽枝——散叶——开花——结果。

问题是,植物体的根是从哪里来的?从种子那里来的。如果有的植物不具备开花结果的功能呢?它的根又是从哪里来的?这就要追溯到生命起始的时代去考究了。我认为,植物的块茎与人体的脾脏一样都是最早的器官。不过,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它们的真面目了,现在我们就从理论上推测一下。

消化器官无论在个体发育或是种系发育上,都是最先演化出来的器官,其中脾与肠是最早出现的。只有当以流质饮食为生的动物进化成以干燥颗粒食物为生的动物,才在消化管的中间演化出一个仓库类的器官——胃。而脾脏,作为与消化密切相关的内脏,无疑是最早进化出的器官。需要注意的是,原始的肠比这个脾脏更早一步完成演化。不仅如此,所有的腑都要比它相对应的脏要出现得更早。早期的肠是吸收与排泄器官,它拥有完整的新陈代谢功能。脾脏只不过是消化器官,在动物吸收分子营养物质时,脾脏才会被需要。这在王全年等主编的《走进中医》中有详细论述。

而在本草世界里,我认为块茎就是植物在漫长的演化史上演化出的第一个器官,它是植物的根与茎的前身。在海洋里,植物是由水与土在光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变生出来的生命体。植物最初生活在海洋里,后来才蔓延到陆地上来。我们知道生命体是从一个单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可以说是块茎的前身。在亿万年前,块茎作为一个以生命存在的器官,它充当着生命的全部角色,并以根的功能为主,拥有着原始的吸收营养与排泄废物的功能,即新陈代谢,这也是最具生命特征的功能。所以,我们也说块茎就是根的前身。并且,作为同源演化物,块茎与脾脏也具有归经上的对应关系。

现在的植物有很多都保留有块茎。例如,我们常见的地瓜,如果我们将它埋在地下,将会看到它生根抽芽,所以说块茎是根与茎的前身。又如半夏,我们主要是取用它的块茎,它之所以比一般药物更善化湿,那是因为它更善入脾经,当然,半夏善于化湿,与其祖先在海水中生长,以及它后来在陆地上生长环境与时节有关,在其气味上也有体现,我们在这里仅强调就部位归经而进行的立论结果。

不过,今天的块茎与远古时代的块茎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我们不能等同地研究它。同样,今天的脾脏与古代的脾脏亦有很大的区别。远古时代的脾脏主消化与造血,今天的脾脏因其已质变为淋巴器官而主防御,它只在人类的早期或人生的胚胎时期有一定的造血功能。

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泌尿器官是仅次于消化器官进化而来的脏腑器官,接着才是以心脏为代表的血液循环器官。动物进化到鱼类才开始用腮呼吸。水通过腮裂时和毛细血管相接触,进行气体交换。但鱼类早已演化出了像样的具有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的心脏了。等到鱼儿爬上了陆地,进化出肺鱼和两栖类动物,才出现了肺循环,而肝则是动物为应对后来更加恶劣而复杂的生活环境才进化出来的。

在本草世界里面,当植物演化到苔鲜类植物时,也仅仅具有假根,真正意义上的根还没出现。这种假根的出现,使吸收器官向专门化方向发展,这是可喜的第一步。到了陆生植物,如蕨类植物,根就演化得很像样子。到了种子植物,根系的产生就成为必然。植物的茎与根是同源演化物,可以认为茎是根的延伸。如果将花生仁掰开,你将会看到两瓣核仁之间有一如芽之苞,那就是根与茎的前身。原始低级植物,如菌、藻类植物,它无需演化出一片片叶子。但到了高等植物,尤其陆生高等植物,叶子的产生就成了必要。一般的思维中,花是植物的一个生殖器官,而在植物学家的眼里,花托是植物茎的变态,花瓣是叶子的变态。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认为花瓣是叶的延伸。花比叶子更高一级也表现在更丰富多彩的颜色上。而只有在花出现之后,才会出现更具高级意义的果实。

综上所述,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植物都是按块茎、根、茎、叶、花、果这样的顺序依次演化的,在演化进程中,块茎、根、茎、叶、花、果分别与脾、肾、胰、心、肺、肝形成对应关系。在同一个演化进程里,物种之间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较其他演化进程的同类物质更为相似,据相似相归原理,易证药物的块茎、根、茎、叶、花、果分别归于脾、肾、胰、心、肺、肝经(表1)。

表1 植物部位与类五行、六脏对应表

img

胰与脾很相似。我们认为,胰对应地行(地行类于土,是水土合德的产物,属于“类五行”,这是为方便解说而引入的概念),它才是人类真正的“后天之本”。土与地很相似,脾与胰也很相似,植物的块茎与茎也很相似,它们确实出现在演化史上,却又因为它们的相似而被中医理论所合并,这才有了更为完美的五行学说的出现。也就是说,药物的茎部应该归于消化器官胰脏。只不过为实用起见,我们最终还是采用了比较常用的部位归经理论,也就是按中医传统习惯,在形式上让脾脏替代胰脏的位置,并且将土行与地行合并,进而得出部位归经表如下(表2)。

