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清脏腑热剂

导赤散

【原文】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导赤散:治小儿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切牙,皆心热也。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

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

上同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一本不用甘草,用黄芩。

【临证心得】

导赤散为儿科经典方剂,其主治证候病机钱乙概括为“心热”,故见“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切牙”“目内赤,目直视而搐,目连眨而搐”等证候。

导赤散方中生地黄甘寒质润,入心、肾经,清热降火,凉血滋阴;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清上焦之心火,导下焦小肠之热,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湿,引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达茎中而止淋痛”,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导赤散乃养阴、清热、降火平和之方,功效可清心凉血,利尿通淋。儿科临证所治为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两目频眨,口舌生疮,烦闹多啼,夜寐 齿,小便短涩不畅,尿时刺痛,舌红脉数者。临床主要用于心火上炎证的口疮、夜啼、 齿、抽动障碍、心悸等疾病,以及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如《医方考·火门》所言:“心与小肠为表里,故心热则小肠亦热,而令便赤。”《医宗金鉴》也论述道:“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肠而出,以心与小肠为表里也。”本方主治“水虚火不实者”。若心经实热,可加黄连、淡竹叶,甚者更加大黄,以釜底抽薪。笔者临床诊治小儿心火上炎之口疮、夜啼、 齿、不寐诸症皆常用之,并可配合选用黄芩、栀子、麦冬、灯心草、煅龙骨、珍珠母、钩藤、茯苓等药物。

古方所载木通应用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但近100多年来有用关木通者。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用量过大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不可取用。临床使用本方也可用木通替代品,用于利水通淋可用通草、用于入心清火可用灯心草。

方药常用剂量:生地黄3~10g,甘草2~4g,木通2~5g(通草2~4g,灯心草1~2g),竹叶3~10g。

清热泻脾散

【原文】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初生门·鹅口》)

鹅口白屑满舌口,心脾蕴热本胎原,清热泻脾搽保命,少迟糜烂治难痊。

注:鹅口者,白屑生满口舌,如鹅之口也。由在胎中受母饮食热毒之气,蕴于心、脾二经,故生后遂于口舌之间,治法以清热泻脾散主之,外用发蘸井水拭口,搽以保命散,日敷二三次,白退自安。倘治之稍迟,必口舌糜烂,吮乳不得,则难痊矣。

清热泻脾散

山栀(炒),石膏(煅),黄连(姜炒),生地,黄芩,赤苓。

引用灯心。水煎服。

【临证心得】

清热泻脾散功效如其方名,是儿科用于治疗小儿心脾蕴热上冲苗窍之鹅口疮、口疮的常用方剂。临床多用于鹅口疮、口疮、手足口病、烂乳蛾等疾病的心脾积热证,除口腔内症状外,尚可见烦躁多啼,便干尿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滑等症。

清热泻脾散方中黄连、栀子清心泻热;黄芩、石膏散脾经郁热;生地黄清热凉血;赤茯苓、灯心草清热降火,导热下行,诸药共奏清心泻脾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泻脾散方中黄连、栀子、黄芩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也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小儿心脾积热循经上冲苗窍发生疾病的原因,内责之于素体积热或阴虚,外则由于感受外邪,护养过温或喂养不当,食物食具不洁,恣食辛辣炙煿,蕴而生热,故可见口舌生疮诸症。清热泻脾散为基本方,并可随证加减:若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口干喜饮者,加石斛、玉竹、芦根、天花粉养阴生津;湿热重者,加藿香、佩兰、六一散清热化湿。同时,应内外合治,加用外吹药物,选用冰硼散、珠黄散、青黛散、锡类散等。

方药常用剂量:栀子3~6g,黄芩3~10g,黄连2~4g,煅石膏(先煎)10~25g,生地黄4~12g,赤茯苓3~10g。

龙胆泻肝汤

【原文】

(《医方集解·泻火之剂》)

龙胆泻肝汤(肝胆火《局方》):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萎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

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

【临证心得】

龙胆泻肝汤,如《重订通俗伤寒论》所言:“此为凉肝泻火,导赤救阴之良方。”因其苦寒直折,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之性,在临床各科疾病应用广泛。常见如肝胆实火引起的胁痛,头痛,目赤,口苦,耳聋,耳肿,以及肝经湿热下注证。

