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隋书·经籍志》曰:“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也。”自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五十二病方》成书伊始,历代先贤医家论著所留医方众多,活人无数。尤其是1993年出版,将历代中医药著作中的方剂进行较为全面梳理研究编纂而成的《中医方剂大辞典》载方近10万首。堪称海量的中医方剂是中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今天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包括儿科病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选方用药珍贵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状况的改变,当代儿童的疾病谱也不断变化。古代中医儿科医家针对当时儿科疾病所总结的诊疗经验,记载的大量有效方药,经现代临床验证及药理、毒理等研究,在儿科各类疾病的治疗中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苏葶丸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小青龙汤、大青龙汤治疗哮喘风寒束肺证、外寒内热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藿香正气散治疗泄泻湿热泻、风寒泻等,历千年而不衰,有效地护佑了儿童健康。古方新用,治疗儿科临床不断出现的新病种也显示了其卓越的效用,如清瘟败毒饮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气营两燔证,甘露消毒丹治疗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银翘散治疗各种新型流行性感冒时疫感冒证等。也有些方剂或因毒副作用,或因方中部分药材稀缺珍贵,已被慎用、禁用,或要求替代药物使用,如犀角地黄汤、安宫牛黄丸等方中的犀牛角禁用而需以水牛角替代,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中的木通明确不可用关木通,含朱砂方中所用朱砂必须经炮制且日服用量不能超过0.5g等。因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服药方式的改变,以及药品监管力度加大,部分传统中药制剂如散、丸、丹应用减少,中药汤剂及口服液、颗粒等中成药应用增多。此外,现代中医儿科在总结传统认知的基础上,又做了不懈的学术研究,提出了有临床指导价值的学术观点及儿科选方用药的新思路、新方法。本书即重点论述我们在中医儿科临床中选方用药的心得体会与实践经验。

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在传统八法的基础上,本书按现代儿科临床对传统方剂的应用,以证治功用分为二十章。选方以“成方”即古方、“切用”即切合现代儿科临床实用为原则,共列方241首。每一方目中,介绍其方名、方源出处、原文、组成,功效主治,重点联系我们的临床实践阐述其儿科应用,包括该方所适用的疾病、证候及常用药物加减方法、方药常用药量等。

儿童因年龄、体质、病情轻重、药性缓峻等因素,用药剂量与成人相比较,绝对量需少、相对量较大。本书药物剂量乃参照方源及我们的临证经验写出,列出了婴幼儿直至青春期的用量范围,实际应用,还需按照年龄、体重、处方药味多少及患儿病情灵活掌握。部分古方中的毒性药物,临床应用需谨慎掌握药量和炮制加工、使用方法,我们亦做了专门的论述。

儿科古人谓之哑科,以其言语不能通,病情不易测,以及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全靠医师判断病情,审慎诊治。临床特别要求补勿碍滞、攻勿伤正、中病即止,务必辨证精当、选方得当、用药恰当,才能扶正祛邪,提高中医儿科临床疗效。本书旨在与同行分享我们在儿科临证选方、用药的经验心得,希望借此促进儿科方剂学的研究,规范儿科临床方剂应用,提高方剂儿科应用效能,更好地为保障儿童健康服务。

本分册撰写中,硕士生张泽欣、李湛、樊惠子协助做了古籍原文核查工作,他们也为本书成书做出了贡献。

汪受传 王雷
庚子季冬于金陵 HrxwK4NdRAWa6JZ2URk4OSvDGsHzfVCweWIOQMWKA06qUs88ImDAM8IK61U2Re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