表2 植物部位与五行、五脏对应表

img

从土开始到木结束,期间的演化进程更显相生相克的天道规律。

由于果实是植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所以它的构成情况也最为复杂丰富。其实,无论是在动物身上还是在植物这里,我们都能够看到六行的影子。不难发现,目前最复杂的果实从种仁到果皮最多有六层,比如一个柑橘从内向外就有六大物质层:种仁、种皮、硬壳层、果肉层、隔膜层、果皮。

正因为这样,果实的归经其实是比较复杂的。果实只是一个概称,所以笼统地说果实归于肝经是不符合科学的。例如柑橘,并非其果实的皮、络、肉、核、仁都归于肝经,而是皮归于肺经,络归于心经,肉归于脾经,核归于肝经,仁中之濡汁归于肾经。因此,果实的内坚之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或称之为子或仁)才是真正归于肝经的。只不过,部位归经理论是利用生物学知识推导出来的,习惯上用根、茎、叶、花、果来表示而已。或许你会问:果仁之“濡汁”为什么会归于肾经呢?濡的本义是:沾湿、停靠。一般来说,凡具有濡性的东西,其性化开缓迟,故而可达下焦肝肾之间,其入肾而不走肝,那是因为仁汁具有与肾相似的功能——皆为先天之本。

五、归经的方式及其规律总结

根据前面的综述,以及结合《黄帝内经》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五行归经对应表(表3)。

表3 五行归经对应表

img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归经理论的核心其实还是阴阳与五行。同时,中药的归经是多方面的,总而述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以部位归经、以色归经、以气归经、以性归经、以臭归经、以味归经、相似归经等。

徐灵胎说:“人之生理谓之仁,仁藏与心,物之生机在于实,故实亦谓之仁。凡草木之仁,皆能补心气,以类相应也。”仁类药物都能归于心经。那是因为草木之仁与人心之形似,其神更似。同样的道理,多数的子类药物亦都能归于肾经,这是因为种子的功能与肾的功能都属于先天之本,具有相似之处,物以类聚,相似相归,这是自然的道理。子仁类这种复杂归经的情况与它高度的进化程度有直接关系。

以味归经,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以味归经并不代表补益该经,比如酸味归肝经,并不代表酸味能够补益肝经,恰恰是酸味泻肝,这是因为肝喜升发条达,而酸味却主收敛,与其性相反的缘故。其二就是药味受脏经之喜好或需要而达成的广义归经。

例如,张锡纯说:“龙胆草,味苦微酸,性寒,色黄属土,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解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则可以开胃进食。”

味苦微酸的龙胆草现在却因能够开胃进食,从属“胃家正药”而亦归于胃经,其论亦合情合理,但须注意,此种归经,只是入胃之表,而不会进入胃中深层次的血分,因为这种情况的归经是一种表象,真正的原因是龙胆草调动了心气(心从火类,火化万物,亦善生土)而达成的。同样的道理,黄连在用量极少的时候也表现出健肠胃的功能,马钱子在用量极少的时候也表现出强劲的促消化。这些物品都是极苦之味,用量需要极少,一般在1克以内,大量的话又会因苦寒而伤了胃气。而所有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调动了心经能量过来参与帮助消化的,这种归经严格来说不属于真正的归经。

还有其他途径的归经。据我跟师经历,一人患眼疾,每睡起则眼赤肿,良久即愈,百治莫效。师曰:此血热,非肝病也。卧则血归于肝,热血归肝,故令眼赤肿也,良久却愈者,人卧起则血复散于四肢故也。用生地黄汁治之,一剂即效。生地黄的主要归于心、脾、肾三经血分,它并没有特别直接进入肝经的能力。上述这个例子应用的是生地黄凉血的作用,而目赤肿痛的原因是卧床时热血归肝,所以通过凉血可间接取得治疗效果,这种广义的情况原则上也不属于真正的归经。只不过有时候为了方便说明问题,也将上述两类情况划分在归经的范畴之中。

人身有通道万千,纵横而交错,故药物自入胃之后,其归经的途径自然就不会只是独木一桥。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药物有多种归经途径,但并不代表药物一旦归于某经就能久留于其中而发生有效的药理作用。事实上,只有多归且久留之经才是主要的归经途径。如麻黄,其长于燥地而秉金之性,故能以其性而归于肺经,又其味辛而又归于肺经,其质轻扬,自能入于心肺,尽管其味微苦而又归于心经,但终究以归于肺经为多,故其主治偏于肺病。 6wyftHX+NuMoPT2FICM4EWTSf0kY6V3eYhcCo8JYbQptLQLFqi49W1XLy2dY7Dx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