龙胆泻肝汤方中龙胆善泻肝胆之实火,并能清下焦之湿热为君,《药品化义·龙胆草》云:“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证之临床,对肝经邪火炽盛者确有苦寒直折之功。黄芩、栀子、柴胡苦寒泻火,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湿热,使湿热从小便而泄,均为臣药;肝为藏血之脏,肝经有热则易伤阴血,故佐以生地黄、当归养血益阴;甘草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之功。

小儿易感外邪,六气皆从火化,化热化火导致热病,且易生风动血,化火伤阴。笔者常以此方用于治疗儿科肝胆实火诸证。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肝经邪火炽盛者,取本方与清瘟败毒饮合方加减;眩晕肝阳上亢证,以本方与天麻钩藤饮合方加减;胁痛肝胆湿热证,加延胡索、郁金、川楝子等行气疏肝;抽动障碍肝亢化火证,加石决明、钩藤、天麻等平肝息风;不寐肝郁化火证,加连翘、灯心草、龙骨等清心宁神;痄腮毒窜睾腹证,加川楝子、荔枝核、延胡索等疏利肝经等。

本方中多用寒凉药物,脾胃薄弱者当慎用。其中龙胆大苦大寒,当辨证确认为肝火亢盛者方可使用,且常用宜取小剂量,仅在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瘟疫重症肝经淫热时方可大剂量使用。

方药常用剂量:龙胆1~5g,炒黄芩3~10g,栀子3~10g,泽泻3~10g,车前子3~10g,当归3~10g,生地黄3~15g,柴胡3~10g,生甘草2~6g,木通2~4g。

泻青丸

【原文】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泻青丸:治肝热搐搦,脉洪实。

当归(去芦头,切,焙,秤),龙脑(焙,秤),川芎,山栀子仁,川大黄(湿纸裹煨),羌活,防风(去芦头,切,焙,秤)。

上件等分为末,炼蜜和丸,鸡头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煎竹叶汤同砂糖温水化下。

【临证心得】

泻青丸为钱乙创立的小儿清肝泻火方,此方凉肝经、清肝热,原文用于小儿肝经热盛、气郁化火的急惊风证候。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对急、慢惊风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创立了泻青丸等方,用于肝热惊风等证候。

泻青丸,本方名曰泻青,即为泻肝胆也。其功能泻肝清火祛风,主治风火相搏,肝经郁火,风热惊风,目赤肿痛,烦躁易怒,尿赤便秘,脉洪实等症。方中龙脑即冰片,有清热开窍醒神作用,主治热病神昏惊厥,为君药。大黄泄热下行,栀子清泻三焦火热,竹叶清热利尿,合以导肝经邪火从二便而出,为臣药。羌活、防风“火郁发之”,能疏风发表、泻肝经郁火;当归、川芎养肝润燥,因肝“体阴而用阳”,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可平肝热,止搐搦。《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有言本方:“一泻、一散、一补,同为平肝之剂,故曰泻青。五脏之中,惟肝尝有余,散之即所以补之,以木喜条达故也。”药理研究显示泻青丸组方含芳香类中药,富含挥发性成分,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癫痫和保护脑组织等作用。

泻青丸泻肝清火祛风,临床以其为基本方加减,用于外感风热惊风,还可用于治疗小儿梦游症、失眠症伴焦虑、性早熟单纯乳房早发育、睑板腺囊肿、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肝经郁火之证。

方中龙脑一味,即冰片,现代研究能促进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透过血脑屏障,提高治疗药物脑组织中的浓度,因而认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天然冰片来自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加工品,价高难得,现有化学合成之“合成龙脑”代用。冰片多在中成药丸散剂或外用散剂中使用,不入煎剂。现代上市中成药泻青丸中改龙脑为龙胆,清肝泻火而助息风。

方药常用剂量:当归3~10g,川芎3~10g,栀子3~10g,大黄3~6g,羌活3~10g,防风3~10g,竹叶3~10g,冰片0.15~0.3g(入丸散剂)。

清肝达郁汤

【原文】

(《重订通俗伤寒论·六经方药·清凉剂》)

清肝达郁汤:清疏肝郁法。俞氏经验方,从加味逍遥散加减。

焦山栀三钱,生白芍钱半,归须一钱,川柴胡四分,粉丹皮二钱,清炙草六分,广橘白一钱,苏薄荷四分(冲),滁菊花钱半,鲜青橘叶五片(剪碎)。

【临证心得】

清肝达郁汤乃以逍遥散法疏肝达郁。《重订通俗伤寒论》“秀按”曰:“肝喜畅遂条达,达则无病。俗所谓肝气病者,皆先由肝郁不伸也。郁于胸胁,则胸满胁痛;郁于肠间,则腹满而痛,甚则欲泄不得泄,即泄亦不畅。”

清肝达郁汤清肝疏郁,然气郁者多从热化,故以栀子、菊花宣泄肝火,牡丹皮清肝凉血,柴胡、薄荷、当归须活血通络,白芍养血柔肝,青橘叶宣散郁结,炙甘草、橘白和中健胃。

本方主治小儿忧郁忿怒,损伤肝气,木郁不达,久而化火诸症,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临床应用加减,暴怒气盛者,加制香附、醋炒青皮,暂为平气以伐肝;肠鸣飧泄者,加乌梅炭、白僵蚕,升达肠气以泄肝;疝气肿痛者,加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疏肝泄气以止痛;因于湿热食滞,腹中痛甚者,加《局方》越鞠丸,舒畅六郁以止痛。

本方用于抽动障碍肝阳内亢、气郁化火证,若患儿抽动频繁,肢颈痉挛,是风窜经络,可加全蝎、蜈蚣、地龙、蝉蜕、白芍等解痉息风;以频繁眨眼、挤眉为主要表现者,是肝风犯目,加野菊花、密蒙花、蔓荆子、石决明清肝息风。用于儿童抑郁症肝郁气滞证,可加青皮、陈皮、香附、郁金理气疏肝。用于儿童焦虑症肝郁化火证,可加黄芩、黄连、生地黄、蒺藜清肝解郁。用于面部痤疮湿热上攻证,可加桑白皮、黄芩、苦参、枇杷叶清利湿热。

方药常用剂量:牡丹皮3~10g,栀子3~10g,柴胡3~10g,白芍4~12g,当归须3~6g,菊花3~10g,橘白2~4g,炙甘草2~4g,薄荷3~6g,青橘叶3~10g。

左金丸

【原文】

(《丹溪心法·卷一·火六》)

左金丸方:治肝火。一名回令丸。

黄连六两(一本作芩),吴茱萸一两或半两。

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

【临证心得】

左金丸在《丹溪心法》中用于肝火之证。主治肝火犯胃,胁肋及脘腹胀痛,呕吐口苦,吞酸嘈杂,嗳气,口干,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者。

左金丸方中黄连性味大苦大寒,重用为君药,一则入肝经泻肝火;二则清胃热,并能降逆止呕;三则“实则泻其子”,清心火以泻肝火。吴茱萸辛热,为佐使药,引黄连入肝经,制黄连之寒气,能温胃止痛,并助黄连和胃止呕。二药相合泻火而不凉遏,苦寒而不伤胃,以清热泻火、降逆止呕。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左金丸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修复、抑制胃肠运动、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抗抑郁、抗肿瘤等作用。

儿科临床现多采用本方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等,属于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之证。例如,笔者对于幽门螺杆菌胃炎有从寒热证治之论,如胃热气滞之胃脘痛,则可用左金丸为主清热和胃,热重者加黄芩、蒲公英清热解毒;脘腹胀痛者加木香、枳实行气消胀;恶心呕吐者加陈皮、竹茹和胃降逆;纳呆食少者加焦六神曲、焦山楂消食助运。如见脾虚胃热证则治以温脾清胃,予黄芪建中汤、左金丸合方加减。

方药常用剂量:黄连3~6g,吴茱萸1~3g。

泻白散

【原文】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

地骨皮(洗去土,焙)、桑白皮(细锉,炒黄)各一两,甘草(炙)一钱。

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临证心得】

泻白散,钱乙谓:“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肺不伤寒则不胸满。”泻白散方证在于“肺热内郁”,《麻科活人全书》治疗麻疹合并肺炎喘嗽用《汤头歌诀》加味泻白散主之。泻白散主治肺热壅盛喘咳,甚则气急,皮肤蒸热,发热日晡尤盛,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之证。

泻白散方中桑白皮味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肺热,泻肺气,平喘咳,故以为君;地骨皮甘寒入肺,助桑白皮清降肺中伏火,为臣药;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培土生金,扶肺气,和药性,共为佐使。诸药合用,有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之功。

泻白散用于儿科肺热咳喘、热结肺咽等证。咳嗽者可加杏仁、桔梗、前胡宣肺止咳;痰壅者可加胆南星、浙贝母、瓜蒌皮清金化痰;气逆喘促者可加炙麻黄、葶苈子、紫苏子泻肺平喘;肺热重者可加黄芩、虎杖、贯众清泄肺热等。采用本方治疗喉痹、鼾症热结肺咽证,可加板蓝根、土牛膝、蒲公英、山豆根等解毒利咽;治疗鼻渊肺经风热证,可加薄荷、白芷、苍耳子、金银花等疏风清热。

方药常用剂量:地骨皮3~10g,桑白皮3~10g,炙甘草2~4g,粳米10~15g。

葶苈大枣泻肺汤

【原文】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病治》)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

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临证心得】

葶苈大枣泻肺汤证,仲景谓:“肺痈,喘不得卧。”其要领在“喘不得卧”,即“支饮不得息”者,并非仅用于肺痈一病。

本方主药葶苈子质重沉降,功擅泻肺气与痰饮,下气而定喘,配伍大枣以顾护脾土。《删补名医方论》曰:“肺痈喘不得卧及水饮攻肺喘急者,方中独用葶苈之苦,先泻肺中之水气,佐大枣恐苦甚伤胃也。”

葶苈大枣泻肺汤主治肺失肃降、痰饮咳喘之证。儿科常用于肺炎喘嗽、哮喘等疾病。如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合用,是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基本方,咳剧加前胡、炙紫菀肃肺止咳;喘促加桑白皮、紫苏子泻肺平喘;热重加黄芩、鱼腥草清肺泄热;痰盛加天竺黄、鲜竹沥清化痰热;喘促而面唇青紫者,加丹参、虎杖解毒化瘀。哮喘热性哮喘证则常与炙麻黄、杏仁、炙款冬花、黄芩、紫苏子、胆南星、地龙、细辛、栀子、虎杖等同用,清肺涤痰,平哮定喘。

方药常用剂量:葶苈子3~10g,大枣5~12g。

苇茎汤

【原文】

(《外台秘要·卷第十·肺痈方九首》《金匮》卷上附方:异名“千金苇茎汤”。《古今录验》疗肺痈方)

苇茎汤方

锉苇一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去尖皮,两仁者),瓜瓣半升。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苇令得五升,去滓,悉内诸药,煮取二升。分再服。当吐如脓。(仲景《伤寒论》云:苇叶切二升。《千金》范汪同《千金》云:苇茎二升,先以水二斗,煮五升。)

【临证心得】

苇茎汤主治肺痈痰热瘀结之证。症见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胸中隐隐作痛,咳时尤甚,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苇茎汤中苇茎为君,现代多用芦根,取其甘寒善清肺热,祛痰排脓,《本经逢源》说:“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吐脓血臭痰。”为清肺消痈之要药。冬瓜子清热化痰、利湿排脓,能清上彻下,肃降肺气,与苇茎相配则清肺宣壅、涤痰排脓;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胃肠而渗湿,共为臣药。桃仁活血化瘀,可助消痈,是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具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之效。

儿科常用本方治疗肺脓肿、肺炎喘嗽、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疾病,临证遇肺热咯吐脓血痰者,均可用本方清肺排脓。如热盛可加黄芩、栀子、金荞麦清肺解热;脓痰加鱼腥草、败酱草、蒲公英消痈排脓;血痰加仙鹤草、牡丹皮、红藤凉血活血;咳嗽加桔梗、杏仁、炙紫菀宣肺止咳;胸痛加赤芍、丹参、川芎通络散结;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虎杖泻下结热。若是肺结核病咯吐脓血,可与百部、黄芩、功劳叶、夏枯草、丹参、白及等同用解毒消痈。

方药常用剂量:芦根15~30g,薏苡仁6~15g,冬瓜子6~15g,桃仁3~10g。

清胃散

【原文】

(《脾胃论·卷下》)

清胃散:治因服补胃热药,而致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热发大痛,此足阳明别络入脑也。喜寒恶热,此阳明经中热盛而作也。

真生地黄、当归身已上各三分,牡丹皮半钱,黄连六分(拣净,如黄连不好更加二分;如夏月倍之。大抵黄连临时增减无定),升麻一钱。

上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放冷服之。

【临证心得】

清胃散本治因误服补胃的热药,而引起胃火上冲,导致属于阳明胃经的上下牙龈疼痛难忍,牵引至整个头脑胀满、发热、疼痛,或者唇口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舌干燥,舌质红,舌苔黄,脉滑大而数。

清胃散方中黄连苦寒直折,泻胃腑之火,为君药。升麻甘辛微寒,可清热解毒,治胃火之牙痛,其性升散透发,又可宣达郁遏之伏火,为臣药,兼为引经之使。黄连合升麻,升降相因,泻火而无凉遏之弊,散火而无升焰之虞。生地黄凉血滋阴、牡丹皮凉血清热,阳明经多气多血,合而用之可制燥热伤及阴血,兼为臣药。佐以当归养血活血,合生地黄滋阴养血、牡丹皮消肿止痛。诸药共奏清胃热凉血之功。

儿科临床多用本方于牙宣(牙周炎,牙龈脓肿)、口疮、 齿等属于胃火上炎者,或胃中积热,嗳腐吞酸等证。小儿后天常因调护失宜、喂养不当及不注意口腔卫生,致胃腑火热熏蒸口腔牙龈。本方重在清胃凉血,兼以升散解毒。临证若热毒较重者,加栀子、贯众泻火解毒;牙龈肿痛者,加白芷、蒲公英清胃消肿;口疮疼痛者,加石膏、黄芩清脾泻热;心烦尿赤者,加竹叶、芦根清心除烦;口臭便秘者,加大黄、槟榔通腑泻火;积滞化热者,加连翘、瓜蒌子清热导滞等。

方药常用剂量:生地黄4~12g,当归3~10g,牡丹皮3~10g,升麻3~10g,黄连2~4g。

泻黄散

【原文】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治脾热弄舌。

藿香叶七钱,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甘草三两,防风四两(去芦,切,焙)。

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临证心得】

泻黄散乃钱乙所设泻脾胃伏火之方。张山雷在《小儿药证直诀笺正》即言本方“为脾胃蕴热而设”,既清泻脾中伏热,又振复脾胃气机,虽名“泻黄”,然独以风药为重,效《内经》“火郁发之”之微旨,是散火即所以泻火,使脾火清泻而正气无伤,诸证得愈。

泻黄散方中以石膏、栀子泻脾胃积热,俱为君药;防风疏散脾经伏火,为臣药;藿香叶芳香醒脾,为佐药;甘草泻火和中,为使药。本方治在清散并用,兼顾脾胃。

儿科临床应用泻黄散主治脾胃伏火证。症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脾热弄舌;小儿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等。口疮风热乘脾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清热散火;口臭便秘者加槟榔、大黄、枳实导滞通腑;唇风干红者去藿香,加生地黄、麦冬、玄参润脾消风;脾热弄舌者加生地黄、黄连、竹叶清心泻脾等。

方药常用剂量:藿香3~10g,栀子3~10g,石膏10~25g,甘草2~5g,防风3~10g。

芍药汤

【原文】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泻痢论第十九》)

芍药汤:下气调血。经曰:溲而便脓血,气行而血止,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芍药二两,当归、黄连各半两,槟榔二钱,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炙),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一钱半。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如血痢则渐加大黄,如汗后脏毒加黄柏半两,依前服。

【临证心得】

芍药汤为治疗热痢腹痛之常用方。《医宗金鉴·卷五·痢疾门》总结其为:“湿热凝结于肠胃,以致腹中窘痛,频频下痢,尿短色红,舌赤唇焦,喜饮冷水。”

芍药汤以黄芩、黄连之苦寒,清大肠湿热,除致病之因,为君药。木香、槟榔之辛温以行滞气,体现“调气则后重自除”之旨;重用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当归活血养血,体现“行血则便脓血自愈”之义;四药相配,共为臣药,调和气血。大黄苦降,“通因通用”,下湿热之郁积;少量肉桂,反佐之意,助归、芍通和营卫,制芩、连苦寒之性;炙甘草缓中和药。诸药合用,湿去热清,气血调和,下痢自愈。

本方清热解毒,调气和血,治疗湿热痢疾,症见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腻微黄。若热盛伤阴者,可去肉桂,加石斛、麦冬护阴生津;苔腻脉滑,兼有食滞者,去甘草,加焦山楂、焦六神曲消食导滞;腹胀满,气滞较重者,宜去肉桂、甘草,加枳壳行气。

方药常用剂量:白芍6~12g,当归3~10g,黄芩5~12g,黄连2~5g,大黄3~10g,肉桂2~5g,槟榔3~10g,木香2~5g,炙甘草2~4g。

香连丸

【原文】

(《证类本草·第七卷·黄连》)

又香连丸亦主下痢,近世盛行。

其法:以宣连、青木香分两停同捣筛,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饮下二三十丸,日再。如神。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此方本出李绛《兵部手集方》。婴孺用之亦效)。

【临证心得】

香连丸主治热痢,症见内热口渴,下痢赤白,日夜不止,肛门灼痛,或泄泻不止,儿科临床多见于痢疾、泄泻等疾患。

香连丸功擅清肠燥湿,理气化滞。方中黄连苦寒而燥,功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香辛苦降,辛可行大肠之滞气,苦能泻胃肠之实热。

小儿脾胃薄弱,感受湿热邪毒易于损伤胃肠,发为湿热痢疾、泄泻,其兼见气滞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者适用本方治疗。若兼见表证者,加防风、荆芥、紫苏叶疏风解表、行气燥湿;表未解而里热已甚者,加葛根、马齿苋、地锦草清肠解毒;热毒甚者,加白头翁、苦参、黄芩清热解毒;湿重于热者,加苍术、藿香、六一散渗湿燥湿;腹痛腹胀甚者,加枳壳、厚朴、槟榔消积除胀。陈修园《时方歌括·寒能胜热》云本方:“故久痢之偏热者,可以统治也。”

方药常用剂量:黄连2~6g,木香2~5g。

白头翁汤

【原文】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黄连三两,黄柏三两,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临证心得】

白头翁汤,仲景以其治热利下重。清代徐大椿《伤寒约编·白头翁汤证》总结道:“此为清热除湿之方,乃热利下重之宣剂也。”

白头翁汤方中白头翁性味苦寒入阳明血分为君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配伍黄芩泻火解毒、燥湿厚肠;黄柏清下焦湿热,共为臣药。佐使以苦涩性寒之秦皮,清热解毒兼收涩止痢。诸药相合,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效。《医宗金鉴》云:“厥阴下利,属于寒者,厥而不渴,下利清谷;属于热者,消渴下利,下重便脓血。此热利下重,乃火郁湿蒸,秽气奔逼广肠,魄门重滞而难出。即《内经》所云‘暴注下迫’者是也。”

本方在儿科主要用于热毒壅盛,气血瘀滞,化为脓血之热痢。临床可见泻下脓血、赤多白少,里急后重、腹痛,肛门灼热,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等。痢疾总为肠胃积滞有余之证,小儿罹患湿热之证尤多,而且易于化火,甚者内陷厥阴。白头翁汤主治热毒血痢,临证加减:下痢色赤者,加当归、地榆、苦参凉血止痢;脓液多者,加黄芩、马齿苋、鱼腥草清肠止痢;里急后重便下不爽者,加槟榔、枳实、大黄消积化滞;舌苔厚腻者,加苍术、厚朴、陈皮化湿消积;兼见表证者,加荆芥、防风、白芷祛风解表;疫毒痢急服安宫牛黄丸。

方药常用剂量:白头翁5~12g,黄柏3~10g,秦皮3~10g,黄连2~6g。 jj2Wr7akuJPVjC21Jzj81j5B/ivvd/IkeFqoKR18dHFqbtD2JQoO8RyIkB9RnwS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